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宫漆器的运用

2020-06-08刘晓晨

收藏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宝座

刘晓晨

沈阳故宫是清王朝的发源地,是我国保存完整的清代帝王宫殿建筑群之一,以其为代表的盛京文化、 清前文化是享誉世界的人类文化遗产。这里不仅保存着清努尔哈赤、皇太极、乾隆三个时期所建的建筑群,还尊藏着皇家珍宝。自清中期始,北京紫禁城曾向这里输送过大量帝后御用器物和宫廷艺术品,这里是与北京宫苑、热河行宫齐名的清代皇家三大宝库之一。

据辽宁省档案馆现存道光及光绪朝形成的盛京皇宫所藏古物清册来看,其中在《翔凤阁恭贮宫殿各宫陈设清册》《飞龙阁恭贮器物清册》内,均登记了大量宫廷御用品,其中宫廷漆器数量颇多。

沈阳故宫珍藏的明清时期清宫漆器共计200余件,清代漆器尤多。如果算上家具、陈设、宫廷遗物等其他类别的漆器及其他材质文物的漆制包装附属品的漆器,则数量远非如此。沈阳故宫的文物来源多为北京故宫拨交或购买征集而来,故多出自清宫旧藏。馆藏文物数量虽不多,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漆器的品类很全,纹样也很精美。

一、象征帝王权利的宝座

我们常称佛或皇帝的座位为宝座,故宝座可以称得上世界上最尊贵的座位。宝座是皇帝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统治者专用坐具。甚至清雍正时期还明确规定: “凡有宝座之处”,宫内太监行走经过, “必存一番恭敬之心,急趋窜步方合礼节”。馆藏漆制宝座有:崇政殿透雕罩釜漆宝座、木制金漆雕云龙宝座、大政殿金漆雕龙宝座、 清剔红雕漆宝座、清红漆描金凤宝座、清红漆描金六角宝座、清黑漆描金群仙祝寿宝座、清紫檀雕云蝠宝座、清楠木光素宝座、清楸木浮雕凤纹宝座,共计11件。一般宝座都有配套的屏风。现在院里的崇政殿、大政殿的原状陈列就展示有宝座和配套的屏风。

清 崇政殿透雕罩金漆宝座(图1)

此座通体采用木雕泥金漆制造,总体分为靠背、扶手、座椅、底座和脚踏5个部分。全高157、椅座长60、宽110、高73厘米,靠背上部雕龙处为144厘米,比靠背宽出35厘米,座椅腰部最宽处长67、宽120厘米米,扶手连前侧立柱长52、高54厘米,长条形脚踏长64、宽29.1、高20.1厘米,为束腰须弥式,下部有大片云纹图案。宝座为金漆透雕云龙,上部整体造型为五屏式座围,靠背屏心部虽为三扇式,但仅中间为屏板式,其上屏帽正中透雕正龙一条,下两侧浮雕二龙、云纹、海水纹图案。左右扶手各一扇,为透雕二龙,五扇的高度从背部中央到两侧扶手依次递减;靠背及扶手上的屏帽透雕的龙等纹饰为攫珠行龙、火焰珠、云纹。屏板上部、下部和两边牙板雕有螭龙、云纹,其余两扇为透雕龙纹,透空很宽。实为立柱式,其上盘绕攫珠龙,两侧分别雕刻的二龙构成宝座两边扶手;牙板处雕有螭龙、云纹。靠背中心板上面浮雕正龙一条并缠绕云纹、下为海水江崖,座下部护板和护腿满雕兽面、云纹图案,4条座腿成弓形,为鼓腿膨牙,下部为兽爪足式,即在兽面弓腿下之足端雕外翻狮足。底座为须弥座式,有束腰,雕莲瓣纹、云纹。

清大政殿金漆雕龙宝座(图2)

