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珠宝之途(XVI)

2020-06-09TEXT何乃华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鉴定评估中心主任

中国宝玉石 2020年2期
关键词:翡翠

□ TEXT 何乃华(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鉴定评估中心主任)

杨总编:

活至耄耋、不免念旧,因身板尚硬朗,于是四海云游、访亲问友,。谈及往事,众多新朋旧友都劝我:“你是个有故事的人,把故事讲出来……”。一位高寿近百、亦师亦友,且颇具权威的长者甚至告诫我,史学家和哲人认为:“无论什么事,凡是第一个,就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他颇为感慨地表示:由于“历史的误会”,新中国的珠宝首饰行业曾有所“阻滞”,而你本人确实为振兴整个行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这位长者一贯“政治敏锐”,每次会面都“与时俱进”:中央正专题研究,如何对外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总书记特别强调:“中华民族有地位、有影响,……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所以他特别重视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

临别时,他握着我的手,颇有点语重心长:你一向认为:“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石。”,这无疑是最坚实、最深远睿哲的文化自信。花费点时间,响应总书记的号召,讲好你的中国故事,因为它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握手后,我不禁沉思;他叫住我:你们这一代人,受我们影响太深,太过于自谦,羞于自我推介,应该向80、90后娃娃们学习,晒晒家底:你们虽大多未见枪林弹雨,但也曾艰苦卓绝,显示一下自身价值、释放出正能量!

看来,我不得不勉为其难了,所以再次感谢总编多年来对我的厚爱:容我陆续借助贵刊,摆摆龙门阵、讲讲我的中国故事……

何乃华 2019年12月22日于北京寓所

第八篇 金玉(下)

二、玉

玉,是华夏文明之独家秘藉!全球公认的人类进化沿革划分为:“石、铜、铁器”时代;中华历史却在石、铜之间,还有一个“玉器时代”:东汉时的《越绝书》就明确了,“石、玉、铜、铁”的沿革排列;出土玉器可追溯到一万两千多年前,从工具、兵器到神器、王器、至孔子的“比德如玉”,且有“十一德”!另,管子:“九德”、徐慎:“五德”……“玉”成为了中华民族性格、文化精神理念的物质载体,由此彰显了最古老的华夏文明:诸如,在华夏民族鼎盛的明朝,诞生了为华夏文明流传不息做出了不朽贡献的“子冈牌”:中华文化的四大表现形式:“诗、书、画、印”,被浓缩于一体:供“君子们”腰佩、手把。哪个民族、哪个文明可以如是精、准、绝?!按最通俗的理解:所谓“君子”,就是“好人”!如果:每一个“好人”,均“诗、书、画、印”“不离身”,中华文化、华夏文明,将如何?!

两个正反面“子冈牌”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一言九鼎:“玉魂国魄”!

在我所谓的“历史的误会”年代,在大陆,保留性的玉器加工只服务于外销;而我本人恰好因此而阴错阳差地踏上了“珠宝之途”,这或许是天命……

A、周总理和翡翠

1977年,因文物局“状告”外贸,我才有缘与“懋隆”的老法师们相交。他们告诉我:多年以前,文物局就曾“玩儿过这类把戏”:他们认为,外贸收购的旧翡翠、钻石、也是“文物”,就状告到国务院,动静闹得很大。最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出出面协调;王胡子有幸参加,并因见多知广侃侃而谈:“文物”概念太宽泛,国际市场叫“古董”或“文玩”,一般界定在百年以上。乾隆后期,翡翠才进入中原。著名的“文达公”纪晓岚,在其“阅微草堂笔纪”中有明确记载。爱玉、懂玉的乾隆皇帝将之赐为“玉帝”;而钻石、是晚于翡翠的舶来品,更不应属于中国文物。最后,从善如流的周总理亲自拍板:乾隆六十年(1795)之前的物品可归类于“文物”,外贸不得出口;翡翠、钻石可由外贸经营,并在广州开设了“翠钻出口部”。

前一段时间,王博士的所谓“明、清老翡翠”,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时,我曾说明、强调过此“定论”,但未引起重视!

