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美立德:语文教学遵循的基本价值

2020-06-09陈超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立德美育校本

陈超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之能力的教育。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的多样性等具有积极作用。这样看来,人文教育需要真性情的流露,通过美育怡情养性,使性情的和谐流体现为行为的端正。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将育美立德作为基本的价值遵循,打造具有美感的教育。

一、育美立德的学理基础

1912年2月,蔡元培先生在其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五育并举”的思想,提出“德、智、体、美”多元发展的思想。继而在《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中,他又提出从美育起始,最终指向以道德为核心的理想人格的培养。

朱光潜先生也明确主张“美育为德育的基础”,并强调“道德并非陈腐条文的遵守,而是至性真情的流露。所以德育必须从根本做起,必须怡情养性。美感教育的功用就是怡情养性,所以是德育的基础功夫”。这种将美育与德育融合的观念,强调审美的内在育人作用,由美育培养和谐的性情,端正人的行为,审美搭建起人类攀登道德的桥梁,使人的素养、情感、审美乃至意识都得到提高。这样看来,真正的修养是内心和谐而生活有秩序,美育是德育至关重要的基础。

二、语文教学实践育美立德的具体举措

“育美立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高中生由于要面对高考,时间紧、压力大,给“育美立德”带来了挑战。因此,教师必须把“立美育德”与“智育”紧密结合,使三者相辅相成。

1.立足文化课堂,促进育美立德

审美教育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文化课堂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将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优质的课堂除了扎实的专业教学外,还应兼具美感。这种美感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性的手段来获得。例如,课件制作的视听感染、吐字发声的抑扬顿挫、PPT和板书的艺术布局、教师生动的语言、教室内部的装饰、学校的整体环境等。从这些细小的环节中实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才能培养出具有审美能力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教育是丰厚人文底蕴的基础。一个学校的校史、校训、校歌都直接彰显出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基于语文课题,开展诸如亲近自然、民俗类的文化活动,让学生懂得自觉劳动、勤俭节约、亲爱精诚。

具体说来,要充分挖掘红歌、红舞等红色文化资源,带领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博物馆等,使学生铭记责任担当,牢记民族精神,变得勇敢、坚毅;开展富有创意的入学仪式或毕业典礼,更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这样的文化课堂,实现了全方位、全程性、渐进性的文化育人,凸显了“勇敢、坚毅、亲爱、精诚”创新型的“四质品格”培育情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开发校本课程,助力育美立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强调各地区要增强语文课程资源共建的意识,树立动态的资源观念。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校本教研等活动,以主题研修等方式,不断丰富课程资源。进行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实现学生审美情感的塑造和精神人格的构建有着积极的作用。

具体说来,教师要树立多学科协同的思维,对校本课程进行科学规划,将语文、音乐、美术等课程中的人文资源有机融合,使得校本课程散发出人文之光。总的说来,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设计时要做到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

校本课程应当在注重体验的基础上,唤醒学生的美好感情。比如,在开设“中国古代建筑美学”这门校本课程时,教师选取了故宫、苏州园林等相关文本进行研读,并通过播放相关纪录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构图美,了解中国古建筑文化,学生在了解基本常识的基础上,充分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对生活产生更多的美好情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文化认同和寻美意识。

再如,某些语文课文中提到了一些古典乐器。教师播放古典乐器演奏出的名曲,增强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兴趣。语文教师可以和音乐教师通力合作,开设“中国传统民乐鉴赏与演奏”这样集鉴赏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校本课程。这样的校本课程将“生活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动脑与动手相融合,既了解了中国传统民乐的渊源,又掌握了中国古典乐器的制作工艺、演奏技巧等,提高了实践美、创造美、发展美的创作能力。这样的美育校本课程课堂,不仅促进美育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建具有生命力、创造力、审美力的课程与课堂,同时推进学校文化特色的发展。此外,在一些人文体育类校本课程中,应当充分发挥体育教师与语文教师的群体智慧,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体育精神、体育人物等,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及克服困难、勇于拼搏的信心和勇气。

3.科学评价反馈,导向育美立德

评价的反馈机制是引导课程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是课程开发最需要达到的目标。如果缺乏实施过程的评价,该课程就不是完善、完整、科学的,就不能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有多元化的评价方案。

育美立德的语文课堂评价应当从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内容评价。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性、适切性、教育性评价的基础上,更要立足于文化自信,对课程资源的人文性进行分析。

第二,主体评价。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注重调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兴趣和激情。

第三,过程评价。要关注学生在审美教育中的自主性、体验性、创新性。

第四,结果评价。要关注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品质的生成性、发展性、提升性。

教师是学生的知心好友,更是他们的人生导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将学生的成长成才放在首位,要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獻者,切实实践“育美立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立德美育校本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