塬上梅花清白开
2020-06-09赵会宁
赵会宁
风追着云跑,云喜欢扎堆。开始是棉花团,再是起伏着的波涛或细小的波浪,被风熨平后,就成了布幔。
一场花事悄悄酝酿,美好向人间生长,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一朵雪花在天空曼舞,一只绵绒绒的羊儿在草原上走笔。
雪花纷飞,羊群散开来,雪花和羊都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各自的画布上画画。
羊有累的时候,三五成团会卧在草甸上,一边反刍一边凝望远方。羊静着,草原无风,彼此相安。
当然,雪飞累了,它也会停歇。一会儿功夫,山巅顶了一髻儿白,山坳卧一团云。在高处的,端视远方;在低处的,四下避静无风,正好打盹儿。
夜来时,黑色本是来觅安静的,悄悄洇开。在一大块濡湿的黑色里,风止步,各种事物很知趣地噤着声,雪寻准时机,舞着衣袖姗姗而来,着在树上时,一树树白梅便灿然开放。白色的梅香蠕动,大块的黑色呲牙咧嘴,有了笑声。树颤动身躯,花瓣纷纷飘落,又是尾尾流星的尾巴。
夜寂静而又丰饶,一切都是没有预谋地悄然登台。此时,该有一双眼睛正睹着这场表演,梅的香晕染着远方。
有雪的北方,就是一幅水墨画,雪除了净,还有静。羊群安卧,震着风。
北方的雪夜不是被鸡叫醒的,黎明的门是被上村小学的一群孩子推开的。
先是一坨灯光烙开墙壁,在母亲三番六次地呼叫里还接连打着哈欠,慵懒地揭被子,慵懒地穿衣,慵懒地洗脸。接着开门,一股寒气袭来,缩头的当儿眼被一院的灰白晃醒,睡意全无。“下雪喽!”一个箭步跃过门槛,平展展的雪上就留下两个毛茸茸、胖憨憨的脚印。脚印成了庭院的一双眼晴,毛茸茸地看着这个毛茸茸的世界。脚印攀上鼻梁,跨过嘴唇,蹚上躯体,绕到脚踝处时,大塬还被雪焐着正鼾睡,几个黑点在一片白色里蠕动。不,应该是闪烁。上学的孩子成了大塬的眼晴。眼晴不忍得挠醒雪,只在雪里穿个洞。四面八方的洞织成网,网落在塬上时,大人们挥动着扫帚把村庄挠醒。阡陌、小桥、流水在白色的画布上绘着水墨画。它们不贪婪,分寸拿捏地稳得很,该留白处绝不去叨扰。
黑色完全褪去,天空明亮亮时,村小学的钟声让飞舞的雪花打了个激灵。孩子们一窝蜂般拥出教室门,迅速向各个方向洞穿而去,来不及避让的雪和孩子们撞了满怀。雪花也敏捷着呐,有几朵顺势潜入孩子的脖颈,不料却化成一滴水,浸入肌肤的当儿,就和孩子们同温了。谁说只有大地是最好的归宿,雪在孩子们的怀里活得金贵而开心。
说是抬头迎雪,其实孩子们是在迎春。雪化了,不是春天么?雪花挑逗着眉毛,雪花吻着脸颊,雪花润着眼睛,雪花更亲着孩子。欢娱是可以传递的,孩子们的笑声感染了雪花,雪花愈加快活地舞动着,光线明亮了,村庄真正苏醒了。
这时,该是鸡、狗、猪崽的道场了。
鸡下了架,昂首踱起方步,可能是村庄和雪给了灵性,鸡爪下开出一朵朵白梅来。踩得久了,雪地里就长出一丛丛茂密的竹来。叶片层层叠叠,叶色深深浅浅,叶影婆婆娑娑。猪崽拖着蹄从东蹚到西,一条河流在雪地汩汩流淌了。猪崽贪食,用嘴拱雪里的菜叶、剩汁,这一拱就拱出了遍地碎石和突兀的山来。狗是村庄里的独行者,常常会立于峁咀作眺望状。前肢直立,后肢屈曲,股蹲于地,尾作扫帚。雪里,狗这一蹲就蹲出了境界,可惜鸡和猪崽不懂,狗落寞离去后,峁咀的守望有了底蕴。
峁咀在塬上,狗在峁咀上,远眺或俯视辽远空旷得很。雪焐着塬,焐着塬上的人迹鸟声,看似寂寂,却从不冷清。突兀的峁咀被玉裹着,咀畔的荆棘被玉裹着,昆虫在腐叶里藏匿,正做着一场玉梦。除过沟里,塬上的树不会扎堆生长,往往东咀一棵,西滩一棵,高台一株,西渠一株,就这样兀自独立,撑起一片天来。阡陌在低出织网,树在高处彼此守望,也在空中织出一张无形的网来,人迹和鸟禽被兜住。雪里,树秀挺;雪里,树恬静;雪里,树孤独。亦如狗,守望着它的守望。
村小学的刘老师是村里有年岁的一棵树,他还是一杆竹,在村小学一着地便长了四十年。他守着孩子,守着一方雪,守着雪里的故事。