1979年初,经贸部办公厅通知:文物局协同全国“人大”和“政协”将对外贸收购旧珠宝一事进行质询,让我代部出席。事前,听说北京首饰分公司因此出了点麻烦,就叫上该司主管马科长一同前往:按规定时间到达国务院第二招待所。报到签名后,就领到一份文件:标题就有“外贸收购珠宝翡翠”的字句,我忽然多了个心眼儿:顺势多拿了一份。

应该是一个中型休息厅:文物局相识的G处长在门口接待,门侧坐了十几个先来者;主侧一个高椅上坐着满头白发、精神矍铄的周培源老人;对面的副侧,一长、两短沙发上人未坐满。我进屋后,G处长关上房门;周老看了我一眼,指着他面前的一个小方凳说:“外贸的人来啦,开始质询!”我在众目睽睽之下慢步走近方凳,以调侃的口气:“周老:今天,不应该是批斗会吧!”全场静了一刻、我身后传来柔和的女声:“当然不是!小伙子,来,坐我旁边!”我转身:独自坐在长沙发上的林巧稚女士正向我招手;我坐定后,质询正式开始:

首先宣读文件,大意是:由于外贸部门(点名“北京首饰”)收购文物而引起了盗墓风潮,四川的情况最为严重……周老甚至举例说明:连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坟墓也被盗挖……在一阵群情激昂后,静了下来。我起身:“首先,我代表全国外贸职工,对盜墓行为予以严厉的谴责;那些无法无天的盜墓贼应给予最严厉的惩罚!但是……”话锋一转:“我认为,将责任归罪于外贸,绝对不合适”林巧稚女士大声插言:“小伙子,别着急,坐下慢慢说!”

我大致介绍了“外贸”与“文物”部门之间的翡翠纠葛,并特别强调: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拍板确定了各自的分工和经营范围,并现场请G处长予以首肯后,场内有所稀嘘。我趁势举例说明:“因铸铁井盖易于被偷盗,当废铁卖钱,引起了报纸讨论:如果有人认为,责任在于‘废品回收公司’,岂不滑天下之大稽?”引起了些许笑声。我展开文件严肃地:“事情没有搞清楚,就白纸黑字地点名我们外贸公司!这很不严肃,至少应该加上‘怀疑’两个字。从法律角度,我们连‘疑犯’还都算不上!而且,据我所知:四川公安已因此扣压了我们在当地执行任务的三位同志。既然全国‘人大’和‘政协’非常关注此案,我希望能就此继续,并认真地予以解决!”然后深深弯腰:“谢谢!”林巧稚女士特别安慰我:“小伙子,放心、放心,我们一定会按程序反应、处理!”我连连笑着双手与其相握,感谢她的“赐坐”……

G处长张罗着收回文件;我私留了一份,事后,与我的书面汇报一并呈送部办公厅……

不久,那三位同志就连人带货返回北京:带回大量翡翠,其中不少精品。王胡子眉飞色舞地欣赏着:文物局的“文物商店”最眼馋的:就是“玉中之王”——翡翠!幸亏,有周总理保佑,咱们又胜了一局。其实,港、澳、台以及广东人乃至所有域外华人,心目中的“玉”,其实专指翡翠而言。

闫女士滿载而归

这群孤芳自赏的老法师们在“崇玉”方面其实分为两派:翡翠和白玉(和田玉)。但都认为:翡翠更适销国外市场,因其“种、水、色”可兼容西方的宝石文化;另外,他们也都支持我的决定:不能仅靠民间收购旧货,必须积极进料加工、扩大销路。

