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临床效果观察
2020-06-10黄志建
杨 宁,黄志建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PICC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输液方式,又被称为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该技术被广泛运用于肿瘤化疗、老年人输液以及胃肠外营养中,可以有效降低刺激类液体对患者血管的损伤,避免静脉直接接触药物,降低药物对血管的刺激,进而缓解输液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提升生活质量。然而,长时间置管会引起血管内膜损坏,进而造成机械性静脉炎。本研究运用艾灸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必须是PICC置管后的机械性静脉炎患者,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患者与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按静脉炎分级标准:Ⅰ级:输液部位发红,无痛感;Ⅱ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红肿症状;Ⅲ级:输液部位疼痛,条索物已形成;Ⅳ级:输液部位疼痛,可以触摸到条索物长度为1英寸,并有脓液流出。将患者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方法,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56.78±2.18)岁,男女比例17:13;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艾灸治疗,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3.48±2.19)岁,男女比例18:12,两组患者数据资料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两组静脉炎发生程度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n(%)}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50%硫酸镁纱布湿敷静脉炎局部皮肤,外加保鲜膜覆盖,并在覆盖面外加50度左右的毛巾进行湿敷。而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后,用生理盐水清洁局部皮肤,再用艾灸进行治疗,其治疗部位为PICC置管上方4~5厘米,按照静脉炎走势进行艾灸,高度距离皮肤2~3厘米,温度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调整距离[2],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次艾灸时间15~30分钟,每天艾灸两次,持续治疗7天。研究期间,两组患者均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告知患者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而提升患者对PICC置管的认知度。部分患者在出现机械性静脉炎时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心理疏导[3]。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7d后观察局部红、肿、痛症状以及静脉弹性恢复情况。显效:局部肿痛消失,索状红线硬结变软但未完全消失;有效:局部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治疗后7d症状无改善或持续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研究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n)为计数资料,治疗总有效率、Ⅰ级、Ⅱ级、Ⅲ级、Ⅳ级静脉炎发生率使用n(%)来表示,采用秩和检验分析等级资料,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分析。
2 结 果(见表2)
表2 治疗有效率对比{n(%)}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PICC置管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中,总体使用效果佳。该置管主要是指从外周手臂进行穿刺,使导管直接到达上腔静脉,从而有效防止了药物与血管直接接触,避免药物对血管的直接损伤,比较适用于长期输注刺激性药物、血液制品以及粘稠度较高药物的患者[4]。患者使用PICC置管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操作简单,可以长期使用。但是,患者在使用PICC置管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机械性静脉炎,严重降低PICC置管的使用效果,患者在出现机械性静脉炎时的临床表现为皮肤红肿、灼痛感。临床针对此种状况,通常选用硫酸镁湿敷,其治疗效果比较慢,效果不明显。本次研究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艾灸治疗,在中医理论范畴中PICC穿刺置管过程中脉络发生受损,进而导致血流不通畅,而运用艾灸治疗的主要机制为刺激皮肤组织加快代谢速度,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加快局部血液循环,起到行气通络的效果,促使渗出物吸收,提升血肿消散的速度。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
综上所述,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运用艾灸治疗,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