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分层分级管理在腹膜透析容量超负荷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2020-06-10刘雨晴
刘雨晴
(南京鼓楼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苏 南京 223800)
腹膜透析是将腹膜作为半透膜,利用重力作用将透析液送入腹膜腔,让腹膜两侧物质进行交换,起到清除代谢废物的目的。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其中以容量超负荷最为多见,是由于摄入量多于排出量导致。此种情况会加重身体压力,一些患者会因此退出治疗,严重者可能影响到心功能,引起心血管疾病,因此需要尽可能的控制该情况,减少其负面影响[1]。本次研究即为探讨分层分级管理用于腹膜透析超负荷患者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至我院治疗的70例腹膜透析容量超负荷患者进行研究,所选案例均是采取腹膜透析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出现容量超负荷情况,无精神类疾病,语言功能正常,并且愿意参加本次研究,符合研究标准。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有男24例,女11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为(56.64±9.75)岁。观察组有男22例,女13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为(56.33±8.81)岁。基本信息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管理,包括护理细节讲解、电话随访、治疗情况评估等内容。
观察组采取分级分层管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内容如下:
①准确分级:分级分层管理工作实施的基础就是准确分级,一般分为三级,一级护理针对重度负荷患者,二级护理针对轻中度负荷患者,三级护理针对潜在负荷患者,或是无明显异常的患者。科室医务人员需要准确分析患者情况,合理的进行分类,使护理工作更具针对性。
②定期调整分级:在护理阶段,需要定期调整分级,用于减少患者压力,以及护理人员工作负担。对于一级护理患者,血压指标稳定1周以上,即可转入二级护理,超负荷情况纠正后,3个月内未发生异常,转入三级护理,对于二、三级护理患者,病情改善则转入下一等级,加重则转入上一等级。
③加强互动交流:护理人员要定时电话访问患者,询问近期是否存在不适,并让患者定时就医复诊,一级护理患者尽量一周复诊一次,二、三级护理患者可一个月复诊一次,若是发现明显不适,需要尽快就医。同时要组织患者进行交流,分享自我护理经验,护理人员可以从旁补充,这样可以增加患者的信心,并且丰富其护理知识。
1.3 分析标准
记录容量超负荷纠正时间,以及单次护理持续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容量超负荷纠正时间明显较短,单次护理持续时间明显较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容量超负荷纠正时间、单次护理持续时间(±s)
表1 容量超负荷纠正时间、单次护理持续时间(±s)
组别 例数 容量超负荷纠正时间(d)单次护理持续时间(d)对照组 35 7.86±2.21 4.73±1.47观察组 35 4.94±1.96 2.14±1.03 t-5.848 8.537 P-0.001 0.001
3 讨 论
腹膜透析的治疗过程中,容量管理是尤为重要的,一些患者就是由于容量管理不到位,导致发生容量超负荷,加重了患者的身体负担。容量超负荷常可导致高血压、水肿等,若是较为严重,可能直接引起心力衰竭,危险性极高,可能直接导致患者死亡[2]。此种情况的管理较为困难,主要是由于患者并非长时间住院,加之不甚了解容量超负荷相关症状,因此需要采取护理措施加以干预。
基于管理要求,可以采取分层分级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以准确识别患者分级作为基础,随后针对各层次实施有效的管理,这样可以减少管理负担,工作也更具针对性,对于医患双方都是较为理想的管理方案[3]。该方案在应用上更具合理性,可以较为全面的兼顾各类患者的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医务人员需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分类,针对各个等级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随后定期调整分级,并加强护患之间、患者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容量超负荷纠正时间明显较短(P<0.05),单次护理持续时间明显较短(P<0.05)。
综上所述,在腹膜透析容量超负荷病人护理中,应用分层分级管理模式,能够调节负荷情况,缩短护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