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观察
2020-06-10樊巧玲赵金金
樊巧玲,赵金金
(1.绍兴市人民医院,浙江 绍兴 312000;2.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
近些年,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多,该疾病多为弥漫性肺细胞损伤、肺血管损伤所引发的肺水肿以及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所致,临床主要症状为肺水肿、低氧血症以及弥漫性肺浸润等,严重者可引发肺部感染、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该疾病起病急、病情进展较快,具有很高的致死率[1]。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多采取机械通气支持治疗,但是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采取机械通气也难以达到纠正低氧血症以及改善继发性器官功能障碍的目的。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体外膜肺氧合作为一种器官功能支持技术对终末期心肺功能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我院以100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例,就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心、肝肾功能存在障碍且不能配合研究的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组:对照组(n=50),年龄在55-66岁之间,平均(60.32±1.01)岁,男性22例,女性18例;研究组(n=50),年龄在56-65岁之间,平均(60.12±1.21)岁,男性21例,女性19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研究组:先行常规治疗,方法参照对照组,给予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在患者右颈内静脉以及右股静脉作为通路建立静-静脉体外膜肺氧合。经患者皮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以及股静脉插管,将离心泵与膜式氧合器相连接进行心肺循环辅助治疗[2]。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功能指标、器官功能障碍以及肺损伤评分进行比较分析。呼吸功能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mmHg)、呼吸末正压通气(cmH20)以及氧合指数(mmHg),分数越高表示呼吸功能改善情况越好;器官功能障碍以及肺损伤评分,分值越低表示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以(±s)、[n(%)]表示计量型数据与计数型数据,分别用t与x2检验。P<0.05表示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2 结 果
2.1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功能指标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呼气末正压通气以及氧合指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功能指标情况进行比较(±s)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功能指标情况进行比较(±s)
组别 例数 血氧饱和度/mmHg呼气末正压通气/cmH20氧合指数/mmHg对照组 50 71.29±4.67 8.44±1.49 260.48±20.74研究组 50 88.51±5.19 4.41±1.15 324.56±20.61 T值 17.4402 15.1401 15.4969 P值 0.0000 0.0000 0.0000
2.2 对两组患者肺损伤以及器官功能障碍评分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器官功能障碍以及肺损伤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肺损伤以及器官功能障碍评分情况进行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肺损伤以及器官功能障碍评分情况进行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器官功能障碍评分 肺损伤对照组 50 2.68±0.51 1.88±0.71研究组 50 2.42±0.32 1.43±0.31 T值 3.0535 4.1072 P值 0.0029 0.0001
3 讨 论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是临床危重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如何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成为医务人员的重点研究对象。该疾病的发病原因较多,例如:创伤、手术、感染、休克等,致病原因较为复杂,预后效果较差,给治疗增加了难度。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展,以往临床常采取机械通气,但是机械通气不能解决患者肺内分流,还可能导致气体弥散障碍,不利于血流动力学维持体外膜氧合治疗该疾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3]。采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低氧血症,避免长期机械通气导致气道损伤,能够为患者心肺功能恢复争取时间,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
我院将100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功能指标、器官功能障碍以及肺损伤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器官功能障碍以及肺损伤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可有效改善呼吸功能、器官功能以及肺损伤情况,临床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