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中“说”的习惯的培养

2020-06-08刘敏

锦绣·上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习惯语言能力

刘敏

人与人的交流方式日趨多元化,“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一切,都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归根结底就一个“说”字。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的习惯,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说”的习惯呢?

一、激起学生想“说”的欲望

心理学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以较为丰富的教学语言、教学艺术及儿童化语言在教学中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动手操作、实验、演示等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层层递进,激起了学生“说”的欲望,大家都积极思考,并从内心道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叙述图意的过程中很自然地理解了0的含义,轻松愉快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比教师直接讲授要好得多。

二、树立学生敢“说”的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它是一个人从事事业时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在课堂上,一部分学生争先恐后地应答,表现得很出众,很活跃;但更多的学生或缺乏勇气,或不善言辞,或没有机会而沦为听众或观众,这就是他们自信心缺乏的明显体现。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有饱满的评价激情,帮助他们树立说的信心。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真诚的热情,特别在学生采用自己习惯或擅长的学习方式,提出有创意的想法时,教师应失时机地给以学生肯定、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信息,使每个学生随时都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间的鼓舞。比如对一部分学困生来说,有时说的并不是老师所期望的,但教师就应充分捕捉他们的闪光点,适时给以鼓励,让孩子们信心十足,以期待他们的下次说话。

三、采取不同的“说”的方式

当然,面对不同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内容,“说”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我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摸索,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对学生的“说”作训练。

(一)、老师“示范说”。

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于小学低段的学生。由于学生语言较为贫乏,数学素养较差,因而在说话过程中很难说准确,说规范。教师的示范十分重要。如在教学“比一比”时,学生在了解主题图意思之后,在理解“小兔和砖谁多”时,学生有可能说“一模一样多”,老师就可以用数学语言引导说:“小兔和砖同样多”。而在理解“小猪和木棒谁多谁少”时,学生可能说成“木棒少”,老师这时就可以先示范说:“小猪比木棒少”。然后让学生跟着说一说。这样既能让学生将话说完整,还规范了数学语言。

(二)、学生“自主说”

自主性学习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让学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动去学习,老师不要老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能自己去阅读的教材一定让他们自己去读,能自己动手去做的实验就要亲手去做,能自己说的一定让他们自己说……比如在教学了“6的认识”后,对于“7的认识”,老师完全可放手让学生根据刚才学过摆小棒的方法自主学习,自主归纳出“7的组成”,先自己与同桌说,再在小组说,最后在全班汇报,教师再加以点拨。

(三)、学生“讨论说”

这种方法主要是用在小组合作学习,这就要求在数学合作学习时小组内分好工,要学生真正参与,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会展开激烈的讨论。阐述各自的观点,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集体研究,再在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对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助解决。这时让学生讨论,用自己的语言交流,让他们得出正确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不仅仅是掌握了这类习题的计算方法,还学会了怎样和小伙伴合作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四)、学生或师生“总结说”

这主要针对一课时、一小节或一单元内容结束时,“总结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生的说话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都有所提高。学生以例为范,懂得并说出了为什么要把两部分加起来的道理。也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将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了一次反思,作了总结,不但进一步加深了认识,也让他们的思维过程更加清晰。

四、培养学生“说”好的习惯

(一)、听清了再“说”

要说得好,就必须听清别人说的是什么。这就要求学生在听别人说话时注意倾听,不乱插话,养成尊重别人说话的好习惯,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讲话就是尊重自己”的道理。也只有听清楚了别人的话后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发言才正确、才有目的性。比如:在回答“三角板上有几个直角”时,有很多同学不假思索地说“三个”,这时老师就可以这样说:“你能不能听清老师的话,想一想再说呢?”这样既教会了他应该怎样说,也有利于他礼貌听话、尊重别人的习惯的形成。

(二)、想好了再“说”

小学生都有急于表现自己的愿望,这虽然是好事,但对于思考问题时,他们往往没想好就举手,站起来时却不知道说什么,这时老师不能指责他们。首先要表扬他积极回答问题是好事,但也不能对这种行为听之任之。老师可以和颜悦色说:“你想好了再给同学们说说,好吗?”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也对孩子没想好就说的习惯加以了指正。

(三)、“说”了后反思

有的学生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就不再积极思考,也不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对他们的这种行为加以矫正,平时在学生有了好的见解后,可以这样提醒他们:“你说得真好,那现在我们再一起听听其他的同学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看看他们说得有没有道理,好吗?” 在数学教学中,对于说得不好的同学,可以这样鼓励他们:“你能主动回答真不错,那我们再听听其他有什么意见,再想想你们谁说得对,好吗?”这样在让学生说后反思的过程中加强说的训练,还有助于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总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能从多角度、采取多形式加强学生“说”的训练,一定会使学生“说”的能力不断提高,“说”的良好习惯不断养成,并规范数学语言,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习惯语言能力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