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嵌入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方法探索
2020-06-09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高等院校被当成唯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但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仅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个途径已经不能充分完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关系到国家与民族未来的重大任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思想之道”,仅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不够的,专业其他所有课程都应该与其同向同行,相辅相成。作为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所授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祖国的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真正培育起来[2],这是我国广大教师责任所在,因而课程思政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课程如何与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效结合是困扰教师的难题。思政内容的选择、思政环节授课方式的选用、授课时长的安排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三大难题。笔者所在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找到了较为有效且系统的解决方式,以下将以该专业《二外(德语)》课程思政实践为例予以说明。
《二外(德语)》是该专业学生第五学期的专业必修课,没有前后续课程,总计44学时,22次课。该课程通常被认为是小众课程,课程思政很难开展好,但是通过采用有效的“三符合、二嵌入、一分明”的课程思政方法,该课程思政效果突出。因此,通过对该课程思政环节的剖析,更能够说明课程思政“三符合、二嵌入、一分明”实施的可行性。
1 课程思政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立德树人”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专业课教师更是这神圣使命的重要担当者[3]。作为课程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该专业授课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是课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有效实施课程思政,这不仅将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还能促使授课教师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开展课程教学,助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课程思政能有效促进课程授课目标的达成。根据该专业课程大纲,《二外(德语)》课程目标为“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德语的语音发音规律、基本语法、日常交际表达方式,能进行简单的日常德语交际,能借助词典阅读商贸类德语文章”。鉴于该课程为第二外语课程,课时较少,在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尚未把英语学扎实的状况下,课程目标的达成既需要教师实施有效的语言知识、交际和阅读技能传授环节,也需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保持自主学习的热情,这些都需要课程思政环节发挥作用。
课程思政能有效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以培养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掌握国际贸易知识,具有国际视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应用型、复合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4]”。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素质目标为“具有国际视野”,达成目标需要该专业所有课程充分发挥思政功能,《二外(德语)》作为专业课程之一,不可例外。
该课程旨在训练学生第二外语的基本应用能力,帮助其了解更多的德语国家文化,从而配合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把他们培养成通晓中西方文化、具有较广阔国际视野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素质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课程思政环节,因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5]。由此也可以说明,语言课程的授课环节和思政环节是与文化紧密相连的,因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和,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一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所获得的其他一切行为习惯[6]”。课程思政的开展离不开文化的大背景,有了文化这个大环境,“培养什么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答案也就明晰了。
综上,对于一个专业来说,每一门课程都是围绕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课程思政对课程建设意义重大,是课程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 课程思政与课程建设关系处理的难点
