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草对黑龙江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战略意义
2020-06-09孟伟
孟伟
苜蓿草是一种优质蛋白质饲料,但一直以来,其和畜牧业的联系并不够紧密,主要是我国的畜牧业一直以来都提倡粮食喂养,导致很多的畜牧企业都不能有效的完成节粮型畜牧业转型,从而让苜蓿草发挥的效果越来越小。而目前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我省的畜牧业企业均提出了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是为了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确保畜牧业的收益更大。因此,苜蓿草成为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由于苜蓿草融入节粮型畜牧业的时间较短,所以很多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斟酌,则研究苜蓿草对于黑龙江省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是核心,其具体如下:
一、苜蓿草对黑龙江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战略意义
1、种植苜蓿是解决蛋白质饲料不足、提高畜枚生产水平的有效途径
2007年6月末,全省存栏猪1384.9万头,牛存栏72.7万头,其中奶牛存栏17.7万头,家禽存栏1769.90万只。而我国奶牛存栏2007年底己达120多万头,产奶量达360多万吨,已成为世界第三产奶大国,但人均占有量才达27公斤,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14强点,与亚洲平均水平相比也只有1/2,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甚远。所以,需求潜力很大,发展任务繁重。随着畜牧业尤其是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奶牛数量的不断增加,畜牧业生产中蛋白质饲料缺乏较为突出,目前蛋白饲料年缺口约为1500万吨,据预测2010年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需求6000万吨。苜蓿堪称“牧草之王”,是一种非常优良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粗蛋白含量高、消化率高、富含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首蓓干物质粗蛋白质含量在16%一2%,各种氨基酸占6%,相当豆饼一半,比玉米高3倍,比大麦高1.7倍,苜蓿单位面积粗蛋白产量是粮食作物的2倍。
2、降低养殖业饲料成本,促进无污染绿色畜产品的生产,提高畜禽产品的品质。
“三鹿事件”的根源之一就和饲养环节植物蛋白饲料不足不优有关,由于饲草饲料中植物蛋白不足,造成奶质不达标。奶牛养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用首蓓等优质植物蛋白饲料转化牛奶蛋白是最好的技术方法,不仅原料奶质量高,乳脂肪和乳蛋白率可常年保持在3.6%、3.2%以上,远远超过我们国家的生鲜乳收购标准,而且更重要的是绝对安全可靠,成本也比使用豆粕低很多,能使奶业减轻对昂贵豆粕的依赖,节本增效。另外,优质苜蓿草粉可替代畜禽全价饲料中豆饼的3-10%,使每t全价饲料的成本平均下降100元,若按目前黑龙江省全年消耗全价饲料300万t计算,一年可节省饲料费用3亿元。
3、发展苜蓿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由于目前我国粮食相对地供过于求,因此粮价低迷,种粮业效益低下,而优质牧草在国际上却有着非常大的市场缺口。以豆科牧草紫花苜蓿干草为例,目前国内国际的市场年需求量近1000万t,而我国的年生产量却只有20万t,紫花苜蓿是多年生优质牧草,种植一年可连续利用7-9年。种植紫花苜蓿除当年无收益外,其余各年份均可收获干草7.5t/hm2,按目前市场上干草平均售价计算,每年每公顷可获纯收入500-650元。而种植大田(玉米),每年都需要新种,费工费力,每公顷可收获7500kg,按市场价0.9-1.1元/kg计算,每年每公顷可获纯收入3400-500元,因此农民种植苜蓿比玉米纯增收入约1500元。
4、种植首着对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苜蓿具有强大的根系,而且生长速度快,播种当年苜蓿的主根长达2米多,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起到防风固沙、调节空气、涵养水源的作用,在生态环境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很强的生物固氮能力。据测定,种植紫花苜蓿,每公顷固氮相当于尿素260-450kg,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0-30%,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使后茬作物增产20%-30%,低產田增产1倍以上。因此大力推广种植苜蓿,将推进退耕还草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粮、畜、草的良胜循环,加快农业生态建设。
二、苜蓿草产业优化发展方案
苜蓿草产业是黑龙江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我国黑龙江省的苜蓿草产业普遍发展不合理,主要是产业内容单一。目前苜蓿草产业竞争力不大的情况下,尚且可以快速发展,但是当竞争压力变大后,则会导致苜蓿草产业的萎靡不振。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苜蓿草产业的结构重整,不仅仅依赖节粮型畜牧业,还需要提倡更多的合作。
综上所述,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是畜牧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其主要是为了能更好的提升畜牧业的生产结构,让畜牧业可以获得更低的生产成本,这对畜牧业未来的长远发展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黑龙江省自身的经济发展有限,主要以农业为主,如果畜牧业长期依赖农业粮食进行发展,那么必然会出现经济结构转型困难的情况,所以,黑龙江省畜牧业需要做出改变,节粮型畜牧业也成为其中建设的重点,因此,本文提出了上述内容,以供参考。
(作者单位:164299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自然资源局科室草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