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淬炼世界级技艺
2020-06-09吴琼
吴琼
张忠很忙,除了完成本职工作,负责公司城轨车焊接项目,他每周两次去常州工程学院、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带学生;作为常州市总工会组织的“星期天工程师”,每周日到企业帮助解决问题。最近,“一带一路”国际电焊工比赛开赛在即,他又担任中车集团的教练兼比赛裁判,负责培训学员。
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首届“江苏大工匠”、享受国务院技能专家津贴……从初中生到行业翘楚,张忠用了30余年。
张忠,身量不高,体形偏瘦,戴着框架眼镜,说起话来轻言细语。可一拿起焊枪,他立马像换了个人,眼神坚毅,下手又稳又准。
焊接时,飞溅的火花直接往脸上、身上喷,虽然有工作服保护,有时也会烫得人打颤。每年夏天,炎热的天气夹杂着焊接的热浪,让人透不过气来,工作一天下来,连咳出的痰都是黑色的。在外人看来,电焊工作又苦又累,张忠却觉得这一职业有发展前途,“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专一行。只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極致,就会发挥出社会价值。”他说,电焊没有捷径可走,勤学苦练是根本,要牢记“踏实做事”这四个字,每一个动作都要规范,每一条焊缝都要平整,把基础打牢,才能练出绝活。
从学习、钻研技术起步,张忠的焊接技术日趋成熟,但他没有停止探索。为达到和谐N5型机车边梁坡口焊接探伤要求,张忠反复试验,并将积累的焊接参数提供给外方专家进行探讨和协商。有一次,他一头扎进公司科技图书馆四五个小时,通过科学论证,用翔实的数据让外方专家心服口服,最终同意更改原有图纸并改变边梁焊接缝的焊接顺序,使工效提高4倍以上,产品质量也大为改善。构架焊接难题的攻克,加快了和谐N5型机车构架国产化进程,每台机车节约成本4.5万元,累计为公司创造利润2700余万元。
“劳模称号对我是压力也是动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要发挥好带头、引领作用,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张忠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总结编写两万多字的《DF11制动缸体环焊缝焊接》《和谐5机车构架焊接》《美国GE机车、澳大利亚机车、泰国机车转向架焊接》等操作法,指导一线操作工运用于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