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2020-06-08许悦
许悦
摘要: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评价适当于否是影响教师参与教改热情、影响教师工作成效和专业发展的关键之一。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的评价手段和方式是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师工作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尚未有专门促进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快速成长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文根据国内外教师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成果,并结合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的特点及对教师的要求,编制问卷进行调查、访谈,最后构建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0-0153-02
1概述
本文根据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对搜集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根据整理后的评价指标内容编制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调查问卷》;对铁岭及周边城市的六所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及辽宁工程职业学院的信息技术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用SPSS13.0及Excel统计软件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库德一理查逊信度方法对问卷中的题目进行信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接着根据整理后的指标修改问卷,请专家对问卷进行效度分析;根据专家的意见或建议对指标进行进一步修订,形成问卷,调查各指标的重要程度;最后,利用層次分析法统计分析回收问卷中的数据,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从而制定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评价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现简要介绍指标体系的制定过程。
2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过程
2.1一、二、三级指标的初步拟定
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情况下包括三级评价指标。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评价指标比较抽象和笼统;三级评价指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可操作的和具有行为特征的,是教师评价的直接依据。初步拟定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发展性评价的一级指标,二级评价指标16项,三级评价指标91项。
2.2根据拟定的指标形成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问卷内容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发展、心理素质发展、身体素质发展、本体性知识发展、条件性知识发展、通用文化知识发展、实践知识发展、基本课堂教学能力发展、基本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网络教学能力发展、人工智能实验教学能力发展、校本研修能力发展、课程整合能力发展、英语应用能力发展、教学成绩发展及教学效果发展16个维度进行编制。此外,还编制了开放性问答题。
2.3发放、回收问卷后进行评价指标一致性分析
为了分析已经拟定的各评价指标之间的一致性程度,笔者在问卷中把各指标做成两个选填式表格,请被试在每个指标右边空格内选择1或0,代表是否认为该指标能够反映其对应的上一级指标的内容,即一致性。回收问卷后,采用库德一理查逊信度法对问卷中的结果统计后,对其进行信度分析,即分析各指标间的一致程度。依据分析结果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改和调整。
(1)库德—理查逊信度
该方法适合于测验题目全部为二分记分题的测验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KR20和KR21公式是常用的库德一理查逊公式。其公式如下:
当测验中所有试题的一致性相同时,根据KR20公式和KR21公式所估计出来的信度值将相等。但是,当测验中所有试题的一致性极不相同时,由这两个公式所估计出来的信度值将差距较大,通常KR21公式所估计出的信度值会比KR20公式所估计出的信度值小。
(2)分析步骤
①首先建立所有一、二级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表。例如,检验拟定的二级指标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三项是否能够反映其相应的一级指标,同意选择“1”,否则选择“0”。
④比较KR20、KR21的值,若相等,则表示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这三个二级指标都能够反映其相应的身心素质这项上级指标,具有一致性。若两个值相差不大,则表示这三个二级指标基本能够反映其相应的身心素质这项上级指标,基本具有一致性。若两个值相差较大,则表示这三个二级指标不能够反映其相应的身心素质这项上级指标,需要重新修改和调整。
(3)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本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13.0和Exce1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依据库德一理查逊信度法,对问卷结果统计分析后,提取出一致性较高的关键性指标,删除不能反映本质和作用不大的指标,添加、调整、修改关键性指标。这样,修订后的二级评价指标16项,三级评价指标88项。最后,将整理结果进行归纳。
2.4验证修订后指标的有效性
为了验证修订后的评价指标的有效性,笔者依据评价指标编制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调查问卷(专家卷Ⅱ)》,然后采用内容效度的量化分析方法,将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本问卷中有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88个三级指标,经过统计、计算分析,其内容效度系数分别为1、1、0.98。这说明,修订后的评价指标都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是科学、可行的。
2.5确定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亦称指标权系数。反映某一项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重要程度的量数。为了设计评价指标的权重,笔者编制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调查问卷Ⅳ》,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将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1)层次分析方法
首先要把问题层次化,然后用层次分析法作系统分析。首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把系统分析归结为最低层(供决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对于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权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序问题。再引入了1-9比率标度方法,构成所谓的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计算出某一层元素相对于上一层次某一个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权值。从而使比较判断得以定量化。
(2)计算权值
本研究是通过对所回收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调查问卷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别对各级指标构造判断矩阵。通过计算,求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向量,即指标在本层次的权值。
2.6确立评价指标体系
综上,本研究根据层次分析法和通过进行专家咨询确定了各级指标及其权重。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88个,最终确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一级指标及权重:专业能力0.41。
二级指标及权重:基本课堂教学能力0.24,基本教学设计能力0.22,网络教学能力0.16,人工智能实验教学能力0.04,校本研修能力0.18,课程整合能力0.14,英语应用能力0.02。
三级指标及权重:口语、身体语言、文字表达能力0.141,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0.135,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0.183,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能力0.122,分层教学的能力0.172,建立和谐课堂气氛的能力0.117,评价学生表现并提供反馈与指导的能力0.130,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的能力0.148,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0.139,反思、改进教學设计的能力0.128,教学内容的创新能力0.126,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0.122,利用多种渠道获取教育信息的能力0.115,设计和实施探究性教学活动的能力0.114,信息技术教学测量评价能力0.108,利用博客等网络平台实施分层教学的能力0.457,开发新的虚拟教学平台的能力0.092,组织学生进行虚拟社区交流、学习、答疑及评价学生作品的能力0.451,演示人工智能实验进行教学的能力0.391,设计人工智能实验的能力0.085,改进人工智能实验的能力0.124,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的能力0.311,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能力0.089,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能力0.093,提出与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课题的能力0.088,编制校本教材的能力0.087,进行校本课程研究设计的能力0.125,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0.113,校本教材、课程评价的能力0.105,进行教学研究、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能力0.163,与同行互助合作、开展研究的能力0.142,教师的专业发展潜力0.084,支持整合、对整合感兴趣0.059,了解整合的内涵、方法、策略、层次及意义0.275,对整合的教学模式有独立思考和想法0.112,敢于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初步尝试整合的意识与实践0.194,对其他学科的科研学习有很高的热情0.133,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合理、恰当地整合其他学科知识0.227,阅读和翻译信息技术教育英文资料和计算机专业书籍的能力0.345,信息技术教育论文的外语写作能力0.331,参加信息技术教育国际会议的口语交流能力0.324。
3结论
本文针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特点,应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设计了研究方案和调查问卷,并建立了“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