高校教师响应“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号召,大多实现了课程思政全覆盖,即每次课都有思政环节。然而,课程思政与课程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多数是两张皮的状况[3],矛盾突出。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不匹配,两者的教学环节不匹配,两者的授课时长相冲突,这是笔者在走访高校思政课程授课教师时,他们反映的主要问题。
难点一,选材难定夺。授课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时,可以自由选择思政内容,但是他们通常面对三大选择难题:一是担心所选材料学生不感兴趣;二是担心所选内容与其他课程所选思政内容相同。三是担心所选案例思政痕迹过于明显,引发学生反感,课程思政没有成效。
难点二,教学环节难把握。“课前三分钟”是课程思政的形象表述,这就导致有些授课教师将课程思政实施时间狭隘地理解为“在每次课堂正式授课初的三分钟内要完成课程思政任务”,于是每次都是匆匆而讲,无章法可言。思政环节与课程授课环节脱节明显,让授课者感到挫败,让学生感到茫然。
难点三,教学时长难把控。有教师反映,课程思政实施时,三分钟太短,五分钟不长,一讲就发散,一发散就忘了收。笔者走访时发现,授课教师通常将此归咎为课程思政影响课程教学,进而对实施课程思政产生畏难情绪。
3 “三符合、二嵌入、一分明”方法在课程思政中的运用
在近几年的课程思政实践中,笔者所在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们认真探索,形成了一套可行的课程思政方案——“三符合、二嵌入、一分明”,解决了课程思政过程中选材难定、环节难扣、时长难控的三大难题,使得课程思政有章法可循。该方案在商务英语专业各门课程中有效运行,实现了课程思政与课程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相辅相成,即使是课时较短的新开课程也从中受益。下文将以该专业《二外(德语)》为例论证该方案的有效性。
3.1 内容选材做到三符合
“三符合”指的是课程思政与课程做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态度目标相符合。具体做法为,“课程思政目标”与“课程授课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三者相符合,通过基本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最终实现课程思政与课程所要达到的共同态度目标,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4]”。
根据前文所述《二外(德语)》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了该课程的思政知识目标:通过课程思政,使学生掌握德语字母、德语单词发音规则、常见德语单词。确定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日常德语交际能力和德语阅读理解能力。明确了态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文化自信和培养攻坚克难的精神,能在涉外活动中表现自信得体。
课程思政的目标确定后,思政内容的选择就有据可依。选材过程中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2]。《二外(德语)》案例选择本着“突出政治原则、坚守四个底线、坚持四个融合”的基本原则,所选案例均以激发学生正能量为宗旨,重点突出文化自信和攻坚克难精神的培养。
思政材料既要新颖有趣,也要真实正确。《二外(德语)》思政案例以新华网德语网页为主要来源,确保了选材主题实时新颖、内容有趣真实、文本正确可靠。以该专业2018-2019学年《二外(德语)》为例,该学年该课程实际上课22课次,一共选取22个案例文本,文本均以德语为载体,符合课程既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所选材料大多为实时新闻,突显我国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与影响,如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中国参与斯里兰卡未来之城的建设、腾讯利用高科技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雪龙号的第三十五次南极科考、中非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慕尼黑啤酒节的开幕等,这些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立足中华民族的同时,通过德语面向世界,牢固文化自信,培养克难攻坚意志。2019-2020学年该课程在思政内容的选材上亦是如此,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等都是该课程的思政题材。
学生对所选思政题材是否感兴趣,取决于题材是否符合授课目标,不符合授课目标的题材的生硬使用,不但不能发挥思政作用,还会影响课程建设任务的完成度,最终会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将有悖于课程思政的初衷。
3.2 教学环节做到二嵌入
课程思政材料能否让学生产生共情,从而发挥思政作用,取决于思政环节是否实现了“二嵌入”。
首先是思政环节要嵌入每次课的授课环节。课程思政与课程授课两相分离的主要原因是思政环节独立于课程授课环节,形式上尚且格格不入,给学生留下两个环节生拉硬凑的印象就是意料之中的了。课程设计时,授课教师要把思政环节嵌入课程授课环节,让它成为课程授课环节合理自然的一部分。如可以将思政案例作为课程导入,引出课程当次课的主题;或可将思政案例结合课程知识点作为课程参与环节的一部分;或可将其作为当次课的测试环节;等等。
其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要嵌入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尝试和比较若干教学方法后,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大多采用“BOPPPS”教学模式指导课程思政环节的实施。该模式易记好操作,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s)、前测(pretest)、参与(participation)、后测(post-test)、总结(summary)六个环节,循序渐进,突显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师生互动环环相扣,可用于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也适合一个知识群的讲解。
课程思政通过嵌入“BOPPPS”教学模式,能够将思政主题完整展示给学生,也能将思政主题作为一次课中某个环节,嵌入课程授课过程,从而帮助教师摆脱了思政时间点选择的困惑。课程思政不一定是要在课程授课内容开展之初单独开辟讲解环节,课初、课中、课末都可以是课程思政的时间点。
