APP下载

浙江龙、庆、景地区40年种菇实践对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启迪

2020-06-11张寿橙

食药用菌 2020年3期
关键词:木屑龙泉香菇

张寿橙

浙江龙、庆、景地区40年种菇实践对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启迪

张寿橙

(浙江省龙泉市金沙张宅,浙江 龙泉 323700)

回眸浙江省龙、庆、景山区菇民发明香菇砍花法栽培技术的历史,概述三地香菇产业从被遏制到恢复发展并走向全国的曲折路径和做出的贡献。指出菇耳产业带动农民创收致富,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兼收并蓄,完全符合循环经济定律和国家法规,是一项尽善尽美的选择。

龙、庆、景地区;菇耳;人工栽培;贡献;实践;启迪

1979—2019年这40年间,我国菇耳产业从停滞到苏醒,从崛起到称雄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有幸作为亲历者之一,回眸往事,感慨万千!

香菇人工栽培发源地是贫弱者的光辉奉献

由浙西南最贫困的丽水市龙、庆、景山区菇民发明的香菇砍花法栽培技术,为人类农业文明作出了光辉的奉献。西晋张华(232—300)《博物志》记载:“江南诸山郡中,大树断倒者,经春夏生菌,谓之椹。”此19字可说明中国香菇的栽培历史在1 800年以上。南宋嘉定二年(1209),何澹所撰《龙泉县志》中有关砍花栽培香菇的185字记载表明,当时的技术已非常成熟。日本香菇栽培历史上也采用砍花法,他们称之为“铊目法”,最早栽培成功是宽文6年(1666)春,收了17.25千克,比我国晚了1 400年。日本香菇著名的一本古籍《惊蕈录》,经考证并获国际公认,但让日本学者未曾想到的是:《惊蕈录》中关键的185字,竟来自1209年我国何澹撰写的《龙泉县志》。“惊蕈”二字就是龙泉、庆元、景宁三县(市)菇民的方言。上世纪80年代,关于龙、庆、景是世界香菇栽培发源地的历史定论获得全世界认可。何澹其人,被由国际蕈菌学家张树庭教授、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等组成的评审会誉为“中华香菇文化之父”。

香菇主产地,“不见了”香菇

然而,历史的辉煌也不能掩盖我国菇耳产业曾经历的悲哀。日本香菇技术虽落后于我国一千多年,但其自明治维新后,科技发展快速,开始采用菌丝布种。而我国新中国成立后,有人竟将龙、庆、景三县(市)菇民外出至闽、赣、皖等省深山栽培香菇之举,批判为“搞资本主义” “破坏森林”。1968年,丽水地区革委会更是以“枪毙香菇”为口号,完全置三县15万靠香菇谋生的菇民于不顾。而其时,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都将香菇产业作为振兴山区经济、换取外汇的重要产业,大力推动产业发展。

据1978年统计,龙泉(当时含庆元)全县收购香菇仅43担(1担=50千克),这些香菇是为数不多的菇民从外省返乡时,向本地供销社投售的。所收购之菇,允许本县销售的只有62千克,其余必须上调。其时适逢亚洲羽毛球比赛在杭州举行,日本及印尼等东南亚运动员一致要求在食谱上须有香菇,为了办好这次来之不易的国际比赛,浙江省有关部门指示,主产地龙泉必须确保150千克香菇按时送至杭州。但龙泉作为传统香菇产区,却无能为力,最后只得以笋干为交换向江西景德镇调取香菇,方才解决。1966年5月中旬,省委办公厅急电龙泉县委办向杭州送鲜香菇若干,次日一辆吉普车已在龙泉人民武装部待命。龙泉县委只得通知原泗源乡人民武装部组织民兵100多人,前往小黄南村与浦城相邻的龙头山寻找。龙头山海拔600多米,森林茂密,历史上也曾有人在此种香菇,但由于那些年批判“搞资本主义”而中断了。民兵们在山上一直找到天黑,才找到20多朵半干的香菇,由吉普车连夜急送杭州。之所以如此急切,原是因为那几日毛泽东主席莅临杭州,他想起当年在江西瑞金一带深山老林常看到浙江人在那里种香菇,顿觉十分美味,却不想那时种香菇被冠以“搞资本主义”受到批判,菇民被禁止上山,以致遍寻不到。这件事还是1982年原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柳林下放劳动时看到我家旁边段木香菇场内的一根烂心木头出了许多的香菇,有感而发告知与我的。

