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020-06-08张樱

商情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职院校会计专业

【摘要】近年来,中职教育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为社会发展输出了大量的专业化和技术型人才。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需要,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日后的工作需要。基于此,本文从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运用的教学方法出发,探究了中职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职院校;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概述

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我国专家和职业教育者在借鉴和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學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一体化教学模式逐渐衍生出了“教、学、做一体化”、“理实一体化”等理论。会计是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强的专业,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财务处理能力,为学生顺利入职奠定基础。在会计专业教学当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教”指的是教师要系统化地向学生讲授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账务处理的基本技巧;“学”指的是学生要通过学习提高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实现对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做”则指的是在实践当中不断学习,使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践当中得到巩固。

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一体化教学模式下运用的教学方法

(一)模块教学法

模块教学法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对会计专业课程内容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重新整合,同时进行模块式划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可以根据模块的内容进行讲授与学习。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实践技能教学的内容也根据工作岗位设置成相应的模块化课程,使学生能够边学习理论知识边进行实训操作,在做的过程当中发现与解决问题。具体来说,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基础知识模块、专业知识实训模块、综合手工会计实训模块以及会计电算化实训模块。这些模块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小模块,比如专业基础实训模块包含了基本技能实训和专业实训模块,而专业实训模块则包含了存货、货币、固定资产等内容。

(二)案例教学法

会计专业当中有很多知识都比较晦涩难懂,学生仅仅依靠学习理论知识无法真正理解,而将实际中典型的案例加入其中就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通过案例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与讨论,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在利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案例。在案例呈现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等方式,将学生带入到事件发生的“现场”,从而对其中的角色进行分析。与此同时,师生对案例的共同分析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到学习会计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仿真教学法

仿真教学法指的是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进行仿真设计,同时选择与课程内容相配套的仿真资料。在仿真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组织教学、学生积极参与,在模拟操作的过程当中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在选择仿真资料的时候,教师要尽量选择企业当中的真实业务数据,这样可以提高业务资料的真实度。在实训的过程当中,也要尽可能模拟企业的环境,设置企业当中的相关会计职能岗位。并对各个岗位的职责进行详细说明,使学生了解各个职能岗位所需要分管的会计科目和所属的账簿,了解在会计业务发生的时候各种凭证的传递程序。在这样仿真的教学环境当中,学生可以了解企业当中真实的工作环节,加强对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理解,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

(四)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在应用的过程当中,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当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学习需要,转化成为多个教学项目,然后引导学生按照项目内容进行去学。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也会围绕项目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当中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综合素质。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制定好项目教学的计划,这主要包括项目与任务、项目实训要求、项目教学方法等。在项目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先使学生了解项目活动的内容以及项目实施的目的,然后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当中都要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在项目活动当中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学习。与此同时,在实训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及时引导和适时鼓励,使他们保持学习动机,通过与小组学生的配合来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演示,使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形成感性的认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软件将学生在项目学习当中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对学生进行肯定与激励。最后,为了达到实训教学的目标,教师可以利用实训仿真软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练习。尤其是在综合项目实训当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把握项目的内容、进度与方向。

(五)“4+1”模式教学法

“4+1”模式指的是每个学期的五个月时间当中,有四个月的时间组织学生在学校学习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剩下的一个月时间到企业岗位当中从事实践培训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实现一体化教学。与此同时,这种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们提前感受企业工作的氛围,了解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加主动地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培训学习活动可以是勤工俭学活动,也可以是顶岗实习活动。无论是什么样的活动,都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用人的情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经过实践证明,通过“4+1”教学模式培养的会计专业人才能够在就业的时候更快地适应企业的环境,更好地适应企业对人员的管理。由此可以看出,“4+1”模式的实施对学生的就业具有积极的影响。

三、中职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老旧

目前,很多中职院校在会计教学当中投入的教学资源不足,这对会计一体化教学造成了阻碍。首先,在课程设置上,会计专业教学体系还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没有构建起完善的知识理论架构和专业的学习体系。与此同时,目前部分中职院校的会计教材比较老旧,没有得到及时更新,这使得教材内容出现了与时代脱节的情况。还有部分学校的会计实训教材内容臃肿,纯文字理论内容比较多、实证案例比较少,这使得教材的实用性不强。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会计知识的时候效率不高,在实践教学当中出现理实不符的情况,甚至会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

