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提升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整体竞争力

2020-06-08齐泽萍

科学导报 2020年35期
关键词:山西省全省重点

齐泽萍

晋能科技公司光伏制造车间工人正在组装太阳能电池组件。

5月6日,山西省科技厅就《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向社会征求意见,对于“14+N”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支撑强的新型研发机构,以及经认定的从事战略性、前瞻性、颠覆性、交叉性领域研究的战略科技力量,按“一所(院)一策”或“一事一议”原则,将给予“特殊支持”。给科技创新前沿力量“吃偏饭”、给政策、给支持,这是山西省举全省之力深入推进“111”创新工程即将出台的又一项政策。

2019年年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按照“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路和“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的理念,山西省推动实施了“111”创新工程,这是山西省落实“新型举国体制”的具体方案,也是山西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其目的是通过统筹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同全省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结合起来,加快提升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整体竞争力,使其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推动全省高质量转型发展。

“攻尖”行动拿下多个“制高点”

4月2日,太钢集团12吨手撕钢的首批产品提前3天在天津港交付。这是主打高端产品的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有史以来最大采购订单。尽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了全球经济,钢铁行业受挫严重,但太钢“手撕钢”凭借其钢质纯净度、产线工艺、控制水平、高等级表面精度、产品性能五大核心工艺技术,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生产的独特优势,依然拿下了订单。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近年来大力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尖”行动和重大技术“迭代创新”,谋划布局一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大力加强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持续推动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发展高科技领军企业,多项成果取得了行业“制高点”。

国产圆珠笔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双相不锈钢钢筋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宽幅超薄不锈钢箔”率先在全世界批量生产;碳化硅单晶材料及生产设备实现自主可控,一举突破国外封锁;世界首台商业规模水煤浆水冷壁气化炉开发成功;T800碳纤维主要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碳纤维产品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保障了国家重大需求;开发出世界首套规模化R—GAS煤气化技术工业示范核心设备,解决了高灰熔点煤直接气化难题;超级电容器核心材料——电容炭制备技术正在走向产业化。

据了解,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近三年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幅超过30%。在2018年提前两年实现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五年“倍增计划”的基础上,2019年认定数量达到2501家,增幅超过50%,主要布局山西省14个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正在成长壮大。

14个重点产业领域工程抓紧推进

近日,运城市科技局正在就如何支持杂交小麦的研发攻关课题进行研究,这是山西省“111”创新工程的一项重点工程。

“F型三系杂交小麦研究与应用项目是由我市蓝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主持,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9家单位联合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目前,该项目已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国家验收。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不育度达到100%,大于国家规定95%的标准;恢复度达到95%~100%,超过国家规定的85%标准。已初步选育出增产15%以上的小麦杂交种,超过国家规定增产8%的标准。这些指标取得了国际性科研攻关的重大突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运城市科技局农村处处长李卓凯介绍说。

聚焦全省14个重点产业领域,重点围绕共计91个重点科研攻关项目,正在尽快组织立项评审、揭榜招标和重点项目指南发布等工作。其中,围绕绿色能源、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发布了首批指南,已受理申请项目共25个;共凝练21个“揭榜招标”项目,围绕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瓶颈,充分征求需求企业意见,采取财政引导,企业作为投入主体的模式,集聚国内外项目研发团队;已发布第二批半导体材料、炭基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能源领域、轨道交通、信息技术应用、大数据、煤机智能制造、通用航空等领域共计45个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项目指南,面向全省组织项目研发团队。

此外,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全省产学研相关单位,分三批立项20个项目,重点围绕诊疗方案、有效药物筛选、病毒溯源和中西医结合等领域开展研发攻关。

搭建創新平台为“111”工程助力

“我们出台《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是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111”创新工程支撑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意见》)和科技部《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而制定的,目的是为了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优化全省科研力量布局,强化产业技术供给。”省科技厅有关同志介绍说。

据了解,目前全省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基地初具规模。全省已建设重点实验室102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含3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分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

下一步,山西省将谋划启动一批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工作。

聚集14个重点产业领域,研究制定“111”创新工程创新平台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及2020年重点任务10个山西省重点实验室、10个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基地和10个省级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

新认定10个重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高端重型装备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磁性材料、铝工业、炭素产业等领域推动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聚创新资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抓紧建设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与诊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集聚全省的资源开展集中攻关,力争全面提升全省的防疫科研能力和水平。

研究制定《山西省应用数学中心管理规定》,聚焦制约山西省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发展瓶颈的数学问题开展研究,已经推动2个创新团队的建设,着力加强应用数学和统计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应用。

同时抓紧推进高科技领军企业培育。按照14个重点产业领域,正在组织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结合企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技术创新的需求,深入分析企业创新链短板、弱项,积极构建省市县协调联动机制,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在项目支持、平台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推动落实具体的扶持政策。

猜你喜欢

山西省全省重点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存在感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忻州市:光伏扶贫总量全省第一
我省初步建成全省湿地保护体系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单品推荐“抓住重点,改头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