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2020-06-09刘英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策略小学语文

刘英

摘 要: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加强对课堂提问环节的重视,力求打破以往“满堂灌”的不良局面,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的内容进行提问,让提问具有启发意义。教师要准确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深入考虑问题的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智力水平提出恰当的问题,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品质的有效提升。笔者基于实际教学中的经验,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有效策略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课上提问的次数太多而且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没有明确的目的,使得提问的水平较低,学生们不用思考就能说出答案,提问环节变得没有生机,导致学生对语文课逐渐懈怠并产生消极情绪,阻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为此,教师应加强对课堂提问的认识和理解,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在课前做好准备,针对目标进行有序提问,增强问题的启发意义,同时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力求发散学生的思维。

一、结合日常生活提出问题,降低学生对课文的陌生程度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水平影响着学生是否能够找到答案的关键点,也影响着课堂提问的整体质量。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识水平,从他们的日常生活出发,选择贴近现实的问题进行提问,这样有利于降低学生对新课文的陌生程度,可以有效降低小学生的压力和学习难度。由于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来源于生活,所以在设计具体问题时,教师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秋天的雨》时,在导入部分就提出问题:“同学们,常见的天气除了晴天还有下雨天,那么你们以前都见到过什么雨呢?”这个问题非常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也比较简单,且没有固定答案,只要学生能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就达到了提问的目的。生一:“夏天的雨,热烈地冲刷着大地。”生二:“秋天的凉爽阵雨,浇灌着田里的农作物。”……学生有不同的回答,此时教师可以运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进行过渡:“为什么要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呢?”通过过渡式的提问,降低了学生对本篇课文的陌生程度,同时能够激起他们对文章学习的

兴趣。

二、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组织答案、整理思路

在教师提出相应问题后,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千万不能立刻就叫学生作答,这会导致学生无话可说,他们会觉得尴尬甚至自卑,这不利于小学生心理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对提问环节的时间和节奏进行合理调控,提问时的语速不能过快,提出问题后也不能催促学生作答,而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要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通过对知识的重组进行回答。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尽量不要追问或斥责,否则会打断学生的思路。

例如,教师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对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同学们,如果你在学习中听到不同老师对你这样极端的评价,你会有什么感想呢?”在抛出这一问题后,教师不能催促学生作答,而要给学生留三五分钟的时间,让他们去假设自己在生活中或在学习中遇到这样事情会如何做。只有让学生认真思考,他们才能将问题带到现实生活中去,才能通过问题有所感悟。生:“在老师赞扬、夸奖我时,我不能太得意忘形,不能骄傲;在老师批评我、否定我的成果时,我也不能太悲伤,不能气馁。”……经学生组织过的语言会更加具体、更加生动,他们回答问题的思路也会更加流畅,这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运用启思式提问策略,使学生加强对内容的理解

教师应该依据文本内容,不断调整并创新提问方式;要善于运用启思式的提问策略,通过具体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在课上体现出来,这样可以检验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师要设计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尽可能让问题富有启发意义,引导学生自主联系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展开探究,教师则适时给予指导,最终使学生较快找出答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例如,教师教学《狼牙山五壮士》,在教学即将结束时,运用启思式的策略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请说一说你是怎样看待五壮士的行为的?”这一个问题能让全班同学讲出自己的看法。生一:“他们的行为是一种怀有大爱的壮举,他们不惧牺牲,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将自己的生命抛之云外。”生二:“他们的行为非常让人敬佩,如果没有当时的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们。”……只有合理地运用这种启思式的提问策略,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自己的看法,最终有所收获。

四、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感

课堂提问是否有效,不仅在于问题的设计,而且也与具体的实施过程息息相关。在学生给出相应的回答后,教师如何对待他们的答案也是不可轻视的重要环节。当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不能置之不理,这样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会认为自己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从此失去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做的是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恰当的鼓励和评价,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让他们产生获得知识的喜悦感以及获得肯定的满足感,促使学生朝着更高的层次继续努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学生们针对“乌鸦为什么总是喝不到水”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原因是“瓶子的口太小了,乌鸦的嘴巴无法伸进去”。此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是因为乌鸦的嘴巴太大了!所以才伸不到瓶子里面去。”课堂顿时爆发出一片笑声,而这名同学的脸也变得通红,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只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老师。教师并没有嘲笑他,而是对他的回答进行了表扬:“你没有按照大家的想法去思考,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想到了答案,这是值得表扬的地方。”这名同学满心喜悦地坐下了。在接下来的课堂进程中,这名同学表现得非常活跃,积极参与每一个问题的思考中,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而且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教师要抓住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在课堂提问环节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积极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立足小学生的现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有效的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探索,进而获得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彩那天》时,可以设计“问题串”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师:“为什么有的人中了大奖就会很高兴,有的人却会感到忧愁呢?”生:“为什么呀?怎么回事?”师:“大家要想知道为什么,就到文中去寻找吧。现在请你们浏览文章的第四到第七自然段。”生甲:“为什么中了大奖,父亲还不高兴呢?”生乙:“因为他遇到了道德难题,可是是什么样的道德难题呢?”师:“你真是太不简单了,不但解决了同学提出的问题,还提出了一个更好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找寻问题的答案吧!”有的学生围绕“淡淡的字”进行发问,有的学生把自己当成了文中的“我”进行思考……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思考,逐渐找到了答案,解决了心中的疑问,最终有效发展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要不断转换提问的方式,完善课堂提问的技巧,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以及对课堂提问内容的接受程度,合理设计提问的次数,明确提问的目的,依据课堂的实际状况适当调整提问方式,把握问题的难度和层次性,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提问,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答案,从而巩固新知识,有效发展他们的语文思维。

参考文献:

[1] 汤道琼《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设疑提问》,《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年第11期。

[2] 胡蓉《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2019年。

[3] 丘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年第7期。

[4] 陳越《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年第8期。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有效策略小学语文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