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2020-06-09吴婧莲谢远珍
吴婧莲 吴 涛 张 莉 陈 莉 谢远珍
(1.荆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北荆州 434020; 2.荆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北荆州 434020;3.江陵县植物检疫站 湖北江陵 434100; 4.石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北石首 434400)
草地贪夜蛾也称秋黏虫,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玉米等粮食作物上的重大迁飞性害虫。2019年1月首次侵入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此后进一步向全国扩展。2019年5月21日,该虫在荆州市监利县新沟镇首次被发现,害虫发生后,全市各级加强组织领导,迅速行动,强化监测,及时预警,加大宣传,落实防控,草地贪夜蛾防控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本文总结了2019年荆州市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来年做好该虫的监测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1 荆州市玉米虫害概况
荆州市春、夏、秋玉米均有种植,总面积3.37万hm2左右。其中,春玉米面积0.89万hm2,主要分布在荆州区、松滋市、石首市、监利市、洪湖市等地;夏玉米面积2.36万hm2,主要分布在荆州区、松滋市、公安市、石首市、洪湖市等地;秋玉米面积0.12万hm2,主要分布在荆州区、石首市、洪湖市等地。
荆州市于5月21日在监利县新沟镇东荆河村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发生面积约0.33hm2,此后全市各地陆续见虫。2019年该虫在我市发生面积7 380hm2,防治面积达8 880hm2。
2 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
2.1 秋玉米虫害重于春夏玉米
2019年5月,在首发地监利县,草地贪夜蛾入侵玉米品种为“蠡玉16”,害虫多为高龄幼虫,随后虫害进一步在荆州蔓延。全市春玉米和夏玉米发生较轻,被害田块较分散。春玉米百株虫量1头~5头,为害株率2%~6%,夏玉米百株虫量7头~20头,为害株率4%~14%,秋玉米虫量大,世代重叠严重,最高百株虫量达到300头,被害株率100%。
2.2 发生扩展速度快
5月21日,监利县新沟镇见虫后,虫害迅速蔓延;5月27日,荆州区李埠镇万城4队见虫,发生面积约0.33hm2,平均为害株率7%,平均百株虫量1头~3头,均为3龄~5龄幼虫;同日,石首市南口镇、调关镇、小河口镇约133hm2玉米田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平均为害株率3%~8%,平均百株虫量1头~3头;洪湖市发生面积约10hm2,平均为害株率3%~25%,平均百株虫量3头~20头;松滋市发生面积约0.67hm2,平均为害株率0.1%;5月28日,公安县见虫,面积60hm2,平均为害株率1.6%,平均百株虫量1头~2头。截至5月底,荆州市8个县市区均见草地贪夜蛾为害。
2.3 秋玉米上虫体世代重叠严重
秋玉米上,害虫出现集中为害,发生世代重叠严重。从苗期开始,田间即可见草地贪夜蛾的各个虫态,成虫、卵、1龄~6龄幼虫、蛹均可见。3龄期以前多头幼虫集中为害1株玉米,高龄幼虫多以单头在1棵植株上为害。玉米苗期、喇叭口期、抽雄期、抽穗期受害的田块均能通过性诱、灯诱等诱集到成虫。
2.4 药物防治难度大
药效试验显示,部分生物农药对草地贪夜蛾防治无效,部分化学农药持效性不长,用药后3d内效果较好,但药后7d防治效果大幅度降低或无效,需要多次用药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3 主要防控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目标
5月24日,全国、全省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后,荆州市农业农村局迅速组织技术人员,成立8个工作组,分赴8个县市区开展调研督办。荆州市农技推广中心也迅速组派专家和技术人员分赴各县市区进行了虫情普查,全面摸清该虫的侵入和为害状况。随后,荆州市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指挥部发布了《关于加强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动员各地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各县市区也迅速召开动员部署会和推进会,迅速发布《病虫防控紧急通知》,迅速落实各项技术措施。2019年,全市共召开草地贪夜蛾工作动员部署和推进会议24次,下基层开展调研督导和技术指导200余次。
