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绝不能用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

2020-06-1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张荣臣

党课参考 2020年10期
关键词:形式主义作风领导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 张荣臣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苟立伟

本课对象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本课时间

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

本课目的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了解和深刻把握形式主义的本质、表现、特点、产生原因和危害,从而下大力气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坚决防止用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持续推进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对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关心关爱基层干部进一步作出具体部署。基层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必须真刀真枪、真抓实干。正如《通知》所指出的,要“防止用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一、形式主义的本质、表现、特点、产生原因和危害

形式主义与党的性质、宗旨是格格不入的,对党的事业危害极大。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必须明确形式主义的本质、表现、特点、产生原因和危害。

(一)形式主义的本质

要探究形式主义的本质,必须首先从“形式”这个概念入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形式与内容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范畴,分别对应着事物的外在现象与内在本质,二者相伴而生,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事物既有其内容,也有其形式;不存在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又对内容有反作用,形式适合内容则促进内容的发展,反之则阻碍内容的发展。

而形式主义,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就是片面地认为形式与内容可以分离,形式可以脱离内容而存在,甚至认为形式大于内容。这种思想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就是形式主义。因此,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形式主义的本质就在于割裂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片面地强调形式的作用,从而把形式凌驾于内容之上而产生的一种错误的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

(二)形式主义的表现

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形式主义有着种种表现,具体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去认识和把握这些表现。

1.工作层级的维度。从工作层级的维度把握形式主义的种种表现,我们会发现形式主义的表现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上级的,一类是针对下级的。针对上级的形式主义有两类:一类是为了吸引上级的注意和重视所做出的可能让上级领导满意的东西,这种形式主义往往以获得个人升迁或领导肯定为目的,从而投领导所好,比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还有一类是为了转移上级的视线和注意,从而规避自己的执政行为所带来的问题和风险,比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在落实上级精神和要求时的“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等。针对下级的形式主义主要是领导干部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应付下级的诉求,通过表面功夫所表现出的体察民情,其根本目的并不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是为了寻找居高临下的权威感,展现自己表面的“平易近人”。这种形式主义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表现,比如热衷于喊不着边际的空口号,干事前先造势;热衷于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指标,从而层层加压,通过检查和督促使下级干部和单位苦不堪言;为了应付下级诉求,装模作样下基层体察民情,但在调研走访中蜻蜓点水、前呼后拥,不去真正了解群众和下级干部及单位的真实诉求。

无论是针对上级的形式主义还是针对下级的形式主义,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这些领导干部没有从党的宗旨和人民利益出发,而是从个人不正当的政治诉求和政治追求出发,热衷于做表面工作,敷衍上级、糊弄下级。

2.工作环节的维度。党的一项工作的推动,要经历许多环节。一般来讲,要经历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督查检查三个环节。形式主义可能存在于这些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决策部署环节的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领导干部并不是真正为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而是以科学、民主、依法之名,行独断专行之实。因此,这种充满了形式主义的决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偏离了科学、民主与法律,往往徒有其表,看似听取专家意见、经过论证,看似进行民主投票、举手表决,看似有坚实的法律依据,实则将专家作为装点门面的“面子工程”,将民主投票作为合乎程序的“装潢”,将援引法律作为依法的“幌子”。在贯彻落实环节,形式主义往往表现为“轻飘飘”。贯彻落实,讲究的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地,而形式主义往往表现为不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于是就出现了不接地气的“空中政策”、相互打架的“本位政策”,出现了滥发不切实际、内容空洞的文件,滥开应景造势、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会议,甚至在工作中只表态、不落实,或者空泛表态、敷衍塞责,有的甚至对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意见不敬畏不在乎。督查检查考核环节是评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贯彻落实情况如何的关键环节,从而根据评估的结果奖优惩劣,进而引导干部的行为。在这个环节出现的形式主义往往表现为“阵仗声势大”,在调查研究中热衷于走安排好的“经典路线”,在了解情况时热衷于层层听汇报、大范围索要台账资料,在评估情况时一味挑毛病或奉行好人主义,要么随意发号施令,要么随意表扬,就是不能扑下身子察实情、听真话、取真经。

无论是哪一个工作环节的形式主义,最根本的问题都在于这些领导干部只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没有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部署落实出发,没有从为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出发,只追求表面上程序环节的完整,而忽略了实质内容的完善。

