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才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
2020-06-08俞晓红
摘 要:国才考试是适应经济发展和大国崛起而应运而生的全新的英语沟通能力认证考试体系,对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推进作用。高校在英语课程设置中,要更坚定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在教学中注重对职场情景的模拟和实践,充分体现英语的应用和沟通特色。
关键词:国才考试 应用 沟通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1-0018-02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全球贸易和政治地位的不断崛起,整个社会对掌握外语交际能力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以适应和满足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更好地与全球贸易伙伴进行交流和往来。从政府角度出发,好的外语人才能够更好地代表中国的形象,在国际民间和官方的交流中起到更好的沟通桥梁作用,同时,也更好地将中国的悠久文化传播出去,扩大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在这种背景下,“国际人才英语考试”(English Test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国才考试”)就诞生了。
国才考试不但需要测试考试者的语言能力(理解和表达),还要测试受试者的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协商合作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国才考试在界定考什么、怎么考核以及如何评价等三个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为了充分体现“分类优秀”的考试理念,“国才考试”将考试划分了五个类别,即“国才初级”、“国才中级”、“国才高级”、“国才高端”、“国才高翻”,旨在培养与选拔能够服务于不同类别、不同行业的人才。整个考试体系的难度也按照五大类别作了从易到难的区分,对应的有高校学生和社会人士在日常接待、国际交流方面的应用,也有更高级的国际商务交流、高层次的政府间国际交流,考核评估了科技、法律、商务、经贸等具有专业性特点,口译笔译两方面的语言应用能力。它面向的不光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有高校各个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工作需求的学生。
国才考试的考试形式与传统的纸质考试不同,不仅涵盖了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的传统题型,还针对职场真实的沟通环境设计考试内容,将职场上真实的语言交流任务分解成口头与书面两大类型。初级、中级、高 级、高端四类考试根据自己的类别等级,分别设计安排合理的场景任务,选择优化了口头及书面沟通的要求。除了国才初级和中级考试有一两项选择型任务,国才高级和高端考试全部提出了建构型任务,其重要特点是以真实的职场设定为目标,以“产出为导向”。[2]在评分方面,除了选择题采用机器自动评分外,因为建构型任务的答案是限定的或者扩展的,所以采用了人工双评的方式,之所以采用这样方式是可以更好地保证不同的评分员之间评分更具有一致性。[3]
总体看来,新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对英语教学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有了更高要求。但是,与国才考试的要求相比,还是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差异和缺口。以与普通非英语专业学生相关度更高的初中高级考试为例。普通的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和教学以传统的教学形式,某个人文性主题为中心的单元教材编写,也就注定了课堂教学与考试也是围绕某个主题或话题进行的语言能力方面的测试。国才考试的出发点是语言的实际运用,是为了工作场景服务的,例如,公司合作方的业务洽谈,记录片《美国工厂》里的技术传授员工沟通,项目情况的介绍,以及商务洽谈室里的商务谈判需要的都不仅仅是基本的语言能力的应用,更融合了人际沟通文化沟通方面的综合能力。两者一对比就会发现大学英语课堂所训练传授的东西与国才考试相去甚远。虽然大学英语的教材这些年不断地进行调整和重编,但选材的内容角度依然大多为人生,学业,友谊,亲情等以人文思想灌输启发为主的鸡汤类文章,既缺乏实用性,也缺少时代色彩,有些文章所提倡体现的观点概念甚至早已不合时宜。当然,在大学这个特殊的人生阶段,多一些人文主题的文章也是必要的,毕竟,其主旨是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但如果一色都是这样内容的教材,且不说课本内容过于沉闷毫无生气,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就是设计与主题相关的活动也让人发愁,既要避免与以往主题雷同的课文相似,又要尽量设计能让学生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的活动,可谓绞尽脑汁。至于国才考试中涉及的商业谈判,撰写提案,起草商务信函等就根本无从谈起了,既没有相关的课文更没有相关的練习,如果学生有意要参加国才考试那就只有自己课外下功夫了。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材的编排设计依然停留在学习语言本身的阶段,在发挥语言的实用性交际性应用性方面还需要更大步的改革,才能顺应国才考试对英语学习的要求,才能满足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和社会对国际人才的需要。
在当今社会技术革新对英语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各地高校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却是不断削减课时和学分的。大学英语课从原先的每周两次共四节课四个学分,普遍削减为每周一次共三节课三个学分,甚至还有砍到每周一次两节课两个学分的。以前单独设立的听说课也被取消,与精读课合并成大学英语。与此同时,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两小时的网上自主学习,课前学习并完成相应的作业,课上老师进行课本内容的检查和深化,并设计安排相应的互动活动。这也就是这几年相当流行的翻转课堂的概念。一般来说,学生课外的网上学习时间与课堂时间之比为六比四,课堂教学也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新型教学理念,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但是在课时普遍削减班级人数又偏多的情况下,学生的知识掌握听说能力的锻炼能否有效达到目标呢,这又需要教师对课程做科学精心的设计。想要使课堂成为学生高度参与愉快体验的课堂,教师必须在课前挖掘教学资源,从有效性和趣味性两方面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等形式深化教学主题和内容。