恰巧,当时缅甸的奈温将军与华友好,并搞他所谓的“社会主义”:由国家出面举办“翡翠公盘”;为表支持,由闫一宏女士率团参加投标。

B、云南行

民间及业内的所谓:“玉出云南”,即指翡翠来自云南:历史上,产地曾归属云南;现如今,由缅甸进入云南后,再走向内地。所以,为了决策“翡翠方案”,就必须去趟云南。

因在云南没有直属分公司,联系省经贸厅后,我于1985年秋,直飞昆明;云南省土畜产进出口分公司副总经理高舵同志与我衔接。正好,他也是“外贸学院”之学长,有关工艺品的业务归属他主管的一个业务科。协商后,决定直接奔赴被誉为“玉石通道”的中缅边境腾冲、盈江、瑞丽三县:由昆明开车绕山过水,整整用了48小时才到达腾冲,走遍三县共用了八天时间:千百年来,翡翠就是由此“黑、白”两道而入……与县外贸局、当地海关反复研讨后,我主张:在三县,由外贸局出面设立专营“商号”,与海关对接:将境外的无序乱局,变境内的有序、依法之通途!

瑞丽姐告夜市

腾冲早市

盈江看货

办法虽好,他们(包括高副总)均信心不足、怀疑能否成行。回京后,再次,“吃老沈的热汤面”。汇报后,戴署长首先感谢我为海关做了贡献,然后责令:书面报告、建议!不久,三县就成立了翡翠专营商号,直至今日仍在在营业。

该三地的翡翠产业如今如火如荼,与此举密不可分!两年后,“全国海关关长会议”在京召开:云南前述三县的关长,无论如何要请我吃飯。届时,我陪同戴杰署长一同现身;三位关长惊愕得一时语塞。署长摆摆手:“坐下、坐下,不用客气,今天这餐饭,你们谁也不许自掏腰包,咱们海关不能报销;由这位何大总经理埋单,他应该感谢咱们海关帮他赚了很多美元。”此饭局,一时在海关系统内被传为佳话……

回昆明后,与省经贸厅协商,设立专属的云南省分公司:高舵同志直接升任总经理。边境“商号”和省城直属分公司的创立,为理顺管理、经营渠道,提供了组织和资金双保险,从此中国的翡翠产业走上了良性、健康发展的道路。

分公司刚刚挂牌就“开门红”,来了生意:某地矿工程师拿一块翡翠毛石求售,但价格差距太大;我假装内行看了一番,“感觉不错”,于是灵机一动:请货主一并参加即将开幕的广州秋交会;我将请香港买家看货,销售后,云南分公司抽取5%佣金,其余款项归货主。

每逢参加“广交会”,开幕前夜一定会与几家香港老朋友聚餐,此届,我特请“周大福”、“周生生”派人来看翡翠。届时,各方人马均如约而至,结果令我惊讶:两位“行家”异口同声:“炝色”!第二天,我又请几家分公司的业务员重新“掌眼”,结论仍然是“炝色”!

这是我的翡翠毛料第一课,初步体会了“翡翠的水深火热”;那位工程师货主,继续摸爬滚打,如今已是腰缠万贯的翡翠大咖……

C、翡翠狂人——张仁山

张仁山之专箸

张仁山,我早闻其名、亦熟读其书,但未见其面。我到腾冲当晚,他到酒店房间自报家门,虽然一副萎靡之态,仅凭一口地道的北京腔,我就相信了他:十几岁就学徒翡翠加工,刻苦努力、技艺纯熟、且注重专业学习、自诩:“翡翠狂人”。北京首饰分公司由工厂将其抽调到公司搞业务;1983年,地质出版社印发了他的专箸《翠钻珠宝》,这是新中国的第一册系统的珠宝专箸,应该有其一定的历史地位!