由靠背、扶手、座椅、脚踏4个部分组成。宝座全高186、宽164厘米;座面橫158.5、底座纵113、底座横162、脚踏高20.5、底座高20.5、座面纵80.5厘米。通体采用木雕金漆制造,靠背和扶手共有6根金漆立柱,均盘绕金漆龙;与古建筑之“金銮殿”的金龙盘柱很相似。靠背板分为4格:第一格透雕着一条威严的正龙,可谓“正襟危坐”;第二格为深蓝色地,浮雕金漆桃形火焰珠、云纹等图案,牙板两侧透雕云纹;第三、四格均浮雕云纹。靠板及扶手下部皆饰以云纹牙板,座面采用须弥座的形式,高束腰,开光内为深蓝色地,上雕二龙戏珠、海水江崖及火焰纹,束腰上下刻莲瓣纹托腮,宝座前另设有一长方形四兽足脚踏,为束腰须弥式,束腰中间雕有花纹,花心镶嵌有玉石,上下托腮。 “托腮”为明清家具部件名称,位在束腰与牙子之间的一根木条,常做成挺括的线脚,起装饰和加固束腰的功能,有的与牙子一木连做,有的分做另安。托腮是北方工匠的称谓,南方工匠称之谓“迭刹”。牙板上浮雕卷草纹,四腿拱肩处雕有兽头。靠背和扶手均为立柱式,中间靠板心部为深蓝色,雕刻金漆桃形火焰珠、火焰、云纹等图案,牙板两侧有透雕云纹。靠背上部雕有一条正龙,两侧各雕对应云龙,靠板左、右两侧各有两根立柱,其上各盘有一条升龙。扶手前部亦为立柱式,两侧扶手各盘绕二条云龙。靠背和扶手下部皆有透雕云朵纹花牙板。宝座下部基本为一体,雕有众多的宝相花、须弥莲瓣纹等图案。附底座一件,中间为深蓝颜色,金漆雕刻二龙戏珠、火焰、海水江崖纹饰,下部雕有螭龙纹,做四腿弯曲雕兽面纹。脚踏一件,长方形,四兽足,带束腰,为须弥座式;雕刻有莲瓣、璃龙纹,莲瓣中间横向雕刻宝相花纹,花心镶嵌有较大玉石。

二、精美的陈设装饰品

清宫漆制陈设装饰品用以装饰点缀宫殿,造型突出,色彩艳丽。漆制陈设装饰品以体型大者居多,还有小型的插屏、挂屏,以及脱离实用功能的碗、盘等玩赏品。馆藏漆器陈设装饰品有座屏、围屏、插屏、挂屏、挂镜、佛龛、对联、屏风、盆景、几等,除此之外,许多器物的边框、嵌饰也是用的漆器工艺,并雕饰有精美的纹饰。

清剔红楼阁人物纹座屏(一级品,图3)

全高67.8、屏高47.5、宽59.6、座高22、宽70.5厘米。器身通体雕剔红漆。插屏与座有榫铆可拆可卸。插屏一面雕剔山水人物,远处山石耸立,天上片片云彩,近处小桥溪水,桥上有行人若干。桥边有仙鹤两只。山间有楼阁、草亭。插屏另一面雕刻福寿字120个,福、寿字各60个,寓万福万寿之意。屏边框饰开光,开光处雕缠枝莲纹。底座共分3层,上边两层为透雕围廊,座最下层雕缠枝莲花、须弥纹、回纹等纹饰。

清黑漆描金雕云蝠画群仙祝寿围屏(图4)

全高302、宽395厘米。此件屏风通体由木雕黑漆彩绘描金工艺制成,为立式九条屏,中间一扇最高,左右各有4扇依次逐级降低,每扇上部插有屏头,中间为插屏,下部为底座。上部屏头共分为5块,屏侧上下护板左右各有两块,外形均为云头状,内沿描金漆边,内部为浮雕云朵图案,云朵中雕有多只红漆蝙蝠,中间一扇屏头雕3只蝙蝠,上部一只口衔彩漆卐字,依其两侧屏头的蝙蝠口衔绿漆卐字,再下一级其他屏头的蝙蝠口衔彩漆桃子、扇子、玉磬等物。九扇围屏的屏心为纸本设色通景屏,外面罩以玻璃,工笔绘画多组男女神仙人物,为传统的群仙祝寿内容。屏心框上部彩漆描金蝙蝠、云朵纹,下部彩漆描金蝙蝠、云朵、海水江崖图案,屏心边框、边角各有描金回纹。围屏底座分为左、中、右3组,均为须弥座式,上下沿描金绘莲瓣纹,中间描金绘团寿字、回纹、缠枝花卉纹饰。

清剔红勾莲纹桶式盆万年青盆景(图5)