村小就在崖咀的古城堡里,大门正好嵌在城墙中间。隔了大门望去,两堵雪墙夹道,孩子们进了校门,先就是一番玉的洗礼。雪就恋松柏,着上枝头时,松柏就被裹得严严实实,蹲而胖的身躯一裹就裹出了塔样,连着的塔成了一道玉岭,岭捧着玉心迎来送往。
出了校门左拐,向前走几十米,一棵老柳树下就是刘老师的家。小径通幽,柴门半掩,几杆竹疏疏斜斜地立在旁边。雪映下,竹泛着青光,枝斜抻出一片铿锵。从门口向外的雪上一行脚印蹚出寂静中的不寂静来。
“飞——飞机的飞,飞鸟的飞,飞上天的飞;
花——桃花的花,杏花的花,窗花的花,冰花的花;
“冬天来了,一场雪后,我们头上开出了冰花。”
小明冻僵的小手通红通红的,老师握住小明的手塞到自己的棉袄下,小明一下子感到春天来了。
教室内,灯光明亮,三个年级的孩子们专注地读着各自的内容。窗外,飞雪扑向窗棂,循着墨香,想嗅出“春天”的模样。刘老师若竹,清瘦而目慈,用宽大的手掌抚去开在刚进门的孩子的头上的冰花。
这是发生在三十年前的事。但只要一提到“飞”字,小明仍会心潮澎湃,或作飞机状或作飞鸟状,忍不住憧憬蓝天和远方。特别是关于“春天”一词的感悟,让他刻骨铭心。从那一刻起,他不仅知道春天多彩,还知道是香的,更是暖的,软的,柔的。时隔多年,他依旧忘不了刘老师怀里的“春天”。
今天,刘老师老了,他还是一杆竹。临近退休了,他把自己开成了一朵最大的冰花。
“飞——飞机的飞,飞鸟的飞,飞上天的飞……”
这声音从城墙根再次旋起,旋到塬上,落寞地在飞雪中逡巡。
怀旧该是浴火后的回归吧。塬上雪的灵魂本就是清简的丰饶。
麻雀和羊是塬上的土著,都喜欢群居。在雪天,居于树梢的雀会卧出一树墨梅来,落在塬上的雀会啾啾出一条银河来。羊确是在地上行走的,但当雪压塬上时,羊会走到天上。白色布幔裹着地,羊东一突西一突,不就是天空里漫游的云么。不知天看到,作何感想,羊却会因天地着了它的色而兴奋的。一路浩浩荡荡游过大塬,身后便成了一条河,洒下的羊粪是满天的黑星星。头羊掀起的浪被后面的羊拱成团,浪花也罢,云团也罢,天地就这样敞开了互诉衷肠。
雪天的麻雀群绝对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蹲在枝上扮梅花的那一刻,它们除了分享重聚后的欢喜外,接下就是在召开一次高规格的军事会议。头雀拣高枝立在群雀的斜上方,长长短短,絮絮叨叨。不远处的几根斜枝上蹲着的几只圆睁小眼,支棱着耳朵警戒。扎堆的这些,不,郑重地来说是分成一堆一堆的这些雀中,不时有几只跃出啾啾几声,商讨定局后各自领命,一树梅便开启静默模式。侦察的雀儿回来了,一番啾啾后,呼啦一声,一树梅花纷纷落地。雪地上,生生被啄出一株梅来。雪性凉不火,风怜枝瘦不扰,就任一树梅恣意地在雪上开放。雪里觅食的雀儿是真正的丹青妙手。
雪还在曼舞,村小的钟声响了。
在黎明,钟声将散落的星星聚纳,星星上的雪擦亮了每一双眼晴。午后,钟声打开星库的门,每颗星拖着黑色的光芒在塬上织锦。锦兜住了四面八方的烟火。
烟火无寒,不足以涅槃,雪花带了寒气超渡塬上。那寒气是异常逼人的。特别是黑暗和光明胶着的拂晓时分,雪光清冷,寒气无孔不入,从周身侵来,厚厚的棉衣是挡不住的。其洞穿的力道是强悍的,其洞穿的欲念是不容置疑的。洞穿一切就是寒气的神圣便命,丝丝入骨,骨有了酸蚀般的疼痛。寒气还是携了清静的。这种清是剔除了各种浮尘和喧嚣的一种透明,人一旦置身其中,便被离析,便被洗涤。清到极致便是致静,致静不仅仅是各种声音的销匿和被压制,还是一种霸气的力量迫使你剔尽杂念,更是一种极简的境界。寒气袭来,天地透明,屋舍安卧,旷野简静,峁咀坦就,树木雅立,人神思纯粹。塬上,雪落拂晓,就是一场深刻的断、舍、离,就是一场佛前的剃度和超生。
被塬上的冬浴后,被塬上的雪浴后,被塬上的寒浴后,心会变得柔软。这柔是通达,这软是敬畏。
梅寒的另一端不就是柔软吗?
雪寂而不俏,树默而不孤,灯憨而不愚,塬简而不俗……北方的雪事本就是一首因拙而雅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