目前,中职院校在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教育,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缺乏重视。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在进入到工作单位之后,这些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培养,学校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而实际上,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就职之后将会面临较大竞争压力,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而如果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就会使学生具有竞争优势。但是在目前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但是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很难达到会计岗位的要求。与此同时,目前,在大多数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当中,对学生考核的主要方式是笔试,学生为了在学校的期末考试当中合格,只需要在临考之前背诵与学习理论知识。这使得学生自身会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实训教学场地不符合需要

首先,会计实训教学场地的数量不符合需要。由于很多中职院校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因此没有建设大量的会计实训场地。对于会计专业来说,理论教学在普通的教室当中就可以完成,但是实训教学需要专门的模拟实训室,两种教學模式需要同步进行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在一些中职院校当中,由于实训室建设的经费有限,因此实训室的数量不足,其中的设备与设施也比较落后,没有得到有效更新。在实际调查当中发现,部分中职院校会计实训室的软件仿真性不足,无法达到预期的实训效果。校外实训基地可以使学生更加直接地接触社会,但是只有少部分中职院校建设了校外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的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使用,规范标准也并不高,无法起到预期的实训效果。

四、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措施

(一)调整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

中职院校教师在对会计课程进行安排的时候,需要遵从该学科本身的学习体系,将本学期需要学习的会计知识划分成不同的模块和项目,然后开展教学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对各种专业课的课时比例进行合理分配,尤其是对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这两个方面的时间比例问题进行整改。

(二)改变教学理念、实现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

为了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具有优势地位,教师要将教学与市场需求相联系。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强化学生对操作技能的认识与理解,使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好地落实。比如在教授会计报表编制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份企业的真实会计报表,引导学生根据这份报表的内容来预习本节课的知识,了解报表当中各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并将自己在预习过程当中不明白的内容进行标记,在课上有针对性地认真听讲,并及时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将教学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使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夯实所学知识。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采取“4+1”模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去。

(三)完善一体化的教学场所

在会计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当中,有很多内容需要经过实训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学校缺乏必要的实训场所,学生的核算能力、申报能力以及事务处理能力都无法得到提高。因此,学校要为学生建立完善的一体化实训教学场所。首先,在很多企业当中,会计工作的开展都需要计算机的辅助,因此在一体化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来提高工作效率。这就要求中职院校要为会计专业的学习提供计算机实训室,使学生能够完成会计电算化、计算机会计课程的实训。其次,学校还要为学生提供高仿真性的会计软件,使他们能够在实践当中提高软件利用能力。为了使实训室设备与设施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校要定时更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训环境。最后,学校还要尽可能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社会。学校也可以通过与周边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方式来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当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五、结语

总的来说,在中职院校当中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一体化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一模式下有模块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及“4+1”模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为了解决目前一体化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中职院校需要调整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同时完善教学场所;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为实训一体化教学创造条件;而学生需要重视实践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参考文献:

[1]张立波,林晓,卢景,倪穗华,谢丽萍,韩慧,陈二军,段宏,林敏莉.“素质为先、能力本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08):93-99.

[2]徐丽霞.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以甘肃有色金属技师学院为例[J].甘肃科技,2019,35(06):47-48,3.

[3]霍凯杰,王雪.工艺美术专业在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实践与思考——以传统花丝镶嵌课程教学为例[J].艺术教育,2019(10):274-275.

[4]李文柱,贾梅英,温魁宾.发现学生:中职教育大发展的新起点——关于中职学生心理认知状况的调研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23):63-67.

[5]殷汇溪.基于微课的中职会计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生产成本》课程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32):48-50.

[6]李必新,肖文君,刘万松.中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研究——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例[J].职业,2018(12):73-74.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基于微信平台中职会计实务课程移动教学资源的建设,项目编号:GXZZJG2017B088。

作者简介:

张樱(1980-),女,汉族,广西柳州人,大学本科,会计师,广西机电技师学院,研究方向:会计学。

猜你喜欢

一体化教学模式中职院校会计专业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士官教学中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对中职电工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几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