(三)形式主义的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在党的十八大后开展的第一场党内集中教育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要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四风”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在此后较长时间里,我们党依然多次强调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说明,在“四风”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相对更加顽固,解决的难度也更大。而具体考察党的历史上形式主义的种种表现以及我们党反对形式主义、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隐蔽性的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形式主义问题解决起来难度更大。

1.顽固性。形式主义作为党风建设中久治不愈的顽症,之所以具有顽固性,是因为这种干部和群众都讨厌的作风,在有些时候却给一些干部带来了甜头。根本原因在于一部分干部不愿意做实实在在的工作,只希望走捷径;一部分干部不愿意担当作为,而是把工作推给下属和下级部门。也就是说,这部分干部既不想干事、不想负责,又想邀功,那就得在“花架子”上动脑筋,在表面文章上下功夫,在轰动效应上想办法,从而引起上级注意。而有些干部也确实在这个过程中以最小的付出获得了回报,导致一些干部前仆后继搞形式主义。于是,我们看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作风根本好转的情况下,党中央依然在下大气力反对形式主义。

2.反复性。反复性体现在形式主义不断出现。这种不断出现有时候是以旧面貌出现的,有时候是以新面貌出现的,从形式上来讲,形式主义本身就不断地变换着形式出现,也就是形式主义出现了新变种。因此,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历程中,我们党不断强调要警惕形式主义的新变种。这些新变种,我们如果不加以识别,必然会使形式主义成为不良作风的漏网之鱼,必然会影响党的性质、宗旨的实现。

3.隐蔽性。隐蔽性是指形式主义往往隐藏在合法、正确的“外衣”下,让人难以辨别。这也成为部分下级部门和干部经常用来应付上级部门和干部的一种工作方式。

(四)形式主义的产生原因

形式主义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从党员干部自身和他们所处的环境两个维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1.党员干部维度。部分党员干部执政意识不强,宗旨意识淡薄,责任意识错位,这使得他们精神懈怠、思想松懈、理想缺乏,没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将个人的利益放在人民利益之上,用眼前的短期利益代替了全局的长远利益,用自以为是的上级满意代替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选择。于是,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出现了“政绩工程”、“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各种形式主义的做法,有些干部做着“自以为领导满意却伤害群众利益的蠢事”。

2.环境维度。党员干部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身处一定的环境,必然要受到环境的影响。从制度环境方面来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完善为一些干部搞形式主义提供了空间。比如,由于制度方面对干部缺乏足够的约束和监督,或者考核机制缺乏细项,有的干部明目张胆地大搞形式主义,甚至在一些地域或一些领域,一些干部在形式主义方面互相开展竞赛;再比如,由于以前唯GDP考核的倾向没有及时转变,一些干部为了所谓的政绩,不惜寅吃卯粮,大肆举债,只为了在任期内获得好看的经济数字。这些现象都说明,环境对干部的行为影响极大。可见,改善领导干部的从政环境、完善制度也是解决形式主义的路径之一。

(五)形式主义的危害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形式主义既与党的思想路线背道而驰,也违背了党的根本宗旨,不仅危害党,也危害人民。

1.败坏党的作风。形式主义因为其顽固性,长期存在于党内而难以完全消除,其一旦在党内大面积蔓延就会影响党内政治生态,而一些奉行形式主义的党员干部如果因为形式主义的做法获得了职位升迁或其他政治利益,就会对其他干部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党内一些思想根基不牢的党员干部就会争相效仿,甚至形成形式主义的竞赛,严重败坏党的作风,最终威胁党的执政地位。

2.影响党内风气。党的作风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党内政治生态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党员干部的成长。形式主义作为消极作风的一种,如果在党内蔓延,形成不好党内风气,就会影响其他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思想根基不牢的党员干部。

3.有损党的形象。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对于我们党来说,要树立党的良好形象,就必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形式主义作为一种消极作风,危害巨大,势必败坏党的形象。

4.破坏党的事业。从形式主义的本质来讲,它就是一种将形式和内容割裂开来的做法,当一件事情的推动不再以内容为中心而是首先着眼于形式的时候,必然会偏离正确方向。形式主义之所以危害大,就是因为它空耗人力物力,最终会导致看似做了很多工作,但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且,形式主义一旦蔓延,会导致很多事情经历了无数程序,最终却徒劳无功。长此以往,党的事业就必然难以向前推动。