性格孤傲的他,一向特立独行:改革开放的“下海潮”令其心功,于是“停薪留职”来云南,到自己专、熟的“翡翠行儿”里冲浪,几年下来,并没有“真正混出个人样儿” 。他差不多跟我了聊了一个晚上:从石头到人,绘声绘色地向我介绍了“翡翠圈”里的恩、爱、情、仇……我的初步印象是:这个圈子里“吃、喝、嫖、赌、毒”,五毒俱全!回想起来:张仁山深情地给我上了一堂课,使我始终有所警惕、而自律。

第二天,我电话与总公司和北京首饰反复磋商后,通知他:立即回京到总公司报到,去京郊自属工厂,领衔创办翡翠车间,由他任正科级车间主任、人事档案由分公司转总公司。为尽快成行,我答应报销飞机票;他一番千恩万谢后,就屁颠儿、屁颠儿地跑了。

车间办起来了,在当时,是北京唯一主攻翡翠的加工点儿,随之“收藏热”之兴起,“翡翠热”也逐渐升温,“翡翠狂人”的名声也随之热略。他一直对我:“只买明料,不赌货!”的禁令有所微词;我反复强调:“绝不允许参与赌料,否则,将以开除公职论处!”

1989年夏,他出差云南,忽然电话通知我:“我自己把自己开除了,我赌了块毛石,涨了、大大地涨了!”然后一阵狂笑……我立即想起了《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次年十月,秋季“广交会”,他意气风发地携带两个“徒弟”到了广州,请我吃大闸蠏:两杯红酒下肚后,他让服务生拿蠏来验生、死;服务生手抓蠏晃着:“活的、活的、爪子在动”他猛然起身,伸手死抓住服务生的手腕,蠏立即静止下来;他厉声:“广东仔,你个娘老姆,在你的地头上,还骗我!”

此后,他常年在云南,逐渐与妻、子亦绝少来往,在后浪迅速推前浪的翡翠大潮中,张仁山逐渐很少被人提及……忘了哪一年,我曾在瑞丽的一个市场里见过他:无精打采地守着一座雕刻机。最近(2019年10月),听说:张仁山先生因心肌梗死,在瑞丽走了。此前,他将一张写有地址的纸条交给两位朋友:“我死后,请通知我的儿子!”

最近,我又认真研读了张仁山的《翠钻珠宝》,不得不承认:确系行家里手所写!他对翡翠的研究、认知,的确高人一筹:地道、纯熟,诸如:业内常用“术语”,就列了41条;仅“绿色”就列了29条,诸如:白地俏:不透明,色鲜艳而少水,一种白色地子中的漂亮绿色。

斯人已骑黄鹤去,仅以此文,聊以记卦……

D、“怕敢”拾遗、圆梦

几位老法师中,学贯中西、知识渊博、且一付仙风道骨的王胡子对我影响最大:我是他的“崇翡翠”信徒,在其熏陶下,加之与文物局的几番“较量”,翡翠成为了我最心仪的珠宝品类。但,他毕竟惯于“阳春白雪”:从未去过云南,更没去过缅甸,当然也就从未经验过张仁山所介绍的“下里巴人”;而,被他誉为:“青出于蓝”的我,已经无可避免地,“混迹”于现世的“翡翠圈”。

既已开始,必得继续:张仁山丟下的烂摊子,必须有人收拾。申宝华先生走进了我视野:同样来自北京首饰、同样翡翠业务出身;与张仁山相此:无论体貌、性格、做派,几乎完全相悖:其憨厚、敦实的姿态,尤其胖乎乎的双手一握,就立即让人感受到了他的温情……我请他主管翡翠业务、同时继续车间的正常运行;他轻轻点点头:“好!”他并非技工出身,但请来了贵州人卢天佑先生。

卢是“懋隆”老法师们的第一批门徒:在业内闯荡大半生,一直负责云、贵、川三省珠宝旧货收购,甚至闯过生死关。他首先响应我的“进料加工”,由贵阳定居昆明:成为毛、明料、加工、以及新、旧成品经营的翡翠多面手,在圈内颇有知名度和影响力,被亲切地称为:“老卢”;在他俩的配合下,翡翠车间又红火了起来。

1996年中,我离职后,老卢离京回滇;无官一身轻的我,可凭兴趣而为,于是醉心于早就倾心的“玉中之王”,于是时不时或被邀、或自往地行走于云南。随之改革开放之不断深入,富裕阶层日亦壮大、“收藏热”急速升温,其圈内自有箴言:“穷买金、富玩表、贵藏玉!”毫无疑问:我所开创的“境内有序、依法之通途”,为已富而想“贵”的人们提供了极具“吸引力”、乃至“魔力”的收藏标的物——“玉帝”翡翠!

