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标准化的运用
2020-06-08武鹏
武鹏
摘要:建筑设计建造过程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不能只考虑建筑功能和机构问题,还需要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尽可能地减少建筑过程中及建成后的安全隐患,为居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保障。这其中就包括建筑防火问题。鉴于此,本文对民用建筑设计汇总建筑防护技术标准进行研究,希望以此来提升建筑基本结构的防火设计质量,提升民用建筑安全系数。文章首先介绍了民用建筑火灾的特点,然后分析了当前民用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一些提高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护技术标准的建议,希望为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贡献力量。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建筑防火技术;标准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人们对建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且对居住环境舒适度及安全性能的要求也逐渐增高。而当前民用建筑越来越趋向集中化和高层化,而这类楼层一般较高,人员居住比较密集,在火灾发生时给救援和自救工作带来困难。因此,作为民用建筑设计者,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保证设计专业技能和思想的与时俱进,通过合理科学运用建筑防火技术标准来提升居民居住的安全系数[1]。
1 民用建筑火灾发生时的特点
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标准化运用的前提是掌握民用建筑火灾发生的特点,只有了解了这些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下面就民用建筑火灾发生时的特点进行介绍:
1.1火灾发生的概率高
火灾发生率高是民用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首先,民用建筑大都是人员居住、办公场所,人员较为集中。而人员操作不当则可能引发火灾。其次,民用建筑内部架构、功能较为复杂,建筑内部各类设备设施安装多,其中不乏电气、天然气等设备,尤其是高层建筑的设备设施更多,因此可诱发火灾的隐患也较多[2]。
1.2 火势蔓延较快
民用建筑中,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而言,内部结构不仅复杂,还包括了很多的楼梯、电梯及各类排气、电缆井等垂直孔井,尤其是一些建筑保温材料都具有一定的可燃、助燃性,这些管道及建筑內部材料,不仅可能给火灾蔓延提供通道,还可能为火灾蔓延提供“助燃剂”,帮助火势迅速蔓延。
1.3 火灾扑救难度大
首先,在发生火灾时需要第一时间报警,请专业救援队员来参与灭火。但是对于高层民用建筑而言,消防队使用的普通云梯高度可能达不到要求且数目有限,加上消防队使用的水枪受到射程限制,不一定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其次,民用建筑一般都具有封闭性,救援人员进入小区存在一定的不便,同时高层建筑周围外附属公共建筑和居民车辆等个人财产较多,会对消防队入驻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救援工作开展不利[3];最后,民用建筑内部会设置很多的消防设施,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栓、灭火器、自动喷水、排烟装置等,但是这些设施在日常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不按时检查保养或者管理人员不专业不具备相应的管理检查技能,进而检查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导致很多设施在关键时候不能完全发挥其效用。同时大部分居民和操作人员并不具备操作能力,不能熟练操作各种消防设施,贻误最佳灭火时机。
1.4人员聚集不易疏散
首先,民用建筑内部居民较多,属于人员聚集地。尤其是当今社会,为了获得最大利益,开发商更倾向于开发高层建筑,使得民用建筑内部单位面积的人口居住数量增多。对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非常不利;其次,建筑结构也较一般楼层结构要复杂很多,在发生火灾时正确逃生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加上居民楼内的人员大多数缺乏正确、系统的消防逃生教育,一旦有火灾发生,极易出现恐慌现象,更增加了紧急逃生疏散的困难性,多人在短时间内疏散逃生,甚至会出现拥挤和踩踏,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会造成严重威胁。
2 当前民用建筑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防火设计问题
2.1建筑材料质量参差不齐
个别开发商为追求经济效益,在建筑材料建设过程中非常注意成本控制,这个过程中可能采购一些质量不符合防火要求的建材,在发生火灾时不仅起不到隔离防火的作用,还可能引发物质燃烧,起到助燃作用,导致火灾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4]。
2.2电气防火方面考虑设计不周
民用建筑的是由开发商出资建造的,对于开发商而言,民用建筑是一个商品,开发商开发建造建筑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盈利。而盈利的前提是提升商品的吸引力,使消费者对建筑产生兴趣。很多开发商会提前对房屋进行装修给居民更好的消费体验,其中就包括电气安装。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开发商是为了保证生活便利而安装,并不会充分考虑电气的防火问题,容易出现防护布置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在电气发生老化、破损时,容易引发火灾,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3 排烟设计不科学
民用建筑大部分是供居民居住的,而居家过日子就需要用到厨房。因此,烟道作为高温烟气排出的通道也成了民用建筑中较大的火灾隐患。从当前建筑建造情况来看,新建小区大都以高层建筑为主,而很多高层建筑内部烟道连接度较为密集,不符合科学规范。一旦有某个用户发生火灾,极易将燃烧产生的毒气通过烟道扩散到其他用户家,对周围居民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轻则引发呼吸不畅,重则引发中毒伤亡现象,因此必须重视排烟系统的设计。
