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心目中的先贤燕伋

2020-06-08杨江海

延河·绿色文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尊师重道尊师仁义

杨江海

燕伋,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是西秦大地中华文明的传播者,是中华尊师第一台的奠基人,是千古流芳的圣人贤人。他似一座丰碑,是后人们难以忘却的人。

尊师重道的楷模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尊师重道是指尊敬师长,重视自己的教育事业。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师者,人之模范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的道德观念。

“重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我国传统上把学问知识分为“道”“经”“术”三个层次。“道”是最高的学问,“经”是对“道”的阐述,“术”是实践“道”的手段和方法。古代所有学派都把“道”作为最大的学问,最终的追求目标。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燕伋把拜师作为“道”,把尊师作为“经”,把求师作为“术”,穷其一生,矢志不移,堪为楷模。

他经雍城、西岐、咸阳、渭南,出函谷关、洛邑,历尽艰险,不屈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他为了寻求知识和真理而去,抱定“承蒙师教”而成大器的决心而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面对嘲讽与羞辱,在所不计,丝毫改变不了他对孔老夫子的崇敬之情,反而对老师的感情与日俱增。他的尊师举动,不仅仅是对一个人本身的敬仰,也是对前人积累起来的知识的尊敬,更是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崇敬。在文化自信的今天,人们从燕伋老先生身上更应受到鞭策与熏陶。

忠孝仁义的化身

忠孝仁义是儒家核心思想的简要表述。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忠孝”两字,支撑着这个国家、民族以至于家庭的“大厦”。

提倡“忠”,就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提倡“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提倡“仁”,就是以人为本,富有爱心;提倡“义”,就是坚持正义,保持节操。忠孝仁义乃做人之根本,这方面燕伋老先生也做得照样完美。

他铭记老师的九思名言(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藐思恭、言思忠、事思敏、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规范自己的言行,忠心耿耿;他年迈六旬,赴鲁吊唁同窗,陪伴恩师,恩师仙逝,他又守孝三年,忠孝感天;他独立独行,三次赴鲁,前后历时17个春秋,仁心撼地;他渔阳设坛,衣襟兜土,筑台望鲁,义薄云天……他的坎坷人生,总有一个无形但最强烈的主体意识,即忠孝仁义。这就是燕伋精神与力量的源泉 !

当下,道德缺失已成为一大社会病症,其突出表现在官员缺乏公信力、民间缺乏诚信力、社会缺乏亲和力。究其原因,仍在于传统优秀的文化缺失与道德教育的失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被抛弃了,有价值能传承的东西丢失了,人们的道德体系紊乱了,各种违法犯罪的事件也就出现了。试想,两千五百年前的燕伋,为思念自己的老师,竟然以衣襟兜土的方式筑台望鲁,這难道不是道德的力量吗?一个人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忠孝仁义,那么,他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根基就奠定了。从燕伋老先生的言行中,我们领略了道德的力量,接受了信仰的教益,也一定会为德治天下呐喊与添力!

坚毅执着的标杆

在中华文明的史册中,夸父追日,飞蛾扑火,精卫填海,彰显着人性中最执着的追求之光;凿壁借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弘扬着人性中最可贵的勤奋之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显示了人性中最无私的奉献之情。

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乾坤变换,朝代更迭,历史兴衰,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但“自古人生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顽强毅力在。沧海可以变成桑田,短暂的生命可以消失,但天地间亘古绵长的是历史的烽烟,是人的思想和精神。燕伋留给我们的正是这些,无论经历多少年,我们依然为其感动。

可想而知,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秦地与鲁地那么遥远,环境与交通该有多么恶劣与艰难。可是,这位秦地学子,为了探究知识,追求文明,毅然决然地离开故土,离开妻儿老小,踏上4000多里的旅途,其精神实在令人钦佩。没有坚毅的意志,没有执着的信念,没有献身的无畏,能完成他这一生最辉煌的历程吗?他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他留下了千古伟业,他赢得了历代帝王“渔阳伯”“千源候”“先贤燕子”的美誉,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敢为人先的勇士

敢为人先,顾名思义,就是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它体现着一种“咬定青山”后的敢想敢试、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体现着一种勇立时代潮头、善开风气之光的胆识魄力,体现着一种敢冒风险、直面挑战的胸襟。既然是先人一步,就必然有风险相伴,就必须经历常人所没有经历过的挑战,就可能面临更多失败的几率。敢为人先,就是对时代、对历史的责任担当。

试想,如果没有燕伋敢为人先的精神,那么秦地的人们就不可能早先接触儒家思想;如果没有燕伋设坛论道的壮举,学者们不会发出“孔子西行不到秦,只因渔阳有燕伋”的感叹;如果没有燕伋勇于创新的探索,也就难以造就今天的驰名与辉煌。

他出生于关中西陲偏僻的燕家山下,面朝千水,背负群山,但不甘命运,志向远大;他天资聪慧,勤学好问,自小不凡;他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在观察与思考中成长,与众不同,这都是他真正的超人之处。一个平民之子,一位涉世少年,能够走出家门,闯荡社会,追求真理,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翻遍青史,恐怕也难找出第二人。正如走遍全国,找不出第二个望鲁台一样。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西秦大地非他莫属。综观千阳历史,群英荟萃,名人辈出;千阳发展,走出县域,走向世界,这是不是也有冥冥之中燕伋精神的影响与守护呢?

燕伋,是一个人,也是一尊神。他是土生土长的千阳人,他也是儒家思想高地上的一座山峰。我们记着他,琢磨他,更重要的是应该学习他的人品,传承他的风格,弘扬他的精神,做一个大写的人。

猜你喜欢

尊师重道尊师仁义
争做少年好榜样
久假不归
办好教育从尊重教师开始
魏昭尊师重道
浅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尊师重道意识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程门立雪
结果
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