国才考试的考试内容除了初级中级有个别选择题题型,其他大多采取建构型任务设计,笔试部分具体体现为整理材料、撰写信函,报告,提案和时评分析等;口头任务体现为交谈记录、商务演讲、业务解说等。这就意味着以往只关注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统教学框架必须被打破,代之以新的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要求相联系的教学模式。具体说来,就是对全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英语演讲等应用性更强的选修课,以更好地拓展学生英语能力。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加强校企合作和教学实践,加强对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4]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堂外,在实践中提高学习兴趣和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这对高校师资力量的培养是个很大的考验。大多数英语教师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或语言学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领域里教书育人绝对是胜任工作的,但同时他们自身也往往缺乏其他领域做翻译或商务洽谈的实践经验。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地上课也是可行的,但没有实践经验毕竟很难上好这门课,所以也需要高校先做好教师的校企合作,为更好的培养学生做准备。近些年来高校在本科评估硕士评估还有综合实力排名等各种硬杠杠硬指标的压力下,对教师不断提高科研的考核要求,提高对每年发表论文和申报课题的要求,少有学校花精力让教师腾出教学任务去社会上实践。更普遍的现象是,学校的教学行政部门往往对全校的公共英语课存在着一定的歧视现象,认为公共英语课的专业要求低,学生程度低,课好上,所以对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区别对待,对公共英语教师的工作量普遍比专业英语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工作量高,班级因为是打破学生的专业重新排班的,人数也往往更多,这些年从以前的四十人左右增加到五十人左右,还给公共英语课的工作量系数打折,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大大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其实,正是因为学生对公共英语课的学习基础不等,学习兴趣有高有低,同时又是公共课非专业课,才使得公共英语课比专业课更难上。教师要照顾到全班五十个同学的基础和学习热情,既要抓语言技能又要安排一定量的口语练习,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
在没有专门开设相关的英语选修课的情况下,综合英语课就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和未来职业规划设计相类似的学习场境,把英语学习过程与工作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拓展教学内容、模拟英语交流和设定工作任务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习使用英语。这样,学生既可以获得真实的职业体验,又能将学习到的英语知识较好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設计安排模拟职业场景的活动,在类似撰写商务报告,进行商务谈判等教学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实践和加强。教师在结合学生各自的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将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任务融入到教学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中去,加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根据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锻炼。另外,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英语课班级规模普遍存在人数过多的现象,一个班往往达到五十人,这对开展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极为不利。因此,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例如,以小组为单位作跟主题相关的演讲,演示学习研究成果,还可以选派成员进行成果展示,由班上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评价。此外,还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商务谈判,接待客户,洽谈业务等活动。
总之,国才考试是适应经济发展和大国崛起而应运而生的全新的英语沟通能力认证考试体系,对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推进作用。高校在英语课程设置中,要更坚定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在教学中注重对职场情景的模拟和实践,充分体现英语的应用和沟通特色。
参考文献:
[1] 杨莉芳.融合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语言测试任务设计——以“国际人才英语考试”为例[J].外语界,2018(02):49-56.
[2] 罗凯洲,韩宝成.国才考试的构念界定、任务设计与评分方法[J].中国外语教育,2018,11(01):40-46.
[3] 崔雨凡,陶军海.国才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科教论坛,2019,07:63.
[4] 惠燕.大数据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路径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07.
作者简介:俞晓红(1971-),女,浙江杭州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