我接触、结交了各式各样的翡翠拥趸者:按时髦称呼应是“翡翠粉丝”。但,凡谈及原产地缅甸的“怕敢”,个个或谈虎色变、或讳莫如深:既“怕”,又不“敢”。曾在全世界结交过各类珠宝大咖、且游走于全球各类珠宝重要产地的“珠宝大王”,偏偏也没有探访过自己最心仪的“玉帝”之源,这似乎是我珠宝生涯中又一个极大的遗憾:类似印度的“钻石之憾”!

千百年来,“穷走夷乡”在云南系专指去缅甸找玉的人;这类似我们山东人所谓的“闯关东”,但更恶劣、艰险。因为是“夷乡”,即外国!有人甚至直言:“你别白日做梦了!”这反而令我下定决心:拾遗、圆梦!多次与老卢商讨:他从不直接否决,但总支吾其词,似有难言之隐。

2010年4月,老卢突然以“江湖”口吻告知我:“老板,老四已经安排好了,咱们一起去怕敢!”我当然喜出望外!一提老四,我就明白了:不知其真实名姓、圈内称谓:“神经老四”,是四川帮的“首领”之一:胆大妄为、神出鬼没。见面时,老四说:自己在怕敢,已经“卧底”三年多;其间老卢也曾来往过七次。“钱可通神”,各种关节已经打通,有专业的“运输”公司承包,可以绝对保证来去安全,但必须服从他们的安排。我欣然允诺!

卢天佑是虔诚的佛教徒,行前带我到腾冲的“来凤寺”,我已习惯了他这套仪式,就没有随他进主殿。他出来后,顺手拉着我:“来,我们一起去拜祖师爷!”我懵懵懂懂地跟他走近另一个大殿:上方正中悬挂“祖师殿”、殿内供奉着白发素衣、手捧玉壁的老者,上书:“萬世宗师”。老卢立即跪上布垫;我先阅看两柱上的对联:“谒三代楚王笃畢生相玉真知功燦古今尊玉聖,具一雙慧眼創千代鉴寶伟業名驰中外仰宗师。”我立即明白了,这是:被尊为业界“祖师爷”的、传说中的卞和先圣!就顺势曲腿,与老卢共同跪拜……

来凤寺

祖师殿

祖师爷卞和

走出大殿回望,两侧门柱另有两符对联:

“系禅梯心求异宝,遍从航海获奇珍。”——光绪七年腾越厅同知黄炳堃

“莫忘逢人轻自献,窃怜抱璞有谁知。”——举人王开国

每逢瞻仰庙堂,我一定认真观赏对联——这一中华独创的文化艺术瑰宝,欣赏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独特蕴涵:殿内赞颂、敬拜了祖师爷;殿外说明了“走夷乡”的壮举,以及从业的风险和艰辛……

光绪七年(1881)至今,已过了130多年,“祖师爷”的精神仍须发扬、光大。

说好了,由盈江出境,却先赴腾冲;我略有疑惑,但允诺了“服从安排”,就无须多问:“三百六十行,无祖不立。”敬奉祖师爷,这也是华夏“江湖文明”的规矩!老卢坦率地告诉我:之前我身居“官位”,不便带我如此动作。现在身份不同了,当然应该与民同忧、同乐。