全高38、盆高15、口径17厘米。此盆呈筒式,通体用剔红工艺制作而成,满饰花纹;盆中及近底处均有一道鎏金箍。盆内植绿染骨万年青三丛,叶片宽厚肥硕,且有的叶片呈现微黄色,非常真实;叶丛中有绿染骨万年青籽三簇;万年青旁有黄染牙灵芝及白染牙秀石。此盆景将万年青植于桶中,有“一统万年”之寓意。万年青与灵芝组合又有“万年如意”之意。该件盆景为清宫旧藏,应为清代帝后寿诞时宫廷的陈列品。

清乾隆款朱漆描黑字御制诗碗(图6)

高5.6、口径11、足径5厘米。此碗撇口,深腹,圈足。碗內外均以黑漆绘制图案,碗口内、外沿、近足处各绘一圈相连的如意头纹,碗内下部亦绘有相连的如意头,底部绘松树、佛手、梅花,象征如意、长寿。碗外壁书有清高宗弘历御制诗。诗后署款“乾隆丙寅小春御题”,款侧有“乾”“隆”连珠印。碗底部中心有篆书“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款。通过署款可知这件文物制作于乾隆十一年(1746)。从碗内外纹饰精美程度来看,用于饮食用具的可能性不大,可能是用于把玩之用。

三、漆制文房用品

馆藏漆制的文房用品有笔筒、笔、砚盒、墨盒、文具盒、镇纸等。当中的墨盒和砚盒,以及一些书画的包装盒或皮以包装物的身份存在于文物中,虽然他们不是文物主体,但依然精美绝伦。

清乾隆款剔红御制诗笔筒(图7)

高10、口径37、底径7.2厘米。剔红类中的剔绿器。绿回纹地,上为剔红文字。内容为乾隆御制诗小园闲咏五首。里施黑亮光漆。口红漆,足剔红回纹并有四云头纹。有“乾隆御制”款识。

清黑漆描金百寿字羊毫提斗笔(图8)

全长30、毫长7.8、囊径3.7厘米。笔身通体施黑漆地,其上描金百寿字,杆端描金回纹及缠枝花卉,花卉十分生动。杆与羊毫连接部为描金圈。此笔做工精细,纹饰华美,为宫廷文房用具当中的精品。

清青石长方砚(图9)

长12、宽8.2、厚1.2厘米。砚盒为长方形,盒黑漆描金牡丹、蝙蝠纹,寓意富贵吉祥。

四、漆制饮食具

清宫饮食具主要是指帝后及内宫等饮茶、饮酒、食馔等活动时所用的器具。由于漆在加热后会散发异昧且易磨损,作为饮食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通常所见的壶、碗、杯、盘等漆器,多以陶、瓷、金、银、木等为胎,表面髹漆,再施以雕、刻、填、描等工艺。

清银胎剔犀酒杯(图10)

高4、口径6.6、底径3.5厘米。此杯为银胎,碗内及底部均无髹漆,外罩剔犀工艺。杯外壁雕刻变体云头纹。

清乾隆款剔红花鸟纹碗(图11)

高6.5、口径13.5、足径6厘米。此碗为铜胎,唇口,内为鎏金素面。碗外壁以朱漆锦纹为地,上雕花鸟图案,有秋葵、山茶、海棠、小乌等纹饰。碗足有两周弦纹。底刻“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款。

清剔红海水云龙纹茶托(一对,图12)

均高11、口径10、足径11厘米。茶托为衬垫茶杯的器具。此套茶托由圆形盏、葵瓣式盘和高圈足三部分构成。通体髹朱漆,盏口沿雕回纹,外壁作波浪纹锦地,上雕海水云龙图案,茶托内、外壁均雕有云龙纹,盏托外壁及高足表面均雕海水、如意云纹。托内中空,用以承杯,内髹朱漆。

清乾隆款铜胎剔红山水人物菊瓣果盒(图13)

高17.3、直径36.2厘米。盒为十二瓣菊瓣形,盒盖、身以子母口相扣。盖面圆形开光,以天、地、水锦纹做地,饰以重檐殿宇,阁栏溪流,天上数位仙人骑兽、飞鹤临空,围栏内仙人手执寿礼,有如意、寿桃、书卷等,水中仙子踏浪而来,画面人物衣袂飘带,随风摆动,并有仙人献花、松鹤延年等吉祥图案,展现出众仙人齐聚一堂祝寿的热闹场景。盖边及盒壁各雕4条行龙,穿梭于如意云纹之间。盒内及底部髹黑漆。

