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有效作用
2020-06-08朱福森
朱福森
很多教师在进行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时,仍然采取的是较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就是课堂中只是注重概念知识的讲解,没有真正深入到生活当中,导致学生不会应用。如今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学生具有更高的学习自主性。但是实际上可以发现,如今的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用于给学生拓展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为了应对高考,教师也没有太多精力去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生活化教学就体现在在教学当中加入生活化的影子,这样学生在进行理解的过程中就会比较容易,最重要的是教师课堂利用生活化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认真学习课堂知识。
一、拉近学科距离,激发学习共鸣
单单就地理学科来说,虽然课本中的大多数知识都是生活当中的知识,但是课本当中的表达方式比较概念,不够贴合学生,因此课堂中运用生活化能够让学生对知识感觉到熟悉感,這样也就拉近了学生对学科的距离感,这样也就让学生在进行理解的过程中更加容易一些,激发了学生的共鸣感,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可以学得会知识,于是就愿意学习课堂知识。在课堂中教师需要营造适合学生愿意融入到其中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学习思考,激起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地理课堂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这一小节时,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总结一下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因为我们都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因此学生能够思考得出一些表层的现象。教师等学生简单思考一下之后,就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深层理解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太阳对于地球的重要性,这样学生也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想明白一些知识,还能够让学生有兴趣进行学习这一小节的知识。
二、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地理知识所体现的也是生活当中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通过这些生活化的引导,让学生发现原来地理就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从而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索兴趣。另外,教师也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作为课堂中的例子补充知识,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教师的耐心引导与讲解,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而且也对学生的知识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教授“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小节时,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准备一些图片的形式方便学生理解,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首先,教师问学生下雨时落到地上的水去了哪里呢,天上的雨水都是哪里来的,引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思考。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我们家庭做饭时在锅盖上会有水珠,通过一系列的生活场景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教师在讲解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这些图片进行辅助教学,学生看课本知识难以理解,但是通过这些图片的形式很轻易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内涵,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这些图片以一个直观的形式呈现,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也会更加容易。
三、强化地理知识实践
强化学生的知识实践体现在引用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更加有思路,很多学生在学习过地理知识后,会发现在做题的过程中还是不能够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这当然也是因为学生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好。学习从学习知识到应用知识,这中间需要跳跃的过程还是很大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不断强化应用意识,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知道如何做。再者,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密切,因此也可以方便学生在生活当中进行实践。
例如,在教授“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小节时,学生应该都知道一些养殖场总是会把地区选在一些交通比较发达,环境好的地方,这些也有利于动物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交通有利于进行运输。而农业也是这样一个道理,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区位的优点,如何选择一些优势地带。比如让学生去讨论我国重点农业区的形成条件和优势等,这些现象也都是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因此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会比较容易理解,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应用。
总而言之,教学方法体现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学习的重要阶段,学习的需求比较明显,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太符合学生的话,那么学生在课堂中也就不会认真进行学习,况且地理学科的知识高中阶段比较抽象,很多知识点不好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体现出来学生学习的难易程度。相较于一般的课堂教学方式来说,生活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进行理解知识,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感,产生共鸣,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学习知识。针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更需要不断对学生进行观察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逐步更快更高效地学习课堂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