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的美丽“风景”
2020-06-08张青梅曹克顺
张青梅 曹克顺
今年年初,一项名为“硅钙合金中硅钙元素高效系统测定技术”的创新技术荣获了由山西省科技厅颁发的“山西省科技发明奖三等奖”,这件事在太重科技人员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是因为,在太重建厂70年的历史上,获得的科技进步奖可谓数不胜数,而发明奖却屈指可数,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获大奖是一种难得的荣耀,可在获奖者张凤萍身上又曾经发生过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惊叹之余,人们的目光自然就集中到这位教授级高工身上——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
22岁那年,张凤萍从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工业分析专业毕业,来到太重理化检定中心化学室,成为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
实验室里,一台台整洁的电子天平、分光光度计等分析仪器,一尘不染的环境,工作人员都穿着白大褂,给人一种神秘而圣洁的感觉。从穿上“白大褂”那一天起,她才感受到工作的艰辛。
太重理化检定中心化学室是理化检定中心主产科室之一,担负着全集团公司的化学分析检测任务,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及合金的定性、定量分析;炼钢用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的定值测定;新材料、新方法的試验研究工作。张凤萍清楚,这是有毒有害岗位,但她不仅没有退缩,而且一干就是30个年头。从滴定管、移液管的使用,到大型仪器的操作,张凤萍经历了从化学手工分析到仪器分析的发展过程,在不停地学习进步的同时,练就了熟练的化学分析技能。
化学分析是个精细活儿,不仅需要精心、细致,还要练就一副“火眼金睛”。也许你不会相信,在滴定过程中,也许只因为一个小水滴的误差,就会影响到一个大型产品材质质量的判断。仅仅半滴化学溶液的误差,就会带来分析数据的不准确风险,影响到产品能否合格出厂,因此,实验室的工作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失误,唯有高度专心致志地工作才能换来准确的测定结果。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实验室要与多种化学材料打交道,对铜合金、铁合金、非金属耐火材料的成分含量分析,最初很大程度上还是靠手工“作坊式”检测,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这种最原始的手工操作,一个试样往往要分成若干程序去分析不同元素,过程繁杂,污染严重,常常是事倍功半。那个时候,假如一天有十几个待测样品的话,那么全组每个人都会忙得焦头烂额。在张凤萍工作15年以后,企业形势开始逐年向好,化学室的设备也逐步更新。终于,实验室摆脱了繁重的手工操作,化学分析领域拓宽了,手工时代无法检测到的微量元素也能快速准确进行测定了,实验室的分析检测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张凤萍在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操作时,经常会遇到试样溶解不完全的情形,每逢此时,她就会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进行实验方法创新性研究。
张凤萍认为:化学分析工作从化学基础理论发展到应用于工业产品分析,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一步步走过来很不容易。如何将复杂的混合成分准确识别出来,绝不是一两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所能做到的,每做一个分析实验,都要顾及多个元素的成分分析,因化学试样的多样性,给化学分析带来不同的测定困难。
“这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不同的病人,虽然病情表现类似,但病理不一样,医生将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张凤萍说。
奉献青春,不负韶华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针对当时火车轮发生了如夹杂、裂纹等缺陷的质量问题,张凤萍从化学分析角度对冶炼原材料中化学成分进行了全面分析与研究,她申报实施的科研技术开发项目中,其中两项获得太重集团公司科学进步三等奖、一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为公司改进炼钢工艺提供了数据依据。
张凤萍把多年艰苦探索得来的经验撰写成学术论文,先后在专业科技刊物上发表了十余篇,《高铅青铜中铅、锌元素测定方法》获得太原重工创新技能展评二等奖。《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锌合金中铁的不确定度评定》对数据处理进行合理评定,钼铁中微量元素测定论文解决了影响核电产品的微量元素锑的危害。
多少年来,理化检定中心作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公司的主要产品服务,其中包括起重设备、挖掘设备、轧钢设备、锻压设备、油膜轮轴产品、铁路轮轴、齿轮传动、航天发射装置、舞台设备……均提供了优质的无损、理化检测和计量检定/校准服务,有许多同事像张凤萍一样,在平凡岗位上付出了汗水,也奉献了青春。
回首自己30年的工作生涯,张凤萍另有一番感慨:“虽说我不在工人岗位,但我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一名工匠,不断坚持下去,把自己手中的活儿做好,做到极致。我觉得,谁具备了这种工匠精神,谁就有成功的希望。”
张凤萍在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