从盈江步行跨过一条小溪,就到了缅甸,登上了一辆已在等候多时的日本小型人货车。这是熟知“外事纪律”、且任过“外交官”的我:一生中,唯一不带护照、且无须签证而出境的旅行!难怪,盈江县一位领导曾扬言:“中华人民共和国1.8万多千米的国境线,盈江是最自由、开放的一段!”一路顺风到了密支那,休息一晚后,驱车15个小时才到达怕敢。这绝对是我一生所经过的最艰难、危险的路段:一路险情环生,但如老四所言:司机的技术绝对可靠、轻车熟路……然,一路十数次,停车在一根木棍前:向拦路者交买路钱:该地区:民族杂处、军阀割居……

住在当地条件较好的“玉都宾舘”,老板华裔郭先生、其家人和我们这样的“贵宾”住上面的二层现代建筑;下面的简易房里住满了来自国内、香港和台湾的客人,其中不乏“新四军”:缅甸也全面禁毒,但在怕敢当地,仍可获得四号毒品“海洛因”,吸食者被称为“新四军”。

一日傍晚,郭先生拉我和老卢去简易房,进屋后我惊诧:空无一人;郭先生手指竹蓆顶蓬,“你们听”:呼隆隆……动物跑动的声响。老卢笑了:“犯了大烟瘾的耗子!”郭先生特意将“新四军”们请出去大半天,无人吸毒;被动成瘾的耗子们,也耐不住寂寞!

与之相呼应:在云南,全省境内禁止吸食“多八”(一种用大烟汁浸泡过的烟絲),但在翡翠三县,则被默许,吸食者被称为“土八路”。这是翡翠圈内独有的两支“特殊部队”,如果将之剿灭,翡翠供应即将难以为继。

郭先生与老卢他们相识多年,也经营翡翠、在当地颇有势力:他的日本越野吉普就是通行证,无需买路钱而通行无阻。我们停留了大半个月,在他的协助下,诸事顺利:首先,按规矩带我们去拜了“祖师爷”:“殿堂”虽然比较简陋,但位置是出过好料的风水宝地;鹤发童颜的卞和慈眉善目、胸前被人“挂红”:证明有人求拜后,赌“涨了”、发了大财!老卢和郭均双手合十、念念有词……

玉都宾馆

右起:郭先生、卢天佑、作者

祖师爷殿

卞和像

怕敢,原本就是克钦邦(即云南的景颇族人)的地盘,现在被政府军占领;克钦武装被赶上了山,俗称“山兵”。翡翠毛石产自不同的“场口”,矿主向政府承包三年开矿权。为保障生产秩序,政府軍当街砍杀了47个欺行霸市的恶霸;“山兵”也有自主的“场口”,如发现制假、卖假者,“山兵”亦有权:当街砍杀!有一座大宅院,因长时间无人进出而被荒草充塞:即前几年,因倒腾“铁隆生”而死于非命的李XX的家宅。据说:“山兵在山顶设置了精准望远镜,见到出入者,就抓捕后当街砍头!”所以在怕敢,不用担心买到假货。

在当地买货,必须通过“白扎”(经纪人)。为了一桩生意,她(女人居多)可能往返十几、二十次,成功后可提取10%佣金。矿洞周围均有百姓居住的寨子,矿工歇工后,村民有权去矿区“捡漏儿”:我称之谓“白拿”;白拿所获,寨内有人统一管理:买卖公平有序。

为尽快获利,开矿取掠夺型;方式分干、湿两种:干者,使用怪手(挖掘机);湿者,使用高压水枪剥离。我几乎走遍了所有场口,大致明白了:为什么不同场口的毛料差别很大:原因在于不同的地质环境:诸如,专产“黑皮高色料”的场口:“莫湾基”土黑、水黑……

客观地评判,当时的怕敢:社会安定、民风纯朴!最简单、直观的例证:当地天气炎热、居民生活水平低,无论城镇农村,街面上绝见不到:北京夏天那类赤背“膀爷”。大人小孩那怕穷得蓬头垢面,只要出门均着“T衫”,甚至少见光肩背心者;偶遇“膀爷”,一定是华人!

