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比“抓”更有效

2020-06-08高娜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放松放手班主任工作

摘  要:班主任工作中,管理得有效、高效很重要,本文试图从传统德育强调“严师出高徒”中反思,在工作中得到适度“放手、放下、放松”的管理方法,结合个别案例浅谈班主任工作艺术。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放手  放下  放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1-0128-02

作为班主任,笔者常常反思,怎样的做法才是真正对学生好?遇到问题时,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操作才能让学生得到教育而不是暂时的服从?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不仅在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儿童,而且也是儿童的精神世界的研究者,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和人的个性形成过程中从事一些研究工作的重要群体。”[1]

初中生的年龄多数在13岁至1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智基本未发育成熟,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其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这时候,我们不能简单粗暴的对待他们,教育的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1   放手的艺术

这里的放手不是撒手,而是幕后导演对前台演员完全信任的一种信念传递,其实,真正风筝线还是被老师紧握在手里的,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这个阶段的孩子极希望获得认可,获得平等对话的权力,他们不喜欢被俯视,他们不希望被忽视,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青春期阶段的孩子迫切地需要归属感和尊重的获得,他们对少吃了几块肉或丢了几本书不以为意,但对同学的一个嫌弃的眼神或敏感的笑声会格外上心,为此,他们会闷闷不乐许久,甚至厌弃学习。

例如,作为班主任,每次到开学初排座位就格外烦恼,现在的孩子多数视力都不够好,既要考虑到身高的问题,又要照顾到视力的问题,往往很难两全,曾经我班一个个子不高的男生视力不错,但坐到后排没几天就来说前面同学有点高,会挡住他看黑板,于是把他调到稍前的位置,但没几天他又来说要调回去,再三追问下才知道是迫于同学的舆论压力,大家认为他有些自私,只想自己,不管别人,老师已经允许让他上课将桌子挪出来一些位置,他还是搬老师做救兵,很没面子。事后反思,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在意同伴的看法,同伴相处的融洽一定会让他们的能量最大化释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作为老师可以尝试为他们搭建一个在解决事务的过程中学会尊重和换位思考的梯子,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来排一排呢?放手一回,且看成效。因为我班之前一直采用学习小组的竞争模式,就召集了每组的小组长开了个短会,强调座位权下放的原则,让组长带领组员商定每人前后顺序,力争人人满意,实在争执不下的再让老师来决策,看哪个组最先完成任务。组长们个个兴奋不已领命回去了,每个小组的同学更是为自己有选择座位的自主权而兴奋不已,他们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极大的信任和尊重,当每个组长报上来小组座位表时,笔者看到了他们一个个得意的表情,的确,每张表不仅写了前后顺序,还写了这样选择和安排的原因,比如哪两个自律性不好,需要某某同学间隔开,几位视力不够好的同学,可以两周和前面的同学轮换一次,让大家都可以得到适当照顾也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有几个同学因为主动要求坐后面的座位还被大家评为“礼让之星”,小组的凝聚力空前加强,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自己有决策权和参与权,在商讨中,他们尊重了别人的选择也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学会放手,给孩子们尊重和信任,让孩子们自己动起来,他们会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2   放下的艺术

这里的“放下”不是弃之不管,而是暂时的冷却,放置。佛家也讲“放下”,其实就是不执著,是看清楚了实相后的坦然自在。作为初中阶段的班主任,我们天天和青春期的孩子们斗智斗勇,他们时常会用一些自认为很英雄的方法气得我们寝食难安,作为老师,我们经常觉得威严被挑战了,面子荡然无存了,这就是天大的事情,着实气难平,但急躁处理的结果往往很糟糕。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的情绪被接纳之后,他才会感觉他这个人得到了你的接纳,才会感觉到你的理解,然后才愿意继续交流下去。[2]

