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火亡人”火灾事故防范对策探析

2020-06-08王正庭

今日消防 2020年5期
关键词:安全意识火灾

王正庭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亡人”火灾频发,尤其是“小火亡人”火灾呈现上升趋势。这些火灾发生在当前消防监管模式重塑重构的大背景下,分析这些制约消防工作发展的“沉疴顽疾”,总结归纳起来有三个特点:一是起火场所小,致灾比率大;二是火灾损失小,伤亡几率大;三是火灾等级小,民生影响大。痛定思痛,抛砖引玉,本文以临沧市近5年火灾形势分析为例,客观总结经验教训,旨在预防和减少“小火亡人”悲剧发生,进一步加快推进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火灾;自防自救;安全意识

近年来,“小火亡人”火灾导致的人员伤亡情形屡屡发生。现行火灾统计口径和各类标准规范中均未明确定义“小火亡人”,“小火亡人”火灾通常是指火灾经济损失小,过火面积小,受灾户数和人数相对较少,政治影响小,但又造成人员死亡的火灾事故。“小火亡人”事故由于损失小、受灾人数少等原因,往往不被人们重视,同时也是火灾防控中的难点和薄弱环节。本文以遏制“”小火亡人”多发势头为突破口,就解决城乡消防基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加快推进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浅显探析。

1 近五年来“小火亡人”基本情况

以临沧市为例,2015年至2019年,全市共发生火灾479起,死亡15人,受伤13人,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但“小火亡人”事故不断,已成为一个“突出”现象,是影响经济建设发展的社会“痛点”和制约消防监管模式转变的防控“难点”。

从火灾发生时间上看,“小火亡人”火灾呈现出季节性的特点。从近5年统计数据情况看,冬春季是亡人火灾的高发季节,70%左右的火灾都发生在这个季节。与冬春季用火、用电、用油、用气频繁的季节特点相吻合。

从受灾对象情况来看,统计数据显示,火灾致死的15人中,受灾者多为弱势群体,从年龄看,集中在18岁-59岁年龄段和60岁以上年龄段的有13人,占总数的86.67%;从受教育程度看,集中在中等教育以下,只接受过初等教育和未受教育13人,占总数的86.67%。从户籍看,临沧籍常住人口14人,占总数的93.33%。

从火灾发生原因来看,除因刑事放火死亡8人,因刑事放火受伤2人外。主要由用电、用气、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烟熏致死10人,占总数的66.67%。“小火亡人”火灾烧毁的物品,几乎都是引发火灾的电器、烟头及周边可燃物品。

2 “小火亡人”火灾事故内因分析

2.1重节约而轻安全的思想认识普遍存在

受灾对象仅考虑节约、资金和生活习惯等,思想认识上对消防安全重视不足。如在家中阳台、楼道等部位大量堆放纸板、包装盒等易燃可燃材料。在居民日常生产、生活中,购置电器设备时能省则省,大量劣质电器进入了家庭;在安装电气线路时,大量使用劣质电线,私拉乱接严重,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大多数场所生产、生活、居住等多功能混合,缺少必要防火分隔和安全防范措施。

2.2建筑物先天防火条件存在硬伤

以傣族、佤族等为代表的部分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以木材和茅草居多的传统建筑材料,造成火灾荷载大,蔓延快。部分居民在建造房屋时,大量使用耐火等级极低的廉价材料,且毗邻而建,没有安全间距。在城郊、城乡结合部以及乡镇集贸市场等区域,三合一、多合一现象突出(建筑结构特征为:一般一、二楼为商用门面,仅一把楼梯贯穿所有楼层,其余楼层为货物储存、生产经营、居民居住等功能混合),建筑火灾危险性大,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形成烟囱效应,造成较大财产人员伤亡。

2.3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低,自防自救能力弱

从上述受灾对象分析情况看,受灾对象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且接受消防安全教育的机会少,缺乏安全意识,发生火灾后逃生能力不足。冬春季节,居民家庭常采用烤火盆、火塘、电烤炉等方式取暖,但又缺乏必要防护措施。日常生活中,部分居民在抽旱烟、点蚊香、点蜡烛、吸烟等日常习惯养成中,不注意养成良好用火习惯,容易遗留火种。

2.4特殊群体缺少特殊防护

伴随临沧市每年大量劳动力输出,村中青年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儿童,普遍行动能力弱,遇着火、浓烟等突发灾害事故,不能沉着应对,无法及时发现并报警,容易错失逃生和自救的最佳时机,小孩玩火致灾时有发生。加之对精神病人、智障人员、身体有残疾或行动不便人员缺少必要的教育和监护,“小火亡人”火灾事故中老年人受灾比例居高不下,精神病人放火火灾案例屡屡发生。