清乾隆款剔红飞龙宴盒(一级品,图14)

全高21.1、盒高12.2、盖高10、口径46.2、足径39.7厘米。盒为圆形。通体绿漆地雕朱漆纹饰。盖面以海水纹作圆形开光,内雕一龙腾于海水江崖之上,双爪欧擎一巨大的“圣”字,两边分雕“辅”“弼”2字,间饰卷云纹、蝙蝠、珊瑚等纹饰;盒壁上下分别雕有游龙4条,并于两龙之间,翻卷的浪花各托起一字,合为“乾坤如意、福禄长春”。上下口沿处均雕缠枝花纹。盒内及底髹黑漆,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飞龙宴盒”金漆楷书10字款。整布局庄重,雕刻刀法流畅,彰显皇家气象。

北京故宫也藏有“乾隆款飞龙宴盒”,有圆形和方形的,圆形的飞龙宴盒从形制、纹饰、工艺都和沈阳故宫的藏品如出一辙。从龙纹及缠枝花纹来看,应为仿明代的剔彩。据《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来看,乾隆九年正月初三日,皇帝要求将七品首领萨木哈、副总达子交来的红雕漆龙圣盒进行改造,并先画样呈览,准时发给南边(苏州织造)雕做。乾隆十一年,将重新设计的盒纸样呈览给皇帝看。乾隆十一年十月二十日,司库白世杰、七品首领萨木哈将图拉做的红雕漆飞龙宴盒一对持进。据分析,这些飞龙宴盒应为乾隆十一年制作由苏州制作完成。

清官除夕大宴要分五部分:中午十二时摆台;下午一时送热馔;接着是转宴大席;然后是酒宴;最后是赐食。据乾隆四十一年(1776)除夕宴上的记载来看,下午一时半传送热馔时,为皇帝送汤膳及粳米膳各一品,右一盒有燕窝炖鸡汤及豆腐汤各一品,用“雕漆飞龙宴盒”盛装。酒宴开始后,先为乾隆上酒菜,次是后妃等。乾隆的食馔均用铜胎掐丝珐琅盘盛装,分为五路,每路八品,共四十品,用五对飞龙宴盒呈进:头对盒是荤菜四品和果子四品,二对盒是荤菜八品,三对盒是果子八品,四对盒是荤菜八品,五对盒是果子八品。可见,飞龙宴盒是乾隆时期除夕必备,专门用它来盛放汤菜、荤菜、果子等御膳。御膳房用“飞龙宴盒”盛装御膳,除了其外观吉祥、气派之外,更主要是能对菜品起到保温和便于装载的原因。

五、宗教用品

入关后,清王室的宗教信仰主要以佛教为主。为求得天神、祖先保佑社稷,赐予幸福,清代帝王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沈阳故宫也藏有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器物。

清乾隆款黄漆描金彩绘勾莲佛日常明盘(图15)

高3.4、口径21.6、足径13.3厘米。盘里为黄漆,无纹饰。盘外部黄漆地上描金彩绘缠枝勾莲纹,并有四圆形开光,开光处用红漆绘锦纹地,上描金双勾“佛日常明”4篆字。即以佛教吉语为装饰图案。底黑漆描金“乾隆年制”4字楷书方款。此盘制作规整,花叶线条流畅,是专为清皇宫制作的器皿。

清乾隆款剔红勾莲梵文高足碗(图16)

佛堂供器,全高13.7、口径15.4、足高8厘米。此碗为铜胎。碗里鎏金,碗外采用雕漆工艺,在绿地上雕刻番莲花卉、梵文、缨络纹及须弥纹。底足边上有绿地剔红“大清乾隆年制”6字篆书横款。

清乾隆款剔彩双兽耳群仙庆寿纹钵(图17)

