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文盲
2020-06-08徐周易
徐周易
天很冷,候车室里人满为患。只有一人宽的候车道前方,竖着一块红底黑字的牌子,上面寫着“母子上车处”。候车道已经被四个衣冠楚楚的男子占据,他们清一色手插口袋,不吭一声,有的目光呆滞,有的则干脆闭目养神。一旁,一位衣着单薄的年轻母亲,抱着婴儿,向他们投来乞求的目光。
这对母子冻得瑟瑟发抖,孩子还在不停地哭泣。可这四个男子装聋作哑,毫无反应。只要稍一抬头,就能看见“母子上车处”几个大字,可人人是“文盲”,对这块告示牌视而不见。可怜的母子,在一群“假文盲”面前,敢怒而不敢言。
为了照顾老弱病残和有需要的人,在候车室里设立专用通道,用醒目文字标识,本来是希望人们能够自觉遵守。然而,这四个男子,不约而同选择做一个“文盲”,实在可恨之极!
但细想起来,在生活中,“假文盲”的例子还少吗?
街道旁摆着的垃圾桶明明写着“回收”和“不可回收”,很多人熟视无睹,任意投放手上的垃圾;酒店餐桌上,明明写着“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提示语,却总有那么一部分人装作没看见,宴会过后,桌子上都是没吃完的菜肴;至于公交车上,还有身强力壮的青年坐在标记着“老弱病残孕”的专座上,对一旁站着的老人视若无睹。
难道他们真的看不见这些字吗?不是的,他们只是装作“文盲”罢了。殊不知,他们这样做,图一己私利,却显露了自己的可耻面目,失去了公德心,更有甚者,还丢了国家尊严——你们听说过吗,在某些国家的旅游景区,一些警示语是专门用中文写的,这难道还不够明显吗?
“假文盲”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必须与“假文盲”划清界线!
习作先给我们展示了情景:在“母子上车处”候车的却不是母子,而是四个衣冠楚楚的男子,母子在冷风中“敢怒不敢言”。接着,“但细想起来”,笔锋一转,列举生活种种“假文盲”现象。最后,小作者针对事例,深入探究,再次阐发感想,进一步揭示了“假文盲”的危害,从而坚决要与“假文盲”“划清界线”。文章化静为动,一气呵成,情感强烈,主旨鲜明。
坐在河岸边的长椅上,我看见一座老桥横卧在河上,像一道美丽的彩虹,亲吻着河的两岸。河岸的南边,有一排排柳树,那柳枝像一根根绿色的发辫垂到河面上,随风摇摆。
——浙江省嘉善县吴镇小学
四(4)班 匡鸿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