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与肠内增强免疫营养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对比分析
2020-06-09李海忠问昊宇
李海忠,问昊宇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新疆 伊犁 833200;2.广东药科大学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对于重症肺炎的患者来说,由于高热和身体消耗过大,需要补充足够的热量和水分,而患者往往摄入不足,因此对于肠内营养的使用,就是一种有效的补充[1-2]。本文选取84名因重症肺炎而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资料以及另30名胃肠功能对肠内营养不耐受的重症肺炎30例为对照,来研究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与肠内增强免疫营养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4名因重症肺炎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资料,另30名胃肠功能对肠内营养不耐受的重症肺炎30例为对照。84名患者均被确诊为重症肺炎,年龄为24~62岁,平均年龄为42.1岁。随机将84名患者分为接受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治疗的1组和接受肠内增强免疫营养治疗的2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病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同意。
1.2 方法
在治疗方面,针对三组患者的自身情况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包括抗休克治疗、抗感染治疗、抗病毒治疗、给予免疫支持与能量合剂等。
对1组的42名重症肺炎的患者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给予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治疗:能全力用泵计算好泵入的时间及量,使用过程应循序渐进,以患者能耐受为指标,配合3L袋内的加入定量的葡萄糖、胰岛素、脂肪乳、谷氨酰胺、水溶性维生素,配合三联活菌制剂[3]。
2组的52名重症肺炎的患者使用谷氨酰胺与水溶性维生素与1组一致,未配合三联活菌制剂,营养液使用瑞能。
对照组的30名重症肺炎的患者以静脉供给全部能量与营养。
1.3 观察指标
观查三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大便菌群失调发生率、治疗的效果包括CPIS、FIB以及C反应蛋白的指标、手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干预两周后的大便菌群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使用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的1组的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另外两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在治疗的效果方面,对三组CPIS、FIB、以及C反应蛋白的干预前后的指标进行对比,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三组干预前后治疗指标情况对比(±s)
表1 三组干预前后治疗指标情况对比(±s)
组别 时间 CPIS(分) FIB(g/L) C反应蛋白(mg/L)1组 干预前 8.23±1.23 2.39±0.51 32.10±1.05干预后 1.25±0.89 0.85±0.30 8.14±1.4 2组 干预前 8.30±0.92 2.42±1.10 33.18±0.5干预后 2.05±1.01 0.89±0.6 12.32±1.0对照组 干预前 8.46±2.0 2.49±0.80 32.13±0.45干预后 2.97±1.03 1.90±0.62 15.12±2.13
如表1所示,每组的组内部对比结果均为两周后的指标低于两周前的指标,组与组之间的对比结果为1组与2组的干预后的各项指标均低于未采用肠内营养干预的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以及不良反映的具体情况如下表2所示
表2 三组死亡率、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n(%)]
如上表2所示,1组和2组无死亡,对照组1例死亡;1组和2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组和2组以及对照组均无不良反应。
3 讨 论
重症肺炎病人体质虚弱,但由于疾病消耗较大又需要补充大量的能量,据相关研究表明,肠内营养的早期使用能够帮助患者的肠道蠕动,同时,肠道吸收营养能够减轻因静脉输入大量液体给心肺带来的负担,同时良好的吸收能帮助患者改善营养状况,肠内营养液中的活性菌能调节肠道微生态,间接地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本文中84例使用肠内营养的重症肺炎患者的整体情况较未使用肠内营养的好,而使用肠内营养的患者,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组1组又比肠内增强免疫营养组效果好。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在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中起积极的作用,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组效果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