2.4 缺少防火分隔,防火分区不正确
现阶段我国民用建筑设计中,很多建筑出现了缺少防火分隔的设置,也没有采取措施对各个楼层间设置防火隔离,一旦有火灾发生时,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设置,极易出现火势蔓延的情况[5]。尤其是对于高层建筑设计而言,波及范围较广,不仅影响同单元的住户,甚至影响其他单元的住户。虽然很多设计者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是目前防火分区设置工作开展现状不够乐观,存在较大困难。当前我国防火分区设置时不仅存在未分离的现象,还存在防火分区设置标准不够统一和科学的问题。防火分区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课题,必须认真对待。
3 提升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标准化运用效果的措施
3.1建立科学、全面、统一的技术标准
科学有效的技术标准是做好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前提,只有建立科学、全面、统一的技术标准,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创新,才能保障防火设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将火灾发生率降到最低。鉴于此,在建筑施工前设计人员就需要提前制定防火等级标准。除此之外,还要顾及小区的整体规划设计,合理进行防火布置和分区。例如做好消防车专业通道布置,便于意外发生时救援工作的开展。
3.2做好消防通道及其他设施设置
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另一个关键就是建筑自身的设计,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建筑自身防火装置及防火间距的设置。为了做好火灾救援工作,使得专业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顺利达到,就必须做好消防通道及消防隔离门等设施设备的设置[6]。
首先,相应的小区必须设置消防通道,并保证消防通道的宽度等标准达标,同时避免消防通道上车辆及其他杂物的堆放,保障消防通道畅通;其次,同时设置消防隔离门,为了保障突发情况发生时及时逃离,还要避免隔离门上锁的问题,保证隔离门畅通;再次,安装完备、高效的给水系统。火灾发生时,需要及时进行灭火处理,避免火势过大造成更大的损失。火灾不仅需要灭火器,更是需要大量的水来灭火。尤其是对高层建筑而言,对消防水压及消防用水的畅通性有硬性要求。否则无法正常喷出。所以在防火设计阶段必须对消防需求进行准确的判断评估,进而做出合理的设置,保证火灾发生时消防水的及时供应;最后,火灾事故发生以后,要保证人员和财物的安全,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员安全。因此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做好人员安全疏散工作。因此民用建筑设置的重点是安全疏散设置,例如控制好房间到门的距离及建筑内部安全出口设置,保证有两个以上安全出口,且安全出口必须能够通到安全的建筑外部。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防火墙的设置尽可能不要设置在拐角处、保证两侧墙体门窗之间的距离大于4米、在建筑内部定期安装耐火绝缘子、在建筑内部每层设置通往公共走廊的疏散通道。
3.3科学选择防火材料
研究证明建筑材料及装修材料问题是引发火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不同的材料其可燃性不同,在火灾发生时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因此必须保证建筑过程中使用原材料及裝饰材料的质量,在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材料的防火性能,避免材料性能不能满足建筑防火要求,难以起到防火的作用[7]。同时出于安全考虑,尽可能使用环保材料,避免使用的材料在火灾发生后燃烧释放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产生影响。因此作为工程投资者和设计者要坚持原则,不能因为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原料质量控制。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要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设计人员的设计专业能力和责任心,保证其具有基本的设计技能及职业道德。
4 结语
总而言之,因为民用建筑内部居住人员众多,具有很强的聚集性。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和灭火工作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甚至会威胁到居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所以做好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标准化的运用对民用建筑设计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梅丽琴.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居业, 2020(02):59+61.
[2] 孟庆涛,郭晓明.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分析及对策[J].建 材与装饰,2019(35):94-95.
[3] 汪雨汇.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设计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 房地产,2019(33):154.
[4] 黄炜炜.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门窗, 2019(22):170.
[5] 吕洁.浅析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标准化的运用[J].居 舍,2019(09):101.
[6] 王立华,刘然.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标准化的运用[J]. 中国标准化,2017(24):64-65.
[7] 王立华,刘然.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标准化的运用[J]. 中国标准化,2017(2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