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食堂及居民用气事故隐患及控制措施简析
2020-06-08宋林虎
宋林虎
摘要:2019年2月28日,某食堂发生天然气泄漏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部分建筑物坍塌。3月7日,某居民楼发生天然气泄漏爆炸事故。2014年3月12日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的哈雷姆地区发生一起因煤气泄漏引发的爆炸事故,造成两幢大楼坍塌。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事故资源进行分享,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举一反三,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让悲剧不再重演。
关键词:食堂居民;用气;隐患;控制措施
面对过去非生产区域曾发生的两起燃气爆炸事故,留给我们的教训十分深刻。要切实加强对非生产区域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将非生产区域与生产场所等同管理,要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事故防范措施,才能更全面的保障公共食堂及居民用气安全。
1 公共食堂及居民用气事故隐患
1.1公共食堂用气隐患
1.1.1个别单位未制定食堂相关用气管理制度
对燃气使用的检查没有明确的要求。有的单位虽然编制了现场检查表,但巡回检查表过于笼统,没有具体的检查内容和部位,或者编制的食堂用气管理制度检查表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周期间隔过长,难以做到真正的在安全管理期内进行及时的用气危险检测和排查。而且一些单位对食堂用气相关制度并未进行全面的内部培训,这导致很多单位食堂工作及管理人员的用气安全不到位,存在用气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用气技能欠缺、对食堂用气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问题不敏感等问题[1]。
1.1.2个别食堂供气管线接头处有天然气渗漏
部分食堂制定了做饭完毕后,关闭供气总阀门的要求,也有相应的关断记录,但由于没有制定定期对食堂供气管线检漏的相关管理规定,造成管线漏气未及时发现,食堂供气线路存在老化问题。或者部分燃气管线未按照标准刷成黄色,日常用气设备和阀门的安全检查造成困难。一旦存在管线接头漏气,工作人员再使用明火或者有电火花等,就极容易造成安全事故[2]。
1.1.3燃气器具及附件存在的隐患
供气软管线连接必须使用专用卡子,此类隐患通报过多次,但多个食堂还存在使用铁丝捆绑的现象,风险意识淡薄。个别食堂管理者已知总阀门锈死,但不及时更换。燃气灶本体的开关损坏无法关断,使用时只能依靠总阀门关断及调节大小火,上报后不及时更换或维修。
1.1.4用气总阀门设置不合理
有的用气总阀门设在食堂内,紧急情况下不便于关断。人员发现有漏气时,进入食堂内关断总阀门存在风险。食堂内的总阀门进口接头处有天然气渗漏现象。
1.1.5自动报警设施不完善
由于没有相关标准及规定明确要求食堂加装可燃气报警装置,部分食堂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仪,燃气泄漏后不利于提前发现。部分食堂安装的可燃气体报警仪非防爆及报警信号未引至值班室。安装的非防爆的可燃气体报警仪,在天然气泄漏达到报警时不被发现,报警仪可能成为点火源。报警仪的报警信号不引至值班室,不便于人员提前发现及采取安全措施。有的燃气报警探头故障或报警声音太小。
1.2居民小区用气隐患
居民小区用气隐患则主要与居民自身的用气安全意识、燃气管道铺设和维修质量、气表接头检查不当等问题有关。我们可以将居民小区用气隐患总结为以下五点内容,具体如下:
1.2.1居民小区燃气具安装不规范、不达标、检查超期
一些居民小区的用户燃气具已经使用了很多年,虽然仍然能正常工作,满足居民小区家庭用气需求,但是因为使用年限过长,且并没有进行定期的维修、检查等,这样燃气具超期服役的情况会造成巨大的燃气具用气安全隐患。另外,一些居民小区的热水器是用气工作的,而热水器安装在室内,且安装不规范、不达标,热水器烟管没按照要求伸出室外,就容易造成洗澡时的用气安全问题[3]。
1.2.2燃气管道胶管老化或出现鼠咬
居民小区内老鼠、虫子等比较常见,且一些年代久远的居民小区的用气管道和居民家用燃气胶管都已经使用多年,存在本身胶管、管道老化,或者老鼠昆虫啃咬等问题,这都导致居民用户家庭用气安全隐患比较严重。在以往的居民用气安全事故案例中,就有因为老鼠咬破燃气胶管得导致燃气闪爆的问题。一旦胶管老化、被啃咬开裂,而居民没有及时发现,就直接开启燃气灶,就会导致爆炸和用气安全事故问题。
1.2.3燃气管其气表接头老化腐蚀严重
居民用气的燃气管和气表是在室外的,而室外环境变化较大,风吹日晒又没有做好基础的燃气表和燃气管防护,让气表常年暴露在自然魂晶下,就会导致气表的接头处出现比较严重的锈蚀,或者出现接头破裂、锈蚀漏气等问题[4]。而且很多居民用户也没有更换家用燃气管道的意识,往往四五年也不会修检、更换一次燃气管材。居民使用的橡胶管更容易出现磨损、漏气等情况,这样就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
1.2.4居民小区人员安全用气意识薄弱
一些居民小区用户对燃气管道的产权、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等都不了解,没有自查和定期维护用气管道的意识。也有一些居民小区用户缺乏燃气安全使用常识,在日常家庭用气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管道漏气等安全隐患问题,在出现用气异常时,不会检验也不会报修,不能正确的处理用气险情,在工作人员上门进行用气安全检查时也不配合、不理解,抵触正常的居民用气检查工作,有侥幸心理。另外,也有一些用户的房产并不长期居住,用气检查不及时,这些用气安全意识薄弱的种种问题,都会导致居民小区用气安全隐患。