高18.5、口径18、底径19厘米。此钵为清宫佛堂供器。平口,丰肩、敛底。口部二道弦纹分别将回纹、缠枝花纹、如意云纹分隔开,从器口到肩部依次各环饰一周。器身以天、地、水锦纹做地表现不同空间,雕刻山石楼台,海水涟漪,重檐殿宇间数十位仙人神态各异,或手持仙桃,或下棋饮茶,表现群仙庆寿的热闹场景。两侧为铜制兽耳,鼓目圆瞪,獠牙外狰。器身两侧近口沿处,各雕有楷书“养心殿”字样,可见该器为内务府造办处“养心殿”佛堂制作的专用供器。镶铜底,内有“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篆书款。该器文字漆色为深紫,器身漆色呈深紫和深绿色。

清黄漆地描金八寶龙纹塔式罐(图18)

佛教用品。全高31.1、口径12.1、底径12.1厘米。塔式罐,是一种具有佛教特征的特殊罐式。整件器物由盖、罐两部分组成。盖似塔刹(佛塔顶部的装饰,一般位于塔的最高处,是佛塔最显著的标记),共为4层,最顶端形似花苞,下面似伞,最下面两层则为2个覆钵,自上而下,逐层增大。器身为罐形,口微撇,短颈,鼓腹,撇足。匏胎,通体以黄褐色漆作地,盖描金湖石、桃实、牌楼、香亭、庙宇等图案;器身肩部饰一周描金八宝纹及鱼麟纹,腹部绘描金行龙、麒麟、山石等图案。罐里、盖里均施仿木纹釉。

六、漆制家具

漆家具一般体型高大,大面积施漆的技术难度大,更能显示漆工艺的成就。馆藏清宫漆制家具,除了代表皇权和地位的宝座外,还有桌、几、绣墩、案、椅、柜、箱、百宝阁等。髹以黑漆、朱漆的家具,朴素庄重;施以描金、戗金工艺的家具,华丽气派;黑漆嵌螺钿家具,典雅中透出几分豪华;百宝嵌的家具,更显富丽堂皇。

清剔犀云纹小长方几(图19)

矮形家具。全长30、宽15、高7厘米。该几侧看形似“几”字,通体采用剔犀工艺制成,面及腿外侧雕饰云纹。剔犀,因花纹多为线条婉转回旋的云纹,又称“云雕”。一般由黑、红两种色漆交替刷在胎上形成有规律的厚度,然后用刀以45度角雕刻出不同的图案。因在刀口断面显露出不同颜色的漆层,似犀牛角断层面层层环绕的肌理,故称之“剔犀”。

清黑漆描金彩绘委角方凳(图20)

坐具。高44.5、面宽33.7、足宽33.5厘米。此凳为一对。通体髹以黑漆地,上饰描金花卉纹。凳面委角方形,上饰描金花卉纹,侧沿为描金花卉锦纹;面下高束腰有海棠式开光,上饰描金折枝菊花纹。束腰下有回纹圈口,束腰下饰描金蝙蝠、花卉纹。三弯式展腿,外翻足,下承委角方形托泥,下有四足,足及托泥上饰描金回纹及花卉纹。

清红漆描金八宝花卉宴桌(图21)

长89、宽57、高31厘米。清宫家具。宴桌是举办宴会时使用的桌子。此宴桌为木胎,髹朱漆,绘描金花纹。面呈长方形,束腰,直腿。桌面为锦纹地,有回纹式方形及菱花形开光,开光内绘八宝及花卉纹,间饰双喜字,寓意吉祥喜庆。桌边四周绘卐字文。束腰下及腿绘葫芦纹,表达了子孙万代的美好祝愿。

清紫檀螺钿边珐琅花鸟挂屏(一对,图22)

高88、宽59.5厘米。挂屏为一对,均为长方形,紫檀嵌螺钿制折枝花卉纹框边。挂屏均为嵌珐琅花乌图案,其一为:一画眉乌站于牡丹花之上,欲啄食高处的天竹果实;其二为:一画眉乌站于白色花枝之上。

七、漆制化妆用具

在清宫,化妆用具,特别是漆制化妆用具深受皇帝、嫔妃们的喜爱。此类漆器制品有梳妆盒、漆背镜、香盒等。

清黑漆彩绘梳妆台盒(图23)

