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胜:智力援疆 授之以渔
2020-06-08何青蒋楠陈加宁
何青 蒋楠 陈加宁
“科技能为吐鲁番带来什么?”
抱着这个问题,2017年2月,湖南省科技厅国际与区域合作处副处长李红胜踏上了援疆的征途。
跨越3000多公里,1000多个日夜,他交上了一份属于他的答卷。
谋创新
初入吐鲁番,在走访了一区两县30余家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创新实体后,李红胜决定打造一批科技援疆示范项目和基地,扩大湖南科技援疆影响。
葡萄,是新疆地区久负盛名的优质水果,如何将葡萄产业发展壮大,李红胜选择从两方面发力。
一方面支持“吐鲁番葡萄干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另一方面实施“吐鲁番葡萄、哈密瓜远程科技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开发远程协作平台湘疆科技手机农事APP,搭建了农业智能化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
如今,走进新疆农科院吐鲁番农科所,最吸引人的便是“吐鲁番葡萄、哈密瓜远程服务平台”,在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可以看到吐鲁番市一区两县19个葡萄、哈密瓜种植基地的实时画面。
促发展
科技如何助力经济发展,李红胜把目光聚焦在了吐鲁番“热经济”。
在李红胜的推动下,“新疆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重点实验室”在自治区科技厅立项,“哈密瓜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与示范”项目开启,“铸铁散热器静压生产线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还新增吸纳附近70多名贫困户农民就业。
有了项目,要更好的发展,需要培养出专业人才。科技特派员,开始出现在吐鲁番的田间地头,围绕全市18个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创新创业“三个一”行动。
结合产业发展需求,李红胜以湘疆科创基地建设为载体,帮助企业孵化和开展“双创”培训,首次以夜校形式开设“技能班”“亲情班”等,完成培训20余场次,培训2000余人次。
稳民心
回忆起第一次住到吐鲁番吾甫尔·尼依木家中的情况,李红胜觉得就在眼前。
“入住中,常听到老乡们喊我为‘卡德尔‘巴郎子‘儿子娃娃等。他们开玩笑说,‘卡德尔来家里后,看他能不能和他们相处,要看他能否同他们一样,坐在炕头上,唠着家常话。”
没想到这个从湖南来的“卡德爾”,没有任何“讲究”,坐上了炕,唠起了家常,还说起了老家的故事。进疆后,李红胜与当地不少家庭结为民族亲戚。
“他们都是我的家人。”3年里,李红胜定期去看望他们,了解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与全家成员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同娱乐,摸清家庭情况和思想动态,帮助解决思想疑虑和困难问题,彼此加深了民族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