例如,我班的一个男生,在语文早自习时做数学练习,笔者看了他几眼,提示他收下去,他没懂老师的暗示,笔者只好走到他身边把数学练习册收了上来,然后对着全班同学强调了语文在中考中的重要性,希望大家都能足够重视。停顿的时候,男生无视老师的话,拿起手边的另一本数学练习又做了起来,笔者怒不可遏,这是公然地挑衅哪,厉声叫他站起来,质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用全班可闻的声音说:老师,我觉的你说的不对,中考语文固然重要,但我们几个想参加数学竞赛的同学觉得数学更为重要,每个人的前途设计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不可以因人制宜?此刻的笔者感觉面子碎了一地,而他两眼澄澈,显然是准备好了战斗到底的,有的学生甚至也摆出了看好戏的架势,笔者环视讲桌下,大多数学生早已打开了书本等待授课,内心是不甘的,但还是平静地对他说,你很有自己的主意,但现在是上课,你可以下课再来和我探讨,不能耽误大家的时间……下课后,笔者没有立即找这个学生谈话,反复回忆当时的情境,思考以如何的话语来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善意而不是责罚。在与数学老师沟通后,笔者了解了这个学生之所以要挑釁老师的原因,不是要哗众取宠,而是真的喜欢数学,他对数学竞赛的投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当自己一味强调语文的重要时,他觉得撼动了他一直喜欢的数学的神圣地位,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所以他站起来要为他爱的数学找回公道。想来,这是一个多执拗和单纯的孩子啊,一旦认定的东西不可侵犯,任你谁都不行。下午快放学时,笔者找到了他,此时的他垂着眼睑,等待老师的训斥,笔者和他谈心,希望他在属于语文课的时间里充分利用好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里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没有一丝怒意的话语让他终于不再垂着眼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后向笔者道歉并道谢。笔者认为,如果当时自己冲动不已地和学生发生了言语的冲撞,可能会一时解了气,却难以让学生认可并接纳老师的思想,暂时的放下,不执着于一时的心念,为笔者赢得了信任和尊重。

3   放松的艺术

这里的放松不是放縱,放松要求不是没有底线地随他去,恰恰是对学生给予自信的一种教育方式。作为老师,我们当以何种标准来看待学生,评价学生?是否每个孩子都应达到我们心中对所谓“标准”的定义?一旦有所偏离,就是不够合格,就是不够优秀,在我看来,未必。初中阶段的孩子特别渴望被认同,被尊重,但自身的条件、行为习惯和从小的教育基础又决定了有些孩子注定有这个那个的问题,有的孩子课桌十分杂乱,桌洞更是不忍直视,有的孩子就是惧怕思考,一旦要动脑筋的问题总想绕着走,久而久之,会的也变成不会的,还有的学生经常把加号当减号,演草本上的答案和试卷上的答案时常不一致,每当这个时候,我们经常会说“自理能力不强” “有点偷懒” “太粗心了”,孰不知我们的一句恨铁不成钢之语,对很多孩子来说无疑是下了定义,他会严重地否定自己,进而离我们所谓的标准越离越远。

例如,一次期末考试结束,笔者开始发学生的学期评语,一个学生课间偷偷地来和笔者说,“老师,我有了进步呢,这次考试大家容易写错的几个字我都对了,只是数学还有一题是把答案抄错了,您能不能下次写评语的时候不再写这句?”笔者一时语塞,回想自己下笔写评语时,脑海中给她下的定义,这个孩子经常把答案抄错,粗心太严重了,而他的进步也因为离好学生的标准还有差距就被忽略了。孩子们是那么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鼓励,为什么不能对他们的标准略作调整呢?再给这个孩子写评语时,笔者会用到“你已经懂得了细心的重要,你是个在细心的路上越来越棒的孩子”这样的话语,之后的她的确越来越棒了,苏霍姆林斯基曾多次谆谆告诫教育者: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3],尽管我们时常听说“严师出高徒”,但实际的经验告诉我们,有时“宽师也可出高徒”,就看你如何运用“宽”的尺度,如何用“放松”的艺术来让孩子们自信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并下决心克服它。

当然,“放”与“抓”也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在我们工作中,常常会出现很多特殊复杂的情况,那就更需要我们动用自己的智慧,用心呵护这些敏感时期极要面子的“小大人”们了。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0.

[2] 李进成.班主任有效沟通的艺术与技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193.

[3] 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9:204.

作者简介:高娜(1982-),女,汉族,籍贯:陕西省榆林市,学历:硕士,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放松放手班主任工作
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爱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