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缩短胃肠道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的应用效果
2020-06-10钟雪梅
钟雪梅
(广西桂东人民医院,广东 梧州 543100)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采取一系列有询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支持,术后镇痛,改善液体管理,早期进食及下床活动等方案,以减少创伤应激,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而达到患者快速康复和早期出院目的综合医疗理念[1]。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实行了加速康复手段下的结直肠外科术后并发症不增反降,同时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了术后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加快了床位周转率,具有良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2]。早期下床活动:长期卧床不仅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还会产生其他不良影响,如胰岛素抵抗、肌蛋白丢失、肺功能损害及组织氧合不全等。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3 d早期下床活动与ERAS成功与否明显相关。应积极鼓励患者从术后第1天开始下床活动并完成每日制定的活动目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5月-2019年10月60名本科室收治的患者,年龄30-70岁,其中2019年5月-2019年7月收治30例为对照组,年龄35-68岁;2019年8月-2019年10月收治30例为干预组,年龄为36-70岁。排出标准:有心、肝、肺肾功能异常以及不愿配合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水平、病情轻重程度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的护理,患者根据自身的情况下床活动,记录患者首次下床活动及排气的时间,并记录患者不愿下床活动的具体原因为:切口疼痛、管道多影响下床、担心下床影响伤口愈合。计算得出患者首次下床平均时间为55.2小时。
1.2.2 干预组
护理贯彻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针对不愿下床活动的具体原因进行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2.1 宣教措施的改进
为了迎合网络信息的需求,利用317护向患者推送健康宣教课件进行宣教:317护是一款满足医护患三方需求的手机应用APP软件 。把日常护理工作中的健康宣教内容通过移动设备的终端,推送到患者、家属的手机上,根据患者不同阶段所应掌握的健康知识,实现个性化的健康宣教。
1.2.2.2 制定活动计划表
制定好活动计划表,提前一天发给患者,告知填写要求,加强患者对下床活动的重视。术后责任护士监督计划表的填写情况。
1.2.2.3 加强管道管道
使用导管专用固定贴,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如有导管立即利用导管固定贴妥善固定各引流管,消除患者担心管道脱出的顾虑。
1.2.2.4 有效止痛
快速康复理念主张术后早期活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部分病人术后疼痛比较明显,在翻身、咳嗽以及下床活动时,伤口受到大幅度牵拉而产生疼痛,这往往会导致病人痛苦、焦虑、紧张、害怕等心理。提示:在协助病人术后下床活动时,充分止痛是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前提保证。方法有:①神经阻滞:胸部手术推荐椎旁阻滞与置管,腹部盆腔手术推荐腹横肌平面阻滞、腹直肌后鞘阻滞,上肢手术推荐臂丛神经阻滞和置管,下肢手术推荐腰丛、股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与置管。②椎管内镇痛:常用于胸部与上腹部手术。③皮下或肌肉注射给药: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曲马多、哌替啶、吗啡和羟考酮的注射剂[3]。在干预中使用较多的是采用肌肉注射给药,术后6小时开始评估,在患者能够耐受下床活动的前提下,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评分,遵医嘱使用盐酸曲马多肌肉注射后约30分钟~1小时,护士督促并协助患者下床活动。
1.2.2.5 使用多功能活动输液架
多功能输液架可以满足挂输液瓶、挂引流袋、挂手机登,同时可以扶着自行活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干预组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由55.2小时缩短至20.3小时,首次排气、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也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指标比较
3 结 论
通过统计改善前后两组患者护理记录及医嘱得出首次排气、首次排便和进食时间的对比,通过住院报表得出住院时间的对比。结果得出:通过干预,有效缩短了胃肠道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促使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同时缩短了首次肛门排气、排便的时间,提早进食,从而缩短住院日,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