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大学图书馆抗疫期间开展资源服务工作探析

2020-06-09电子科技大学成都611731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20年3期
关键词:肺炎新冠防控

●谭 欢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1731)

1 引言

2020年1月,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在湖北武汉暴发,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和教育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各高校图书馆在疫情暴发后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图书馆疫情防控工作,陆续发布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通知》《图书馆关于延长寒假闭馆时间的紧急通知》和《图书馆闭馆期间工作方案》等。

在双一流大学图书馆中,身处疫区湖北省的武汉大学图书馆、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率先于2020年1月23日发布临时闭馆通知。2020年1月27日前后,其他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先后通过官方主页、官方微信发布了临时闭馆或者延期开馆通知。临时闭馆对于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的开展工作带来了挑战,在疫情当前,各高校图书馆会如何保障和创新资源服务呢?

2 双一流大学图书馆抗疫期间开展资源服务工作现状

疫情防控期间,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及数据库以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模式开放,为保障图书馆的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确保读者正常访问各类数字资源,各高校图书馆在校外远程访问电子资源方面采取了有利的措施。

笔者采取网络调研方式,选取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3月21日期间,42所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官方网站的新闻公告信息,对其资源服务工作的保障情况做了调研。42所双一流大学图书馆为保障师生教学和科研的开展,相应调整和创新图书馆电子资源保障服务,其重点如下。

2.1 “硬件”方面:校外远程访问保障到位

远程图书馆资源服务里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就是数据资源的远程访问途径和方法。文中对42所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在疫情期间开通的校外访问方式进行调研,除了新疆大学图书馆未对外说明外,其他41所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校外访问数据库的途径总结见表1。

各双一流大学图书馆校外访问途径,主要包括虚拟专用网络(VPN)、图书馆电子资源统一访问系统、Shibboleth认证、Remote Access远程访问、SSL VPN、临时账号、短期校外漫游、数据库商直通方式、ScienceDirect、Scopus平台的远程访问、CARSI认证、MYLOFT等。其中VPN是最为常用的一种访问途径,表1中几乎所有高校都采用了该种方式,而且使用已有一定时间。在表1最后一列中单独列出了是否新增CARSI校外访问这一栏。CARSI(CERNET Authentica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Infrastructure)是基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统一认证与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加入CARSI联盟的高校图书馆校外用户通过统一认证,不需要通过VPN就可以访问校内专用资源,极大程度上方便读者快速有效地访问校内电子资源。疫情之前,各高校图书馆加入该组织的情况较少。疫情后有30所双一流大学图书馆陆续加入CARSI联盟,在双一流高校中所占比例为73%。

表1 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校外远程访问途径统计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多个高校支持2种及以上的校外访问方式,这样既保证了访问途径的多样性,又可以相互弥补,覆盖更多人群,给更多读者带来方便。在调研的41所双一流大学图书馆中,有24所高校图书馆支持2种访问方式,占比58%,百分比最多;有9所高校图书馆支持3种访问方式,占比22%;支持4种和5种访问方式的高校各占5%。

另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在资源服务访问方式上不断创新,倾力打造“北航云图书馆 Beihang Cloud Library(简称BcLibrary)”[1],通过建立云系统来实现资源的集中推送和远程访问,方便该校师生更加便利、更加集中地获取和利用相关学术资源。

2.2 “软件”方面:图书馆电子资源“主题化”系列推送

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多的图书馆资源信息和服务,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开展电子资源信息推送,这是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常被使用的一种信息推广途径。42所双一流大学图书馆中,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兰州大学图书馆、东北大学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等10所高校图书馆以“主题化”的形式系列推送资源,方便读者系统使用和学习,详情见表2。“主题化”系列推送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内容或主题,连续推出多期信息资源,这种推送形式具有新颖性、系统性和连贯性特点,易于吸引读者关注和增加读者的使用访问量。

表2 电子资源 “主题化”系列推送情况统计

在数量上,只有24%的高校图书馆开展了“主题化”系列推送电子资源。在对应主题的系列数量上,湖南大学图书馆推送数量最多。据文献[2]中统计,自1月23日至3月21日,湖南大学图书馆资源推介系列推文共计31篇,阅读量共计23 000余次,位居湖南省图书馆之首[2]。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推送了22个系列,仅次于湖南大学图书馆。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很多高校图书馆只开展了一个主题,然而兰州大学图书馆开展了“图书馆升级在线文献资源与服务”、图书馆“一小时讲座”两个主题,资源服务覆盖较全面。

在内容上,各高校图书馆推出的主题令人耳目一新,涵盖的内容丰富全面。例如,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图书馆推出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帮助9个系列,涵盖了电子教材、图书、多媒体学术资源、在线教育平台、电子教材精准服务、教材教参资源集锦、电子资源原文传递服务、2020年春季数据库在线培训与课程、学位论文检测开通在线服务,保障了电子资源的全方位服务。

2.3 “特色”方面:新冠疫情专题资源推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科技战线的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在42所双一流大学图书馆中,有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大连理工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中南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东北大学图书馆等15所高校图书馆开设了专栏推送新冠专题资源,为支持抗击病毒的相关研究和科研攻关提供最新的、权威的学术资料。

各高校图书馆推送的专栏内容丰富,种类多样。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推出了“免费资源新体验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研究资源”[3];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相关资源专题推介”[4];清华大学图书馆推出了COVID-19(新冠肺炎)专题类数据库和新型冠状病毒研究信息资源汇总,方便读者查询或使用[5];大连理工图书馆整理了各大外文数据商提供的相关内容,为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对新冠病毒相关文献免费开放访问[7];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提供了包括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指导读物、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宣传手册、5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普视频、上线多本预防新冠肺炎有声书并特别录制粤语有声版,7种防疫抗疫相关电子书等免费疫情防控相关资源[8];中南大学图书馆推出了电子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100问》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众防护与心理疏导》。

各种数据库公司开通专项资源访问途径。国内众多出版社、数据库商纷纷推出了限时免费访问的学术资源。如爱思唯尔公司为高校用户开通了ScienceDirect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高品质期刊及图书免费试用三个月资源服务,南开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东北大学图书馆等多所高校图书馆已申请加入并试用。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郑州大学图书馆等高校图书馆将数据库中新冠病毒相关学术资源归集整理,拟开通相关专项资源渠道。

3 结语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各高校图书馆开辟新的途径服务读者,共享资源,在全力以赴做好防控相关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线上服务,支持师生科研工作。

本文通过对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调研,总结出如下一些共性的信息供更多高校图书馆参考。在开展线上访问数据途径上,CARSI是新兴的一种方式,对各高校图书馆传统采用的VPN方式形成了一定冲击,但也是一种互补。在此次疫情的推动下,CARSI将会加速成为高校里认可度越来越高的电子资源访问途径。在电子信息推送方面,“主题化”系列推送形式能收获持续的影响力,从而被广大高校图书馆采用。在推送的主题方面,各学校图书馆的形式和方法不一,但大部分主题均与“网络资源使用”和“新冠疫情”相关。由于此次疫情的影响面大、持续时间长,很多高校图书馆开展了新冠病毒相关学术资源归集整理,这也引发了对新冠病毒相关文献归类的思考。

猜你喜欢

肺炎新冠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新冠疫苗怎么打?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聚焦新冠肺炎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