1.2.5地方燃气部门推脱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有些企业物业移交地方管理,企业以责任主体在地方燃气部门为由,推脱管理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导致物业、地方管理燃气部门在用气安全减产上存在管理漏洞,難以发现一些私改燃气或安全隐患问题。
2 预防及控制措施
2.1公共食堂
2.1.1健全完善食堂安全管理制度
针对食堂用气、用电及食品安全等做出要求,使食堂安全管理做到有章可循。编制单项或综合检查表,定期开展检查工作。建立食堂安全检查等登记台账。
2.1.2做好燃气泄漏的检查
利用可燃气体报警仪或肥皂水等方法,定期检查燃气管线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每日结束工作时,关闭燃气管路上的所用阀门。供气软管线连接必须使用专用卡子,老化的软管线要及时更换。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整改存在事故隐患的灶具、分阀门、总阀门等。
2.1.3科学设置食堂总阀门的位置
建议食堂的天然气管线总阀门安装在室外,便于操作。
2.1.4及时清理食堂油污
对灶台、抽油烟机上的油污要及时清除干净,防止高温引燃油污。食堂内消防器材要保持完好。
2.1.5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及关断装置
建议企业要求所有职工食堂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及关断装置,确保用气安全。燃气报警终端装置应设在有人值守的中控室或值班室,一旦有燃气泄漏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避免事故的发生。
2.1.6重视后勤服务现场安全工作
各安全监管部门要定期的对食堂安全管理开展监督检查,组织相关人员开展食堂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活动,并制定有效的整改和预防措施,建立确保食堂现场安全的有效和长效机制。
2.2居民住户
2.2.1提高燃气器具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为保障居民小区用气安全,首先应该在燃气具的生产、流通环节就做好把控。第一,燃气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当地气源燃气具的目录,对投放到市场中销售的燃气具质量进行协同工商部门的抽检检验,保证燃气具质量过关。第二,要注意燃气安全维修检验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保证所有居民用气安全维修人员都具备专业的安装、维修资质,避免由于人工安装维修问题而导致的居民小区用气安全隐患。第三,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可以推出针对燃气器具厂的优惠扶持补贴等,用财政鼓励的方式让用户及时更换超年限使用的燃气具[5]。
2.2.2积极推广安全用气材料
燃气胶管问题是燃气安全隐患中的重要问题。首先,要选用质量过硬的胶管;其次,胶管要注意按照使用规范,或者每1—2年进行维修更换一次,避免胶管老化引起的安全事故;最后,居民小区要注意防鼠害虫害,避免老鼠啃食胶管。
2.2.3规范用气,维护气表
居民小区要注意规范用气,对燃气管道、燃气具使用方式、热水器安装等,都要按规操作,杜绝私自改装。在室外的气表应该制作外部保护措施,避免气表长期在自然环境下受到腐蚀,对气表接头出现锈蚀或者损害,要注意定期更换和检修。
2.2.4加强小区住户用气安全宣传
内容如下:第一,普及居民小区安全用气知识,进行安全用气常识、法律法规的宣传,尤其对长期流动人口和弱势群体,要重点进行用气安全科普宣传。第二,要明确居民用气责任和义务,遇到用气安全检查和检修,需要用户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第三,要求用户购买合格的燃气具,有定期燃气具安全检查意识。
2.2.5企业承担起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有些企业物业移交地方管理,但企业不能以责任主体在地方燃气部门推脱管理的责任和义务。物业和地方燃气部门应通力配合,对单位燃气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要求所有管理和维修人员持证上岗,专岗专责的肩负起物业和燃气管理部门的监管、维修等责任。
3 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食堂和居民小区用气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但只要我们做好合理的防护措施,坚持定期检查、科学维护、权责分明、积极配合各部门进行用气安全的监管和防护,就能有效杜绝安全事故,保障用气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 成登明,李亚琼,李秀琴.城镇天然气管网系统事故隐患及安全 对策[J].安防科技,000(10):53-54,34.
[2] 李连玉.浅谈民用气管理如何降低输差及其安全用气[J].民 风:科学教育,000(004):382-382,384.
[3] 车立新,陈文柳,单君,et al.北京市天然气居民户内安全保障措 施探讨[J].城市燃气(11):5-12.
[4] 于海宁.居民住宅楼入户天然气有关消防安全问题的几点探 討[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02):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