二、要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

2018年11月6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党建工作的难点在基层,亮点也在基层。基层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形式主义作为一种消极作风,也最困扰基层。因此,要从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的目的出发,持续解决形式主义问题。

(一)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必须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形式主义作为一种消极作风,因为其顽固性、反复性、隐蔽性的特点解决起来难度较大,所以解决起来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1.要持续深入查摆问题。解决形式主义问题,查摆问题是手段,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党员干部必须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从自身入手,对形式主义的不同表现进行全面查摆,既要查摆老问题,也要查摆新问题;既要查摆显性问题,也要查摆隐性问题;既要查摆共性问题,也要查摆个性问题;既要查摆顽固性、典型性问题,也要查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既要查摆自己发现的问题,也要查摆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持续深入的查摆,确保从面上查摆全覆盖,从深度上把查摆做到位。

2.要持续深入整改。解决形式主义问题,整改是目标。党员干部要对照查摆出来的问题,剖析原因、找准症结、制定整改方案、提出整改措施。针对需要整改的问题,要分轻重缓急,明确整改的任务、措施、责任、时限:对于需要立即整改的问题,要通过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即知即改;对于需要一段时间解决的问题,力争在专项行动期间取得整改效果;对于需要长期整改的问题,要构建长效机制,紧盯不放,持续整改,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二)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必须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产生形式主义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其解决也必须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1.从筑牢思想政治根基入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决行动上的问题,要从思想上先打基础。《通知》指出,“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建立健全理论学习、检视问题、抓实整改的长效机制”,这为从制度上克服形式主义提供了路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着眼于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所提出的一项重大制度创举。这一重大制度创举,对于进一步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制度治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将“力戒形式主义”纳入这项制度,就是将“力戒形式主义”与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联结起来,与恪守党的性质、宗旨联结起来,与遵守党章联结起来,与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联结起来,与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联结起来。这些要素都是党的思想政治根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经验教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这些都是从筑牢思想政治根基入手克服形式主义的重要内容。

2.从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入手。从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入手克服形式主义,首先要将其放在讲政治的高度,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改起,按照《通知》的要求,主要任务包括“深入查找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存在的政治偏差,深化治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特别是漠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不敬畏不在乎、空泛表态、敷衍塞责、弄虚作假、阳奉阴违等问题”。另外,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角度来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这个环节还要加强对做到“两个维护”情况的督促检查,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

3.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篇讲话中谈到,“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克服形式主义如果想要取得长远效果,达到长远目标,也必须从制度入手,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要从工作的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入手,克服形式主义,正如《通知》所提出的,“注意纠正阵仗声势大、层层听汇报、大范围索要台账资料等做法,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从以明查为主向明查暗访相结合转变,从一味挑毛病、随意发号施令向既发现问题又帮助解决问题转变,推动相关部门督查检查考核结果互认互用”,“探索运用‘互联网+督查’,让数据多‘跑腿’,让干部群众少‘跑路’”等。另一方面,从干部方面来说,就是要从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入手,克服形式主义。比如要“加大正向激励力度,持续抓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有关具体措施落实”,要“及时纠正滥用问责、不当问责及以问责代替整改等问题”,要“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真正把政治上过得硬、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强、‘愿作为、能作为、善作为’的干部选拔出来”等。

4.从深化治理改革入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之一。因此,在新时代,克服形式主义,必须从深化治理改革入手,总的要求是构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理有机统一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总的方向是向基层放权赋能但又要避免层层向基层转嫁责任。为此,按照《通知》的要求,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总结地方的新鲜经验,进一步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快制定赋权清单,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放到基层,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基层;二是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边界,按照权责一致要求,建立健全责任清单,科学规范“属地管理”,防止层层向基层转嫁责任;三是加强城乡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建设,构建基层智慧治理体系,提升基层公共服务、矛盾化解、应急管理水平。

三、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必须防止形式主义做法

《通知》强调,“防止用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这是因为,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隐蔽性的特点,很容易“春风吹又生”。“用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本质就是形式主义的新变种。要防止用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就必须彻底清除旧的形式主义,防止新的形式主义形成,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抓起,在工作机制方面作出安排。