怪手

高压水枪作者(右)

因国内市场旺盛、华人来此日渐增多,某些“新四军”战士已不能自拔,加之政府倡导,当地的翡翠加工业也逐渐发展:不过以开料和粗加工为主。有几位相熟的朋友已扎根此地:大多有同居女友、乃至生儿育女。他们告诉我:只要不开战,此地极易生存:在此购得毛料后,交由专人运至国内商号,由其家人(大多系原配妻子)继续操作。知晓详情者,甚至冲我双手抱拳:“多亏老大顺通了财路!”

千方百计打探:矿石蕴藏量有多少?可开采多长时间?但,无人、无法确切回答:矿苗,系偶然发现,从未认真查探、新矿洞时有发现、老矿洞停产数年后,再深挖亦有发现。缅甸政局多变:能挖就挖,无人长远打算……

郭先生则十分认真而虔诚地:闭眼、双手合十、念完“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后,接着单手在身前划了个“十”字。他坚信:诸神保佑:在当地,最辉煌、热门的两处建筑物分别是“天主教堂”和“观音寺”:克钦人信奉天主教,教会有某种“西方”势利;而“观音寺”,当然体现了华人的影响!军政府掌权后,又修建了几座佛塔,以彰显其国教;翡翠产地的“祖师爷殿”,自然表明了:缅甸“国宝”的渊源和流向……

“观音寺”内的对联,或许应该有所启示:“怕将此生虚度念佛超脱大千世界,敢捨无量功德修祲永垂天地人间。”

E、“赌石”之辩

“赌”,在现代中国社会一般被认为是“陋习”、乃至“违法”。但是,坊间却流传:“赌什么都犯法,唯独可以赌翡翠!”这应该是华夏玉文化中的另一朶奇葩!在任期间,我严禁“赌料”,乃纪律、责任使然!现如今,放下身段之后,逐渐真实地“混迹”于翡翠圈,对“赌石”就有了别样的实践和认知。

老卢在“莫湾基”

作者(右1)

粗加工开料

第一次实践:和几个朋友在盈江,他们看好了一块“门子”表现极好的25公斤毛料,谈好了价格,按行内说法:一千块人民币(实际是十万元,行内计价:一百元为一块)五个人决定参与。不知谁喊了一句:“凑足六个人,六六大顺!”有人指着我:“拉上老大,赌输了老大不算数,涨了,照样分钱!”未等我表态,就哄嚷着找旁边的一个老头儿解石,说好价钱一刀一百元:在众目睽睽、一遍遍叹息和咒骂声中连连解了七刀……是否继续下刀,却发生了争执;老头儿却一声豪爽:“别争了,我送你们一刀!”

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老者调整夹具、按动电钮、屏息盯看飞速的锯片……舜间:一阵异口疯狂地的欢叫:“赌涨了!”、“赌赢了!”、“大涨了!” ……老者赠送的一刀,解出了“水、地极佳的冰种高绿。”;几番竞价后,“一路发(一百六十八万元)”落锤!胜者顺手甩给掌刀老者两千元人民币。据说,最终成功了两个镯子、一堆挂件,价值千万元以上;我则无功受禄二千八百块,初次体验了“一刀穷、一刀富……”;有巧嘴者:“老大入伙后,果然六六大顺!”