高15.5、长25、宽19厘米。此件梳妆盒外形呈长方盒样式,安有镜子、抽屉、提手,成为方便实用的女性日常生活用具。盒上盖可向上打开折叠,使盖下所安镜子得以支立使用;盒前部制作3个抽屉,上面为两个小屉,下面为一个大屉,各抽屉均安有锁孔和提手;盒外左右两侧各安半环形铜质提手,便于提取搬动;盒上盖表面以彩漆精心描绘花鸟纹饰,在茂密的花丛间,两只小乌一飞一落,相对鸣唱;全盒四面以彩漆制花卉图案,前部绘制虽略显简单,亦不失雅致趣味。

八、漆制乐器

沈阳故宫现藏乐器,均为清入关后历代皇帝东巡盛京时所用,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

包括清代典制音乐中的丹陛大乐、中和韶乐、卤薄乐及萨满祭祀乐所用,既有汉族王朝中的典制乐器,也有满族特色的宫廷用品,不仅是难得一见的宫廷遗物,也是反映清代音乐发展历史的珍贵实物。

漆制乐器:如金漆龙首笛、红漆描金埙、彩漆瑟、黑漆七弦琴、羊皮彩漆手鼓、金漆彩绘祝、清金漆彩绘描金搏柑、黑漆画角等。

清红漆描金埙(图24)

埙全高8.2、腹宽7.2、底宽5.2、吹口1.2厘米。宫廷专用吹奏乐器。陶土、彩漆制成。总体呈橄榄形,底部为平面。通体遍涂朱红彩漆,金漆描绘数枝嘉禾图案。埙顶部有一处大孔,为吹孔,器身中部有6处小孔,为演奏时音调孔。下部一侧另有两孔,系一条五彩流苏。此件文物为沈阳故宫原藏清宫乐器。

清金漆龙头笛(图25)

全长74、径2.3、龙头长8.1、高8厘米。此件文物为沈阳故宫原藏清宫乐器。宫廷专用吹奏乐器。竹、木、漆制成。总体呈长笛形状,前部雕有昂首龙头,尾部雕有蜷曲龙尾。通体遍涂深色金漆,外以浅色金漆描绘缠枝莲图案。笛身十八箍、十孔,前部有一孔,为吹孔,稍后有一孔,后有五孔,再后有两孔。底部另有两孔,系一条编花五彩流苏。

清乾隆八年款朱漆描金云龙纹排箫(图26)

高34.4、腹宽37.4、底宽36.4、厚3.2、吹管高6.5厘米。此件文物为清朝宫廷专用吹奏乐器,总体呈兽腿开叉之势,通体髹以朱红漆,大部分为木雕制成,两腿下部雕成云头形状;表面均以金漆描绘二龙戏珠、浮云、火焰图案,在正面火焰珠位置绘长条方池,内金漆楷书“乾隆八年制”款;上部安有单排16根竹管,用于吹奏之用,管正面各楷书该管律名,从左至右依次为: “倍夷则”“倍无射”“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大吕”“倍应钟”“倍南吕”;排箫底部系有一条五彩流苏。此排箫是沈阳故宫原藏清中期遗物,为颇具代表性的宫廷乐器。

九、漆制包装用具

包装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最初人们只是简单利用植物叶、枝条、兽皮等来包裹物品。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期遗址(公元前2700多年前)出土的丝织品,当时就装在竹筐里,说明当时已经使用竹筐来包装了。随着纺织业、陶瓷业、漆器業、竹木业等发展,到了清代,为了满足皇家奢侈的物质文化需要,宫廷包装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清黑漆描金朱绢斗方盒(图27)

它是专门用来装放皇帝御用的方形红色书写绢的盒子。沈阳故宫共有30余件斗方盒,均为正方形,黑漆地,上饰描金龙纹,四角描莲花叶纹。盒内放置正方形红色书写绢若干张,朱绢上用金银色描云龙纹,上罩万字形框架,上髹黑漆描金蝠寿纹,框架上包贴彩色锦缎,框架中央是金属拎件,便于提起。框架可以平整地压住朱绢,同时又能保持空气流通,可谓设计巧妙,用心良苦。

清金漆云龙纹套盒(图28)

1套10页,每页长28.9、宽12.8、厚0.9厘米。

此盒是清太祖高皇帝谥册的包装盒,为大盒内套小盒。两盒均呈方形,通体髹金漆,木胎,大盒外壁饰二龙戏珠纹,间饰云纹、火焰;小盒外壁饰龙凤呈祥纹,间饰云纹及火焰纹;大小盒外壁下方均饰以海水江崖纹。谥宝的包装盒的纹饰与造型与谥册的相同。

