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管理模式对白血病患者自护能力、应对方式的影响
2020-06-09齐欣欣朱海宏马伟伟
齐欣欣 朱海宏 马伟伟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455000
白血病又名血癌,是一种由于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导致的恶性肿瘤性疾病[1]。患者需要长期化疗及住院治疗,不仅遭受了巨大的生理及心理伤害,还需要负担昂贵的治疗费用,导致部分患者失去治疗信心[2]。对此,针对白血病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是十分必要的。PDCA管理模式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包括P(制定计划)、D(实施计划)、C(检查)、A(处理结果)四个步骤,每次循环对护理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促进作用[3]。因此,本文对白血病患者实施PDCA管理模式,观察其对白血病患者自护能力以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2月入住我院血液内科的86例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白血病相关诊断标准[4];(2)需要化疗;(3)无合并其他严重疾病;(4)无认知障碍,具备基本的行动能力;(5)均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并同意参与。排除标准:(1)合并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者;(2)精神异常或认知不清;(3)中途退出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51.36±5.47)岁;急性粒细胞型12例,急性淋巴型23例,慢性粒细胞型8例。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51.73±6.28)岁;急性粒细胞型14例,急性淋巴型22例,慢性粒细胞型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型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包括化疗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支持、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PDCA护理管理,具体内容包括:(1)成立PDCA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及5名护理骨干共6人构成,主要负责护理计划的制定、实施、检查以及对最终护理效果的评价。(2)明确问题及制定护理计划:收集以往白血病患者资料,查阅大量文献病例,全面分析存在的问题,由PDCA小组全体运用“头脑风暴”制定护理计划,计划内容涵盖对患者常用化疗方式PICC有关知识的讲解、患者产生负性情绪的心理干预措施、PICC导管护理注意事项以及患者自我维护方法等。(3)实施计划:①在进行PICC置管前向患者详细解释其置管过程及治疗优越性,帮助患者消除相关知识盲区,避免因不了解而产生抵触、恐惧心理,并告知患者及家属要注意维护导管,防止由于疏忽大意导致导管异位甚至脱落等不良现象,之后结合患者掌握情况进行重点重复讲解、提醒,力求患者人人掌握。②输液结束后用少量生理盐水清洗导管,避免阻塞,每日多次巡视,检查患者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液,并引导患者养成自我观察的习惯,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主动告知医护人员。穿刺部位消毒1次/周,如果患者出现局部红肿现象则立即采取碘伏外敷或局部热敷。(4)检查:PDCA管理小组每月定期检查置管动态、敷料更换时长、健康教育到位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心理干预效果,对积极经验进行总结,存在的问题进行商讨,制定出可行的解决措施。(5)处理结果:根据小组检查结果及患者、家属建议对前三个步骤遗留的问题及新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参照实际情况对计划内容进行修改,遗留问题进入新一轮PDCA循环,组内成员间应相互协助,持续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干预2个化疗疗程后两组患者自护能力情况,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ESEA)量表对自护能力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以及自我概念4方面,共43项,每项分5个级别,共172分,评分越高则自护能力越强;(2)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变化,采用特制应对方式问卷(TCSQ)评价,问卷拥有20个条目,分积极应对及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各10个条目。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护能力情况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护能力情况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变化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积极应对、消极应对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变化对比分)
注:与干预前同组比较,*P<0.05。
3 讨论
白血病患者的治愈率较低,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化疗,而化疗药物大多有较强的细胞毒性,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忍受疾病造成的痛苦,还要承受治疗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5]。为了减轻静脉输入的刺激性,临床多采用PICC给予患者化疗药物治疗,该法经外周静脉往深静脉置管,留管方便且易于固定导管、延长导管留置时间[6]。然而PICC导管使用的效果与导管关联性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白血病患者通常身体机能水平下降、免疫力低下,抵御疾病的能力较弱,导管在体内留置容易引发感染性疾病;加上患者体内细胞数量比正常多,血液黏稠度大,导致非感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7]。因此,护理工作者需要在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导管使用及维护情况、穿刺部位情况。
自护能力是有关患者进行疾病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护能力越强的患者其临床预后效果越好[8]。有文献[9]指出提高白血病化疗患者的自护能力能够降低其化疗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本文采用PDCA管理模式对白血病患者进行相关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以及总分等自护能力相关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黄亚羡等人[10]运用PDCA管理对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患者进行护理并有效提高了患者自护能力有着一致性。究其原因可能是PDCA护理管理模式体现出循证护理及前瞻性护理理念,通过制定护理计划、实施计划、检查各环节到位情况以及效果评价一系列步骤,让患者及家属一同参与到疾病的护理过程中去,共同完善护理计划,并将白血病知识与患者临床实际相结合,有计划、有针对地开展教育指导工作,通过为患者规划健康教育路径,填补了患者对白血病化疗护理的认识空白,从而提高了患者自护能力及疾病自我管理能力[11]。与此同时,本文进一步观察了两组患者的疾病应对能力并进行评价,结果发现观察组的积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是PDCA护理管理结合了对患者家属的同步护理健康教育,引导其树立对白血病的正确认知,调动患者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积极应对及遵循医嘱习惯的形成,最终提高了患者的应对能力[12]。
综上所述,PDCA护理管理的运用能够较好地提高白血病患者的自护能力,减少消极应对,提高积极应对,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