3 “小火亡人”火灾事故外因分析

3.1消防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队层次低,乡镇政府专职队建设普遍存在车辆装备量少质弱、人员配备达不到标准,专职消防隊员工资保障水平较低,人员流失严重等问题。乡镇无专门消防专业规划,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欠缺,乡镇一级消火栓覆盖率偏低,无法满足灭火要求。广大农村消防工作发展较慢,投入经费少,基础设施欠缺,消防组织不健全等问题较为普遍和突出。

3.2“小场所”“小单位”量大面广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生产经营多样化,小门脸、小旅店、小作坊、小库房等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九小”场所越来越多,影响火灾形势稳定的不可控因素不断增加,各类致灾因素增多,火灾隐患存量难减、增量难控、总量难降的问题明显。另一方面,一些县(区)旧城区、城郊结合部建筑消防设施缺乏,耐火等级低,经营业态复杂,形成连片集中的区域性火灾隐患,新形势和老问题的叠加,导致全市小火亡人火灾风险进一步增加。

3.3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力

乡镇政府、居民社区、行政村等基层政权组织对消防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消防工作纳入政府或部门日常议事日程。由于基层政权组织人员较少,居民社区防火安全公约、日常消防安全宣传、宣传教育培训等其他有关消防安全的管理制度、措施未能真正得到落实,难以形成消防安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查自改的自觉行为,加之缺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造成末端防火工作没人抓,消防安全工作形同虚设。

4 防范“小火亡人”火灾事故的几点对策

真正从源头上遏制“小火亡人”火灾事故多发势头,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机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推进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4.1疏理层级脉络,前移关口促规范

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建立更为严密的法治体系。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云南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修订过程中,将老旧城区、住宅区,人居住房等内容纳入立法,从确保物的安全、约束人的行为、建立管的机制、强化防的意识等四个方面入手,建立与现有经济生活相适应、相匹配的法治体系。二要提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十四五”谋划为契机,以国务院《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1]、《云南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2]等为责任框架内核,建立健全火灾预防综合体系,做好消防工作的责任的落实。在此基础上,在公安部尚未制定出台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前,提请各级公安机关沿用以往形成的工作运行模式,扩充派出所消防协警配备比率,由应急管理和公安机关制定更为严格的派出所消防监督标准,力争“一村一警、一区一警”覆盖。三要督促乡镇、街道各级网格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充实基层消防安全监管人员,重点落实经费保障和人员保障“连个核心”。可通过手机端研发工作APP,建立网格内单位台账,职责到人,并采取定期培训、集中授课、“一对一”帮扶等方式,提升基层网格员发现火灾隐患能力。尤其要将其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到乡镇政府年度考核和乡镇领导任期目标考评,针对“小火亡人”火灾事故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四要尽快按标建设符合当地实际的地方政府专职或兼职消防队。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村组社区成立消防工作小组,建立消防安全巡查队伍。同时,督促村居委、物业企业加大对城中村、老旧小区的巡查检查,发动网格员、楼栋长等基层综治维稳力量开展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加强对出租房、群租屋、“三合一”和小单位小场所的消防检查。

4.2要创新推广应用,聚焦源头强技防

一是全面推广应用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器。按照公安部、民主部等6部门《关于积极推动发挥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火灾防控作用的指导意见》要求,设置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新建高层住宅必须分户设置,鼓励其他住宅推广安装使用。二是推广应用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老年公寓、寄宿制学校、幼儿园、福利院、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具有娱乐、健身功能的音乐茶座、健身场所和小旅馆、小饭店、小网吧、小商店以及员工宿舍,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及布匹、纸张、塑料等可燃物的仓库等,积极推广安装简易灭火系统。三是推广安装楼层逃生救生装置。大力引导在高层住宅、人员密集场所、办公楼、综合楼等建筑物配置必要的救生缓降器、逃生滑道、逃生梯、自救呼吸器等逃生輔助装置。四是大力推广配置消防器材设施。结合创建“消防平安社区”的要求,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要求,在单位和场所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按照在住宅楼的每个单元配置不少于两具4kg以上干粉或水型灭火器,鼓励引导居民家庭配备灭火器材。

5 结语

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积极发动消防网格员、消防志愿者等力量,针对不同群体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老弱病残等消防安全弱势群体,通过案例警示、现场演示,开展个性化、入户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宣传教育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Z].2017.

[2] 云南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Z].2019.

猜你喜欢

安全意识火灾
火灾逃生
如何提高技校生在钳工实习中的安全意识
分析飞行教学中的作风建设及其安全意识
在电类实践操作课程中对士官学员安全及规范操作意识的培养
为幼儿营造安全的港湾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