(一)“用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的新变种

形式主义是“四风”之首,更是工作中的一种顽瘴痼疾。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形式主义经常变换着面貌出现。在中央三令五申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要求下,出现了一种“用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现象。比如,中央要求检查工作要避免形式主义,不能走过场,有些地方和部门就把检查工作变成填表格、查记录、翻台账;比如,上级要求将有些事项纳入计划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有些地方和部门就把精力花在层层搞配套、听汇报、报材料上……如此现象,举不胜举,都是用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这些现象无论怎么变化,都是假整改、新作秀、添负担,其本质都是形式主义在新条件下的新变种。

(二)要彻底清除旧的形式主义,防止新的形式主义

“用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一些领导干部和地方部门政绩观错位,没有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想方设法以各种方式欺上瞒下,热衷于做表面工作。比如,过去督查检查工作,只是走个过场,甚至连一张督查表都没有填,而现在却在督查工作中注重填表格、写记录、做台账,整个督查工作就是翻工作台账、查会议记录。这就是以现在的“翻台账、查记录”的形式主义来改变过去“走个过场”的形式主义,其本质是换汤不换药,对解决形式主义问题没有任何根本性的改变,对工作落实、工作进度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说,防止用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就要彻底清除旧的形式主义,防止新的形式主义。

1.要从思想认识上区分形式主义的新旧形态。既要认清过去的敷衍走过场是形式主义,也要认清现在的过度留痕是形式主义;既要看到过去的考核敷衍了事是形式主义,又要看到现在的层层考核、过度考核是形式主义。只有从思想认识上区分清楚新旧形式主义的种种形态,才能防患于未然,在制度政策出台前杜绝新的形式主义的形成。

2.要从机制上“两手抓”。在认清形式主义的新旧形态之后,如何在机制方面体现这方面的认识成果,那就是要在杜绝旧的形式主义问题的同时,对新形式主义产生的种种可能性进行充分估计,并从机制上加以杜绝,也就是坚持消灭旧的形式主义和杜绝新的形式主义“两手抓”。比如,《通知》提出精文减会的任务,要求“不发不切实际、内容空洞的文件,不开应景造势、不解决问题的会议”,同时预估到有些地方和部门可能会出现对发文开会进行改头换面从而明减实不减的新的形式主义,进而提出“对在发文开会方面改头换面、明减实不减的,及时督促纠正”,这就在消灭多开会多发文、乱开会乱发文的旧形式主义的同时,杜绝为了表面上的减少开会发文而改头换面开会发文的新形式主义。

(三)必须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抓起

防止用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必须紧盯“关键少数”,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抓起。

1.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承担主体责任。很多时候,形式主义的问题看似在下面,实则源头在上面,因为作风的养成经常会形成上行下效的效应。所以,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抓起,要抓住防止用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主体责任。如果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对形式主义的新旧形态有清醒认识,对其危害有准确预估,就不会允许下级机关和下级干部欺上瞒下,一再上演新的形式主义。

2.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形成示范效应。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就能形成示范效应。防止用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就能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动一级的良好效应。当上级机关和上级领导干部的风气正了,下级机关和下级干部的风气就容易向好,就容易带动全党风气的好转。

(四)必须在工作机制方面作出安排

分析新形式主义的本质,我们发现它仍然是形式主义,而且是旧形式主义的变种,它往往以合法的“外衣”出现,极具迷惑性。这就要求,必须从工作机制方面作出安排,充分堵死形式主义再生的漏洞,彻底消灭旧形式主义和新形式主义,杜绝用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为此,必须在制定制度时,充分考量旧形式主义会产生哪些新变种,对其可能的形态作出充分的估计,从制度上加以“堵漏”,采取切实管用的措施,在“实”上下功夫、在“严”上见真格,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思想导向,提高各地方各部门和各级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真正正瞄准问题、实实在在为基层减负。

讨论题:

1.如何充分认识和深刻把握形式主义的本质、表现、特点、产生原因和危害?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防止“用形式主义做法解决形式主义问题”。

猜你喜欢

形式主义作风领导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市领导会见
为民服务要在“群众频道”——改进作风不能“乔装打扮”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
2016重要领导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