清朱漆描金雕云龙国宝盒(图29)

外盒高46、长、宽均44厘米,盒顶长、宽均35厘米;内盒高32厘米,长、宽均27厘米,盖顶长、宽均20厘米;底座高63.5、宽62.5厘米。

此套国宝盒为盛装清初皇帝玉玺的套盒之一,现存7套,其中4套较为完整,带有底架,其他宝盒缺少部分内盒和底架。清乾隆十一年(1746),清高宗弘历传旨将宫内弃用的清初皇帝玉玺“盛京十宝”恭贮盛京,尊藏于凤凰楼内,又制作了盛放玉玺的国宝盒。此盒木制,总体为方形套盒,外盒表面髹朱红漆,描金龙凤纹、朵云纹,盒外安有铜鎏金面叶、如意形拍子,左右两侧有铜提手,四周边角部位以铜板、双排铜钉包护;盒内为金漆小盒,形制与外盒类同,盒内盛装皇帝玉玺。套盒下部为红漆描金底座,上部为栏杆式护板,其下为台式底座和描金透雕云龙纹护板,下部为弓腿四足,底部为托泥方座。在清历史沧桑变迁中,“盛京十宝”与国宝盒分离异地,至今,玉玺收贮于故宫博物院,宝盒仍存故地,尤为可惜。

十、漆制日常用具包括盘、碗、盖盂、冠架等

清蓝地彩漆云蝠莲瓣花盆(一对,图30)

高15.6、口径34.5厘米。漆器仿珐琅制品。口、腹、足皆呈花瓣形,板沿,深腹,高圈足。木胎髹漆,内里及外底褐色素面,口沿面及腹外壁为蓝色漆地,上描金彩绘纹饰,沿壁描金回纹一周。盆外壁依次形成十二棱状,其中四棱底部绘描金如意纹与足相接,棱中均在蓝色漆地之上以朱、黄、绿、金等色绘上下相对的夔龙纹,内绘桃实、蝙蝠、流云布于左右及上方,四组皆同。其余八组与其穿插,纹饰皆为上下描金夔龙纹、内蝠纹、盘肠、灵芝及莲花纹饰。足外墙蓝地彩绘花卉纹。整体造型美观,纹饰工整,仿珐琅制品惟妙惟肖,肉眼看几可乱真。

清黑漆描金万蝠冠架(图31)

高29.8、底径12.9厘米。冠架总体呈立柱式,由帽托、柱柄、底座三部分组成。上部帽托用环状藤条围成,呈瓜棱形,呈6瓣式,通透空灵;中间立柱较细,采用浮雕工艺;下部是较厚重的底座,起稳定支撑作用,底足制成6个如意云头形。器身通体髹黑漆地,采用描金工艺装饰,帽托环柱均绘缠枝牡丹纹;立柱凸雕金色螭龙,下部圆纽绘蝙蝠、云朵和蕉叶纹;底座制以多层塔状,纹饰丰富,自上而下有球花、蝙蝠、朵云、变体连云、缠枝牡丹、缠枝菊花等纹饰。全器画工考究,于方便实用中带有艺术欣赏特质。

清波罗漆葵瓣式唾盂(图32)

全高6.8、底径9.7、盒外径15厘米。此件唾盂亦为清宫原藏,总体呈红棕色漆皮。它与前面两盂相比,在造型和样式上已无新意。之所以还选它入卷欣赏,一是宫廷波罗漆本属珍贵,件件宝贝;二是提供更多角度来品味漆色的流动与美观。漆盂表面虽然是光洁凝固的,但漆下的线条、色块又是无限变幻之中,令人陶醉与痴迷。

除了上述漆制物以外,清宫中漆工艺还运用到了建筑中,如沈阳故宫建筑群中的油漆彩画、沥粉、泥金等工艺成就也十分突出。

(责任编辑:郭彤)

猜你喜欢

宝座
当最后一排成为“宝座”
抢宝座
小弟“越狱”
秀一秀主题写话佳作展示
当最后一排成为“宝座”
成语擂台赛
视觉
穆加贝90大寿获赠“狮王宝座
最挤的道路
宝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