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教材出版中的二维码应用及“纸”“数”融合实践思考
——以医学类高等教育教材为例
2020-06-09钱新艳
钱新艳
1 背景——“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教材出版
1.1 新形态教材出版渐成趋势
教材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媒介。多年来,传统的纸质平面教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微课、翻转课堂、人工智能等多媒体教学形式不断改变着传统课堂,对教材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几年,教材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各出版社关注的焦点,人民卫生、高等教育、科学等出版社率先探索了新的教材出版模式。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也在2017年启动了医学类专业教材修订,至2019年全套教材修订出版完毕,期间调研了南京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一批地方医学院校,了解了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的创新,如翻转课堂已普遍运用,信息化医学模拟系统、VR操作训练系统等提供实时方便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模式由死板趋向灵活,由被动听课趋向主动学习。知识的传授与更新越来越打破纸质教材有限的篇幅,于是出现教师经常要增加知识点,制作讲义作为教材的补充的现象。传统纸质教材的转型如跟不上信息化的步伐,将很快被淘汰。因此,出版纸质教材数字化、平面教材立体化的新形态教材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1.2 教学活动和出版宗旨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动教学、学生被动学习,考试也是从教材中出题,学生对教材基本都是死记硬背。这样的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师生互动。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模式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开放性、多元化学习,才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贯穿各个院校教学改革体系,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增进合作与互动的课堂环境。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媒介必须满足学习者的新需求。在教材编写和出版过程中,要深入课堂广泛调研,实事求是了解学生需要怎样的教材及呈现形式,而不是闭门造车。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笔者在策划新修订版教材的过程中意识到,教材应关注医学生需求变化,密切配合教学,在纸质教材内容“必需”“够用”的基础上,运用新媒体技术丰富知识的呈现形式,真正发挥教材贴近临床、学以致用的作用,做到出版宗旨以学生为中心。
2 二维码应用于纸质教材的优势
新形态教材是在纸质教材的基础上印制二维码或增值服务码,读者扫码后链接到网站平台或下载App获取数字资源。其中,二维码是连接“纸”“数”的重要通道和重要手段,其有如下优势[1]。
2.1 使内容呈现形式丰富多彩,信息容量大,促进“纸”“数”深度融合
纸质平面教材所呈现的只有静态的图文,且篇幅有限,很多教学资源无法容纳展现。而二维码本身占用版面很小,但却可链接无限的数字资源。通过扫码链接可使读者体验到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如医学的临床操作等,学生通过学习纸质教材的知识点,再观看相应的视频讲解,更有助于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再如二维码链接微课等名师讲解视频,读者购买教材就能聆听到名家的授课,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且可反复学习、观看,无形中也增加了纸质教材的含金量。二维码搭建起“纸”“数”融合的桥梁,真正体现了为读者服务精神[2]。
2.2 内容更新及时,与学科发展同步
传统纸质教材要想更新内容,需要重印或再版,出版周期长。现如今,医药科技的发展很快,医学生一套教材使用五年,也许还没有毕业,有些知识就过时了,不适应临床。新形态教材借助二维码链接,对后台资源可及时更新,根据学科最新动向和热点,替换过时的知识,做到数字内容与学科发展同步,保证学生第一时间学到最新的知识。且更新只替换网络后端内容,不用更换二维码图案,十分及时、便捷、高效。
2.3 成本低廉,持久耐用
一般来说,医学类教材的篇幅都是多多益善,因为医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需要掌握的知识是方方面面的,常见医学生捧着厚厚一摞教材,尤嫌不够学,所需知识的拓展更是无极限。而近几年,纸张价格在不断上涨,纸质书的生产成本也逐年增加,定价上涨随之而来,影响学生的购买。在医学院校中,复制或购买上一届的教材的现象比较常见,这与教材高定价有一定关系。而二维码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生成容易,成本低廉,持久耐用。可使纸质教材往薄处编写,呈现的内容愈加精炼,而拓展的知识由扫码获得,既方便读者,又节约印制成本,实现了产品的增值[3],从而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和学习负担;链接的课件等资源还减轻了教师工作量,使其专心教学。
2.4 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纸质教材使学生只能在教室或图书馆学习,而新形态教材汇集了线上线下资源,让学习随时随地进行,利用碎片化时间预习或巩固、复习。例如,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在等待、坐车、散步时可看视频讲座、听音频、阅读电子书等,培养自主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其获取的信息已远远超过传统纸质教材范围,可更好地适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入学习“主人翁”角色。