还是以《二外(德语)》为例,德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语言,思政案例文本全部用德语表述。课程思政有时是课程单元话题的导入,如上文提到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案例是课程话题“出行方式”的导入;有时可作为课程知识点测试,如拼读德语单词,找动词与主语等;有时是课程小组活动的一部分,如“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这一案例被设计为介绍他人与自我介绍的情境。
针对课程思政这一小环节,《二外(德语)》的授课教师同样将其按照“BOPPPS”教学模式[7]精心设计,使之成为一个完整自然的闭环。这个过程里,老师进行引导式提问,问题的回答采用开放式的不点名回答,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下,容易开展头脑风暴,然后他们能结合刚获取的外界信息,完成对德语文本的理解。课程思政授课过程包括老师展示图片并简单提问、老师展示文本、学生头脑风暴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总结。下图为“BOPPPS”模式下该课程思政环节图解:
“BOPPPS”模式下该课程思政环节图解
总而言之,经过嵌入设计之后,课程思政和课程其他环节紧密相关,思政环节内部又按照学生学习认知规律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实现了环环相扣。这样,课程思政就是课程授课环节必然且自然的一部分。
3.3 教学实施做到一分明
课程思政效果欠佳,还有一个原因是授课教师在授课环节没有做到主次分明,思政环节时长把控不好,甚至出现失控现象,引发学生抵触心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2]。课程思政要遵循这一理念,淡化课程思政痕迹,融合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将课程思政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把控好时长的关键在于要做到课程思政建设与课程建设主次分明,内容上以课程建设为主,思政建设为辅,思政内容服务于课程内容,严格遵守课程单元设计的环节安排,淡化思政痕迹。课程思政环节3-5分钟,做到精炼完整。
在《二外(德语)》课堂中,授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两张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引发头脑风暴,让学生自主思考文本所要传达的信息。案例文本内容短小精悍,所含德语词数不超过15个。案例的引入和讲解或讨论严格按照“BOPPPS”环节进行,授课教师在思政环节结束时将文本出处告知学生,为感兴趣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素材和渠道。
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充分展现课程建设的主体地位,不刻意强调所选案例的思政功能,而是通过正能量案例的输出,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实现态度目标,即课程思政的目标。《二外(德语)》通过用德语展示案例文本,做到思政目标与课程目标相符合,思政内容和环节融合到课程授课中去,这样课程思政与课程两者之间不会出现断层,让学生容易接受思政环节。思政案例图文结合,让学生通过图片初步掌握关键词,再通过老师和同学的提示,掌握德语文本含义,这对新学德语者来说,是迎难而上、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将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思政案例紧扣主旋律,让学生在充满正能量的氛围里感受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巨大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文化自信的牢固树立与克难攻坚的意志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学生非但没有反感的情绪,还会期待下一次课的新挑战。
4 课程思政建设效果
课程思政嵌入课程教学整个过程,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态度目标来看,“教书育人”与“立德树人”的目标相吻合。课程思政选取学生生活中的实时新闻案例,既能给他们提供应用语言的机会,也能提升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提高他们关心国际与国家大事的意识,进一步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又能让他们感受国家社会民生日益完善进步,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
据统计,2019届毕业生中,有5%的学生选择从事与德语国家贸易相关的工作,这是往届学生中没有过的现象。这些学生表示选择德语作为工作语言,就是因为《二外(德语)》上课过程中,老师每次课都带领大家阅读德语网页资料,极大提高了他们应用德语的信心,也让他们对中国产品和中国未来充满了信心。
此外,2019届毕业生中近19%的学生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这一数据创该专业办学以来历史新高。专升本成功的学生中,有73%仍然选择就读英语专业。这两个数据一方面表明了学生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接受三年的专业教育后,获得了个人自信和文化自信。可以预测,他们必定会成为传承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合格接棒人。
另外根据笔者所在学校“年度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报告”,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专业相关度平均超过80%,在学校近50个专业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全校前三。
5 结 语
非思政课程的授课教师要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展开思考和实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着力点,要在课程思政环节的实施中做到“落细、落小、落实”,结合课程归属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精心选取材料,认真组织课堂,做到润物无声,使学生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