“神仙难断寸玉”是翡翠界的口头禅、魔咒!其实是:千百年来,无数翡翠人前仆后继经验积累后,万般无奈的总结!为了解禅、破咒,我可谓“无所不用其极”:X光、CT、核磁共振……甚至请出了两位最著名的特异功能大师:张宝胜和王林。两位均已过世,对其议论颇多……我早期即与他俩相识,确实和某些重量级人物共同见证过他们的某些特技!但,我也多次当面验证了,手持众多场口之翡翠毛料,大师使展渾身解数:均无能为力、不知所以……

作者、王林

神秘莫测的翡翠毛料,加工过程中破蛹化蝶、鱼龙变化,所谓:“色差一等,价差十分。”“水多一分,银增十两。”眼光、经验、胆量的高低,演变成为竞价时的“你死我活”的较量。千百年来,圈内自吹自擂地将其称之为:“赌!”这恰恰是这个行当之神奇、诡秘而极富魔力,而令痴迷者欲罢不能的缘由:

首先从毛料出土开始,略加清洗后叫“蒙头货”,参赌者也“蒙头”;结局大起大落,其赢也勃然而兴、其输亦哄然而衰……我结交过著名的“蒙头X老五”,几经“兴、衰”后,发誓:“绝不再蒙头!”如今,“蒙头”者几近绝迹!

右始:张宝胜、作者

一般情况下,货主预先在毛石上磨、擦出可以展示:“水、种、色”,被称为“门子”或“窗口”的部位后,呈现给买主。切记:“门、窗”绝对是高手所为!因为,其显示的:一定是该毛料之极富诱惑力的最佳部位……买主只可通过灯照、水浸验货,其过程“赌”性十足。

顺便提一句:毛料作假,在业内亦十分常见。诸如炝色、贴片之类,如因此而赌“走眼”,只能认账:“倒霉……”

如今,大多情况下,均是“明料”交易:即将毛石切成片状,状况虽一目了然,但内里乾坤仍有“奇巧”。按照卢天佑的说法:“翡翠制品在未完全抛光之前,仍然在赌!”因为不到加工过程之最后一刻,难见庐山真面目。

纵观人类文明沿革:新西兰的毛利人曾有过玉器,但没有形成文化;古玛雅人曾有过玉文化,但中途夭折,甚至有人认为:是华夏殷商时期迁徙过去的一个部族……

玉文化是华夏民族独创、独享的秘籍,这其中还有个:圈内人趋之若鹜、社会层面或冷眼旁观、或嗤之以鼻的:“赌”!当然应该说说清楚……

我查了查“现代汉语辞典”,有关“赌”的解释:(1)赌博:赌钱。(2)泛指争输赢:打赌。

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往往以前者衡量“赌石”,以至于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然而,市场经济的法门是投资获利,而投资有风险,而且还有专门的“风险投资”……华夏玉石文化中的“赌石”,应该更多地归类于后者!纵观今日之翡翠圈,随之世纪伟人邓小平开改革开放之春风,“赌石”之风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地区、团体性的“无风险”或“风险小”之“投资”。

阳美之“高翠”

平洲的翠镯

四会“天光市场”

广东揭阳市的阳美村、佛山的平洲街道,在基层领导人的率领下集资开“赌”,几年下来:阳美成为最大的“高翠加工、集散地”;平洲成为“最大的翡翠手镯加工集散地”;而四会市则由市领导直接出面:为河南、福建的玉石工匠提供优惠条件,令其成为重要的雕件加工地,并顺应“赌”之特性开办“天光市场”,放任买卖双方在朦胧之中搏弈:很长一个时期,四会是全国大多翡翠零售商贩的“淘宝”聖地;如今,则成为“直播”销售的天堂!

应该承认:正是这个神秘莫测的“赌”,完善了一个产业、繁荣了某些地区、富裕了众多百姓…

放眼缅甸的“公盘”:从闫女士支持奈温将军的“社会主义”,到今日的包机蜂拥而上,其“膨胀系数”无可估量…何以至此?俗语说;“乱世金、盛世玉!”被玩物不丧志的伟大乾隆皇帝御封的“玉帝”:盛世显峥嵘……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翡翠
翡翠湖
一只翡翠手镯
《莲界——翡翠系列之一》
翡翠中国风
新手买翡翠千万别这样问
翡翠玉坠(短篇小说)
翡翠高手带你避开 消费雷区
《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英雄归来
教你三招鉴别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