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新鲜事”
2020-06-08崔宏勋
崔宏勋
爸爸在上海工作。一放暑假,妈妈就带着我到爸爸那儿玩两天。嘿,在上海,我还真发现了一件“新鲜事”。
那天早晨,我拿着一盒早餐奶,一边喝一边和妈妈乘电梯下楼,到小区里散步。下了几天的大雨,此时的树叶绿得耀眼。我和妈妈沿着林荫道往外走,发现小区里的许多垃圾桶不见了。
我们都快走到小区门口了,才发现有一排颜色各异的垃圾桶。盒中的牛奶快喝完了,我快速走上前,像往常一样把牛奶盒扔入身前的一个垃圾桶里。
“小朋友,等一等。”一位大叔突然叫住了我。他快速捡起我剛扔下的牛奶盒,笑着问我:“你知道牛奶盒该怎样扔吗?”我不禁纳闷起来:牛奶盒怎么扔也要学吗?真新鲜。“这种纯流质的食物应将盒子沥干水分,投放到相应的可回收处或干垃圾桶中。”大叔一边动手示范,一边讲解着。我目瞪口呆,看着眼前的几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心中充满了疑惑。
处理完牛奶盒,大叔在垃圾桶旁忙开了。只见他把每一袋垃圾解开,把瓜果蔬皮放进湿垃圾桶,矿泉水瓶放入可回收垃圾桶,塑料袋等日常生活用品扔进干垃圾桶。太阳散发着光芒,已有几分炎热了。大叔仍在不停地分拣,汗水浸湿了衣衫,也顾不上喝水。
“叔叔,这么难闻的气味您怎么受得了?”我忍不住开了腔。大叔告诉我:“上海从7月1日开始实施垃圾分类,要是我们每天不能分拣到位,垃圾回收站就会拒收这些垃圾。”妈妈在一旁点点头,说:“昨天新闻上还报道过这事,拒收的垃圾要重新分拣,现场好几个清洁人员直接被熏吐了。”我听后一阵反胃。
回到家,我赶紧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到这么多年我们因为垃圾处理不善而付出了沉重的环境、健康代价。为了祖国的蓝天,还有子孙后代,垃圾分类这样的“新鲜事”势在必行,而且要从我做起。
(指导老师:葛金奇)
小编点评
上海垃圾分类政策雷厉风行地展开了。政策虽给市民带来了短暂的不适应,但能长久地造福人类。作者敏感地捕捉到热点事件,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小事为切入点进行叙述,让文章得以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