图1 下窖村张继仁浸水催蕾后香菇获丰产情景

种菇效益之高,让人开了眼界

1979年11月,龙泉县八都南窖公社张继仁香菇栽培现场,测定了一根浸水后长1米的段木,湿重8.5千克,产菇134朵,另一根湿重30千克的段木,产菇307朵。杂木每立方米约1 500千克,可产干菇15千克左右,其经济价值比薪炭材高10~20倍,比商品材高4~6倍(图1)。当年11月14日,在下窖村举办了丽水地区香菇技术培训班和研讨会。科委主任汤建河,曾任浙江丽水林校校长,他以自己的深入考察和睿智眼光看准香菇产业,进而引起丽水地区专员公署的高度重视,尤其吸引了研究森林利用和山区经济开发的林业专家高度关注,丽水地区林学会专门设立食用菌学组,全区香菇栽培迎来新局面,极大地推动了龙、庆、景菇业的发展。

龙泉林业局将段木和木屑香菇作为林业产业发展的首选项目,龙泉林场专设食用菌实验场,向全县供应菌种,为全省林场系统培训技术骨干,林场段木香菇基地由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拍了科教片;龙泉林化厂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木屑香菇菌丝压块车间。自此,香菇产业的恢复与发展开始被提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由于当时没有如今的新闻传播手段,张继仁段木香菇丰产的影响仅限于林业和供销系统,香菇产业发展的阻力仍未消除,三县十数万菇民依然困于家中。

“香菇万岁”如一声春雷,惊醒大地

庆元县是历史上70%人口从事香菇生产经营活动的菇乡山城。在1983年冬季那惊心动魄的年代,菇民们在等待新任县委书记徐仁俊的态度:是反对香菇生产,还是支持香菇生产?

1984年春,在县委召开的全县区、公社、大队三级干部大会上,当徐书记提出“香菇万岁”的口号时,会场沸腾了!这意味着一切对香菇产业和菇民的横加指责都将一扫而光,十多万菇民“平了反”,再没有任何新政策、新文件比这4个字更实在了。伴随着万千菇农向新旧菇场的进发,这一消息迅速传向大江南北,各香菇主产区都振奋不已。当年没有正式文件记录这件事情,但20多年后,吴三公故里龙岩村的菇农专门请徐仁俊书记题词“香菇万岁”4个字(图2),陈列于当地香菇史料陈列室,2013年出版的《中国香菇栽培史》一书专门记录了这件使中国香菇“起死回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香菇产业使丽水地区跃居成为全国和全球中心

至1987年,龙、庆、景、云和4县外出种菇的菇民遭打、砸、抢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其中被哄抢菇民达4 536人,被打伤200多人,这当中重伤2人,死亡2人,被哄抢香菇300万千克。龙泉和景宁在江西省武宁、浮梁、景德镇、婺源和安徽东至、祁门等县的菇民有2 800人,其中约2 700人的香菇被抢。为此,丽水专员公署领导亲自带领三县县长赴安徽紧急处置此事。

为降低外出种菇风险,丽水各县大力推行木屑栽培。木屑栽培具有原料易取、技术易学、操作简单等优势,同时还可生产多品类食用菌。此后,景宁的黑木耳、云和的茯苓和竹荪栽培很快获得成功并向全省推广;庆元召开了香菇国际会议,建成全囯唯一的香菇城,生产的灰树花制成胶囊投入市场;龙泉拍制香菇科教片,段木灵芝远销台湾地区等。

图2 徐仁俊书记题词“香菇万岁”

至1993年,丽水地区的食用菌生产品种达十余个,年生产香菇木屑包超5亿袋,成为我国重要的食用菌主产地。据相关资料,2004年,我国产干菇9.3万吨,占全球总产量11.2万吨的83%左右,其中丽水地区(包括去外省、市栽培)产量3.2万吨,约占全国35%;全国年出口食用菌3万吨,丽水地区约1.55万吨,占55%,创汇达1.395亿美元;全国香菇主产县(市)19个,丽水地区就有8个,分别为龙泉市、庆元县、景宁县、云和县、松阳县、遂昌县、缙云县、莲都区。

香菇产业使庆元这座山城成为全球第一大菇市,年销干菇达6 000余吨;举全城之力,成功举办大型国际香菇会议,带动全国香菇产业发展。云和县香菇栽培与木质玩具产业相结合,使菇耳户均栽培量一度跃居全国前列,2004年总生产量达7 000万袋,其中香菇5 200万袋,黑木耳等1 800万袋,干香菇产量达6 240吨。这座人口数仅11.5万的山城在菇耳产业上散发的潜能,震惊了整个食用菌行业,栽培历史达数百年的日本,2003年总产干菇不过9 020吨,仅抵我1.5个云和县。

香菇栽培磨炼了无数世代穷居山乡的农民,他们走出大山,成为栽培技术能手,分奔除西藏外的全国各省、市、区,形成了庞大的“浙江师傅”技术队伍。

丽水地区香菇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丰富的阔叶林资源和丰厚的香菇文化底蕴。离开了几百种可以栽培香菇的阔叶树,离开了茫茫林海,谈何栽培技术,更形不成菇民队伍和香菇文化。是森林孕育了香菇,是林业创造着财富,是特殊的生态环境造就培养了一代代菇业英才。