2.5 二维码可引入加密措施,保护图书版权
“一书一码”技术的引进让盗版书无处可藏,其特色在于,每本教材拥有一个独立的二维码,通过扫码,可以鉴别是否正版。而且只有购买正版教材,才能获得更多的增值服务。
3 二维码应用于纸质教材的途径及呈现形式
二维码印在纸质教材上一般有一书一码、一书多码、多书一码几种形式。一书一码一般在封底印制一个二维码,作为全书附加内容,相当于配套了一本电子书;一书多码视章节内容而定,印制在文中或书的切口侧,随文而走,灵活穿插;一书多码比较少见。扫码链接内容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4]。
3.1 链接教学视频或动画
通过扫码,可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呈现为直观的动态视频;可呈现实验操作视频、名师讲解重难点的微课视频、解剖学三维立体动画等,学生可以反复观看。例如,笔者策划的《外科学》(第2版)就附有外科手术视频,学生在学习了纸质内容之后,观看相应的手术操作视频更加获得生动、直观的体验,加深纸质内容的印象(图1)。
图1 手机扫码后选择视频界面
3.2 链接教学课件
课程的PPT一般由编委会提供,在编写纸质教材时可以同时编写教学PPT,出版时做二维码链接印在书上,师生们扫一扫就可以获得课件。PPT上一般呈现了知识的重难点,可帮助教师备课,学生预习、复习。
3.3 链接配套学习资料
教辅、习题、参考答案、技能训练等学习资料都可通过二维码链接来获取,这样学生不必另外购买教辅,就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扩展学习。如笔者策划的《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全书穿插了30余个二维码,涵盖各章节知识点,测试题出自国家护士执业考试大纲,使学生即学即用,巩固知识,熟悉考试(图2)。
图2 二维码应用举例
3.4 链接学科相关内容
纸质教材的篇幅是有限的,而通过二维码可以获得知识无限的拓展,如与课程相关的知识链接、教学背景、案例、医学人文、相关日常生活知识、小贴士等,扫码阅读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5 链接更正、更新或补充内容
纸质教材中的很多错误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利用二维码技术,可以将勘误内容即时发布,不必等待重印或再版,而且可在后台系统补充的最新内容,保持教材的先进性。
3.6 链接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微博、微店等
可把宣传、营销的二维码印在封面或封底,借助二维码制作教材宣传专题、购买链接等,无需成本就可以做到营销推广。更可以利用二维码客户端上评论、分享、转发的功能,通过平台留言,与读者互动,收集教材使用反馈意见,为将来选题策划和修订再版作参考。
4 二维码在“纸”“数”融合中的实践及思考
4.1 内容为王,合理规划二维码嵌入
“内容为王”始终是图书产业的生存之道,新形态教材也不例外,虽然附加有数字内容,但纸质教材仍是核心,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如何合理分配纸质内容与数字内容,是在教材策划之初,编辑就要思考的问题。纸质教材赶不上网络更新速度,那么就得与网络内容有所分工,笔者认为可用6个字来概括——“不重复,相配合”。也就是说,纸质教材内容要做精炼,要在有限的篇幅内清楚地表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教材把最基础的知识要点记在心里;而二维码链接的数字内容,是为纸质教材服务的,要恰到好处地配合纸质内容,提高学习效果,而不是喧宾夺主或貌合神离[5]。
数字内容是无限的,但并非越多越好,切忌放太多资源不能提高学习兴趣,反而增加学习负担。编辑必须深入研究师生需求,与编委会协作,对各类信息做整合、筛选、识别,在吃透纸质内容的基础上确定需要二维码链接的知识,再安排数字内容格式体例以及二维码在纸质教材上出现的位置和数量。“内容为王,纸数融合”,方能适应时代发展与市场需求。
4.2 审读数字内容,流程规范
质量是图书的生命线,纸质内容审稿此不赘述,对于新形态教材,不可忽视的是对附加数字内容的审读。编辑在审稿时,不但要审读纸质校样,还要对链接内容进行全面审查,如审查视频、动画、音频、电子课件、文本、图片等。这些内容虽然不出现在纸质教材上,但同样属于教材的一部分,所以也一样要执行三审三校的规范流程[6]。对于二维码链接的格式、内容、版权、编校质量等都要与纸质内容同等对待。例如,数字资源是否“齐、清、定”,是否与相关纸质内容相辅相成,习题配合答案是否正确,政治导向是否正确,等等。一般来说,可以先把数字内容纸质打印(视频、音频除外)审读,在二维码生成后,编辑和校对人员还要逐一扫码审读。二维码图形生成后不再变化,但后台资源在替换、更新时,内容也必须经由编辑确认。
4.3 数字资源的后期维护
新形态教材的开发离不开数字资源的建设和维护。数字化资源来自于编委会团队提供的专业素材和出版社的资源建设,出版社根据纸质教材的需要对数字资源进行再加工和处理。后期维护:一是对平台的维护,平台要安全、稳定,最好链接到出版社自建的平台;外部网站风险多,信息易篡改、丢失,假如扫码链接出现不应出现的内容,后果很严重。出版社需要配备专业的网络管理人员,保证终端的稳定,监测漏洞、拦截病毒。二是建立数字资源库,根据纸质教材整理数字化资源清单,使之系统信息完善,并分门别类,利于检索。
4.4 数字内容的版权保护
对于数字内容的版权问题,既要强调素材的原创性,不侵犯他人版权,又要注意保护原创作品版权,防止盗版、复制。在教材策划之初,请编委会提供原创的素材,但注意摄像、照片、音频等牵涉到肖像权的,要取得当事人授权,如果没有授权,就要进行一定的处理。例如,《外科学》(第2版)的二维码链接素材有相当一部分教学视频不可避免地出现患者,我们在患者的面部或眼部都打上了马赛克,从而并不影响观看手术操作。而对于原创作品的版权保护,现在采取较多的是区块链技术,其具有去中心化、时间戳、不可篡改等特点,有效地保证数字产品的版权唯一性和真实性。
5 展望
二维码是连接“纸”“数”的桥梁,给师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纸”“数”互补,深度融合将是未来高校教材发展的方向。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用户对新形态教材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出版单位具备“互联网思维”,主动改变和融合;编辑除了专业能力、策划能力之外,还要培养跨界融合能力、新媒体技术和运营能力等,建立服务平台,跟上时代步伐,由传统出版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