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军教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验案2则
2020-06-08王亚娟王旭贾明阳
王亚娟 王旭 贾明阳
【摘要】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与日俱增,焦虑症患病率逐年提高,我国2009年五大城市15家综合医院调查,焦虑症患病率为8.57%,其中女性为9.05%,男性为7.69%[1]。导师赵建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原长春中医药大学脑病中心主任,在多年临床经验指导下,自拟清肝泻火方,在广泛性焦虑症(肝郁化火证)的治疗上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广泛性焦虑症;肝郁化火证;清肝泻火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1..01
广泛焦虑症(GAD)是以经常或持续的、全面的、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及过度焦虑感为特征。整日烦恼、坐立不安、心神不宁、紧张、恐惧,并发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临床症状[2]。中医古籍中对焦虑症的记载散见于“惊悸”、“不寐”、“郁证”、“百合病”、“脏燥”、“梅核气”、“卑揲”、“灯笼病”等证的症状群中,对于焦虑症,古代没有明确的病名,但是病因病机以及治法可参考症候群中疾病[3]。西医治疗焦虑症起效快,但是副作用明显,药物依赖性强。中医治疗焦虑症有明显的优势,中药副作用较小,通过辨证论治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就医案2则,分析导师自拟方的应用。
病案1:
姜某,男,23岁,因”入睡困难1月余,加重10余天”于2018年9月15日就诊,症见:入睡困难,多梦,急躁易怒,偶有心悸盗汗,胃痛,情绪紧张时加剧,大便干,小便可,舌暗,苔薄,脉弦滑。辅助检查:SDS:0.5125,SAS:0.6125中医诊断:焦虑状态。方药:龙胆泻肝汤合越鞠丸加减。具体方药:羚羊角3 g,龙胆草8 g,木通10 g,竹叶15 g,黄芩12 g,泽泻12 g,栀子12 g,香附12 g,郁金20 g,柴胡12 g,,川芎12 g,当归10 g,白芍10 g,神曲10 g,枳壳10 g。5付水煎服,300 ml日两次口服。
二诊患者自述睡眠、急躁易怒好转,仍有早醒,舌暗,苔薄,脉沉弦。上药加首乌藤60 g,龙齿25 g,7付水煎服。三诊上述症状好转,再测SDS: 0.5125,SAS:0.5125,予原方7付。1个月后随访,焦虑症状消失,其他症状明显好转。
病案2:
张某,女,41岁,因“入睡困难5年,加重伴心慌7天”于2018年08月21日就诊,症见:入睡困难,心慌,心烦,担心自己患重疾,急躁易怒,眼干,舌淡暗,苔薄白,脉弦滑。辅助检查:SDS:0.5,SAS:0.775 诊断:焦虑状态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越鞠丸加减。具体方药:羚羊角3 g,龙胆草8 g,柴胡12 g,黄芩12 g,泽泻12 g,栀子12 g,香附12 g,郁金20 g,川芎12 g,当归10 g,白芍10 g,神曲10 g,枳壳10 g。5付水煎服,300ml日两次口服。
二诊患者睡眠、急躁易怒好转,自述乳房胀痛。舌质红,苔薄,脉沉弦。方药:原方加橘核15 g,荔枝核15 g。7付水煎服,300ml日两次口服。三诊上述症状好转,再测SDS:0.4,SAS:0.5125,予原方7付继续服用。一个月后随访,患者焦虑症状明显缓解,余症皆好转。
按:上2位患者中医辩证均为肝郁化火证,治疗均以自拟清肝泻火方加减,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肝气郁结,疏泄功能失常,经脉气机不畅,故见心烦易怒,肝气乘脾,故部分患者可见胃痛、胃部胀气。气郁久而化火,邪火扰动心神,神不安而不寐。熱势较盛者可见口苦口干,大便干。故此方以清肝泻火为治则,具体方药为:羚羊角3 g,龙胆草8 g,木通10 g,竹叶15 g,黄芩12 g,泽泻12 g,栀子12 g,香附12 g,,柴胡12 g,川芎12 g,当归10 g,白芍10 g,神曲10 g,枳壳10 g。其方义:方药以羚羊角为君药,性寒味咸,入心、肝经,具有凉肝息风、清心安神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有中枢性抑制作用,臣以龙胆草泻肝胆火,竹叶、木通、栀子清热泻火除烦,助羚羊角清肝泻火。佐以柴胡、香附、川芎行气解郁,活血化瘀,使气行而郁散。当归、白芍滋肝阴,养肝血,柔肝。神曲、枳壳消食行气化积。诸药合用以清肝泻火、疏肝理气、养血柔肝而终获良效。
结语:“有一分火便有一分烦”,赵建军教授认为广泛性焦虑症治疗应从肝火论治,清肝泻火,“实则泻其子”,同时兼清心火,临床上疗效显著。药物治疗广泛性焦虑可一定程度缓解症状,同时应加强心理疏导,加快患者心理健康恢复。
参考文献
[1] 郝 伟.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0.
[2] 张迎黎,梁 炜,张建宏.坦度螺酮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及对生活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3):34.
[3] 唐启盛,李 侠,马 良.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焦虑症[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90-293.
本文编辑: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