菇耳产业惠民富民,山城生态更加优美

据《龙泉市林业志》记载,1980—2010年30年,菇、耳、灵芝及孢子粉总产量135 079.3吨,总收入51.24亿元。其中,香菇产量101 044吨,产值32.039亿元;黑木耳产量30 820吨,产值16.695亿元;灵芝产量2 302吨,产值1.593亿元;灵芝孢子粉产量912吨,产值0.912亿元。食用菌生产创造了1/3的农业产值;菇农数量占全市1/3以上,农民收入有1/3来自食用菌。

2011年11月17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播放的《走进龙泉:山上的文章怎么做?》中写道:“浙江省龙泉市近90%都是山林,却发现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收木耳,从过去的砍树,到毛竹、竹笋产品深加工,再到菇耳栽培、保护森林、‘卖’生态、开办农家乐,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里的林业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一是自菇耳发展后,枝桠材每立方米价格高达900元,超过松、杉,林农特别重视阔叶林营造和保护;二是木材加工企业的木屑、废材收入约占总产值6%;三是解决了南方林区阔叶林废材利用困难的问题;四,龙泉市30年商品材外运577.1万立方米,30年菇耳总收入相当于640.5万立方米木材的收入。”

关于菇耳发展是否会伤及森林资源,让许多人困惑和忧虑。据龙泉市林业局森林调查资料,龙泉森林总蓄积1999年为1 018万立方米(其中阔叶树231万立方米),2004年为1 240.25万立方米,2007年为1 456万立方米,2015年为2 043.72万立方米(其中阔叶树553万立方米),较1999年增加1倍多。据此,龙泉市林业局30位营林工程师,对菇耳与森林关系作了全面分析研究,撰写了25篇论文并汇编成书——《一株树的循环经济》,在2014年全国食用菌生态栽培会议上得到中国菌物学会的高度肯定。其主要观点是发展菇耳,森林会更好,理由如下。

首先,发展菇耳后,传统作为杂柴的阔叶树市场价值远高于松杉等用材林,万千农户改家庭烧柴习惯为用煤、气、电,或改阔叶木柴为松杉或毛竹。

其次,大量木屑从外地调入。人们以为:菇耳使用木屑如此之多,上山砍树是必然。事实上,当一家一户初期试栽时,使用木屑量少,可能会自己上山砍杂木粉碎后使用。但当栽培量大时,因耗费劳动量大,农户根本无法以自有劳动力从山上砍木头,从木屑加工厂或从外地采购更为便捷。龙泉林业局毛日华撰写的《市场调节,互利双赢——八都区块菇耳原料来源调查》一文指出:“龙泉八都2010年栽培菇耳6 735万袋,28%木屑从邻近的福建、江西省采购运进,36%从龙泉境内的木屑工厂购买,36%以从外地流入的小径材加工。”又据龙泉安仁林业站调查,大量木屑从安徽滁州一林场木屑加工厂运入,该林场每年以加工间伐材木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从2000年开始,外省和国外调入丽水的木材量增加,仅龙泉市年均调入杂木就达4.4万立方米,除0.21万立方米用于加工玩具外,其均可用作菇耳栽培原料;云和县每年调入10余万立方米木材制作木质玩具,60%以上成为木屑,用于栽培菇耳。

菇耳栽培走的是一条循环经济大道,是龙庆景地区的一项尽善尽美选择

事实证明,发展菇耳,不仅菇农收入增加,龙泉、庆元、景宁、云和4个香菇主产区的生态更好!据2005年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对全国2 348个县市的环境测评报告,庆元为全国生态第一县;景宁名列第5,却是全国第一个生态民族自治县;龙泉则为全国第一生态市;云和县居第10位。

从循环经济角度来看,利用木材加工下脚料或砍伐边角料栽培菇耳,符合“3R”原则:(1)资源利用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2)产品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3)废弃物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

2009年元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发展生态林业,鼓励和支持林业生产者和相关企业采用木材节约和代用技术,开展林业废弃物和小薪材,沙生灌木等综合利用,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支持生产经营者建立产业废物交换信息系统,促进企业交流产业废物信息。企业对生产中产生的废物不具备综合利用条件的,应当提供给具备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者进行综合利用。”可见,发展菇耳产业,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完美印证,是丽水地区的一项尽善尽美的选择。

S646

B

2095-0934(2020)03-213-04

猜你喜欢

木屑龙泉香菇
香菇富集重金属镉的研究进展
香菇接种三招
木屑在高原无土基质化发酵腐熟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龙泉青瓷
木屑
常州龙泉印泥:昔日贡品 今日精粹
嚯,钻木真的能取火
在龙泉,有一种温度叫暖心
龙泉汤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