3.2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全方位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知识科普,全力营造良好的防控氛围。一是强化技术培训。全市各级共开展培训班和现场会78场次,培训各级技术干部、统防统治组织技术骨干、农资经营者、种粮大户等3.5万余人次。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全市共印发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挂图和资料20.6万份,发放张贴到农资经营门店和各乡镇村组,编印《荆州市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手册》2 000本。三是争取媒体支持,全市联合各地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共录制专题节目32期,在黄金时间段循环播放,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政府门户网站等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可防可控、联防联控的良好氛围。
3.3 严密监测预警,及时上报灾情
全市共建立草地贪夜蛾监测点260个,各地购买性诱、灯诱等监测设备750台(套),科学系统了解害虫迁飞路径及发生区域特点;同时,加强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在病虫发生的关键时期,市农技推广中心成立专家组,联合各级植保技术人员、村干部、基层农技人员进村入地,逐块排查,密切掌握虫情动态。在信息报送上,启动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和灾情信息日报制,各县市区定时定点向省植保总站和市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科报送信息动态。2019年,全市共出动监测人员650余人次,发布病虫情报26期,有效指导虫害防控。
3.4 做好技术储备,增强防控实力
为了全面掌握草地贪夜蛾的生活习性,全市各级植保技术人员加大了监测范围,大力开展草地贪夜蛾性诱、灯诱和生物农药等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试验示范,并在室内开展幼虫人工饲养,全面了解该虫的生活习性。研究发现,草地贪夜蛾在我市一年可发生多代,30d左右即可完成1个世代。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第一代,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第二代,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第三代,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第四代,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第五代,9月下旬至10月中旬为第六代,10月下旬开始化蛹后不再羽化进入越冬期。气温26℃~30℃,相对湿度56%~87%时,成虫产卵前期平均2.5d,卵历期平均3d,幼虫平均历期14d左右,蛹历期平均10d。
3.5 落实综合防控,确保打赢战役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玉米抗虫及耐虫能力。调整玉米播期,使玉米苗期与草地贪夜蛾幼虫期错开。在害虫发生期,集中使用高空灯和草地贪夜蛾性诱捕器诱杀成虫,降低成虫种群数量。
3.5.1 灯诱
2019年在荆州区太湖港管理区梅槐社区玉米田安装高空测报灯1台,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诱集草地贪夜蛾,该灯诱集量大,单次(一晚)诱集蛾量达26头。对草地贪夜蛾的迁入迁出时间、迁入量进行实时监控。此外,灯光诱控中不同光源的灯诱虫情况也有差别,一般黑光灯下诱虫较少,高空灯下诱虫较多。
3.5.2 性诱剂
2019年在荆州区太湖港管理区梅槐社区秋玉米田安装草地贪夜蛾性诱捕器10台,8月份共诱集草地贪夜蛾成虫350头,高峰期一晚诱集83头,诱虫量大,高峰期明显。但田间诱虫量与性诱捕器的品牌以及田间安插的位置有关系,“百乐宝”牌性诱捕器诱虫较多,“纽康”牌相对较少;性诱捕器低于玉米冠层时诱虫较少,高于玉米冠层时则诱虫较多。
3.5.3 科学用药
2019年在荆州区太湖港管理区梅槐社区夏玉米、秋玉米田开展了草地贪夜蛾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草地贪夜蛾4龄~5龄幼虫期施药,效果不理想,无论是化学农药还是生物农药,药后1d~3d的防效均在60%以下;而在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高峰期施药,药后1d~3d,部分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防效达90%以上,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10%甲维·虫螨腈悬浮剂、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20亿PIB/mL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8 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等;菊酯类农药及部分生物农药如甲氰菊酯、金龟子绿僵菌、短稳杆菌等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
秋玉米草地贪夜蛾虫情复杂,世代重叠严重,田间最高百株虫量达300头以上,百株卵量5块以上,田间为害较重,危害很大,防治较困难。在这种虫量大的情况下要选准农药,特别是微生物农药要在天气湿度大、阴雨天较多的情况下选择使用,一般药后7d就要进行第二遍药,至少要连续施药4次以上(平均1次/周)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