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0-06-08马正奎
马正奎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面对的主体具有思维发展水平较低以及好奇心强烈、行动力强等特点,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主要依賴于自身兴趣,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路径。基于数学学科学习逻辑能力要求高以及学科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的特点来说,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反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兴趣激发难度也比较大。针对这些问题,主要分析了优化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路径,希望教学内容可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生活化素材 教学情境
作为组织教学的基本模式,课堂教学活动质量和学生的知识吸收水平直接相关,因此我们目前需要做的就是积极实施教学改革,支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数学学科知识在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关键办法,但是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缺乏科学性,没有体现出对学生自主学习体验的关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小学生在没有获得愉悦学习体验的前提下,就不愿意主动参与学习,那么如何改进这一问题呢?
一、利用微课实施课堂导入,活跃课堂气氛
利用微视频实施课前导入,可以提升课程导入效率,这相对比单一的说教来说,这样的导入方式更具针对性和生动性,比较符合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要求。比如,《0的加减法》的知识教学中,笔者就在微视频中呈现动画——一个大鱼缸中有5条小鱼,小猫咪跳上桌子盯着小鱼看,想要吃掉小鱼们。小主人回到家之后,看到鱼缸中没有鱼了,但是地上还有2条小鱼在弹跳,小主人及时将小鱼放回鱼缸,请问这时候鱼缸内共有几条小鱼?结合微视频中的动画场景,学生的计算过程体现了趣味性,课堂氛围空前活跃。
二、结合生活化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本身就有很强的实践特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较普遍,这也正好化解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为小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提供了契机。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需要面对和解决很多数学问题,如果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提取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则更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原理,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比如,在教学《九九乘法口诀》时,我用棒棒糖摆放的情况引导学生理解乘法,我选择9个草莓,摆放成3列,让学生到讲台上观察草莓的分布情况,9个草莓摆放了几列?说明有几个9?可以列出算式吗?实物摆放的方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新奇感,而且也意识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利于学生的深化学习。
三、强化数学所学内容的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乐趣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十分关键和重要。简单来说,数学学科和人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这也为学生的兴趣激发提供了契机。比如,《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学构成中,关于小数的性质、意义和实际应用教学,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化要素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如水表、电表、身高,鼓励学生寻找、总结生活中用到的小数,之后进行加减法运算,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感程度,利于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四、巧用悬念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趣味性教学理念下,悬念情境创设要求教师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小学生的探究意识活跃课堂氛围。比如,在教学《百分数和分数》时,我在黑板上写下分数“13/16”,要求学生判断该分数可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思考和演算之后,给出了肯定的回答。然后我和学生说,你们可以随便说出一个分数,看看老师能不能迅速判断这些分数能否转化为有限小数。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但是他们出的题我都回答出来了,这时候我又提问学生:“在不使用计算器的情况下,你们可以准确判断一个分数是否可以化为小数吗?”学生纷纷摇头。于是,我利用这个契机引入了今天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悬念的吸引下投入新课学习中。
五、设置竞争情境,激发学生好胜心
小学生普遍具有很强烈的好奇心,依照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利于激趣目标的实现。因此,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发现,设置竞争情境能够使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利于构建活跃的竞争氛围,开展个体或者小组竞争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笔者在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时候,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学生组间合作,开展竞争活动,竞赛中学生的注意力普遍比较集中,起到了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经过教学后的检验结果来说,知识吸收程度大幅提升。比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一课时,我事先准备好图形模块,分发给小组,我作为本次竞赛的裁判员参与其中,要求学生在固定时间段内进行图形拼组,用时短、完成率高的小组获胜,可以获得棒棒糖。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小组合作协调,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竞争意识,对有效课堂构建目标实现来说有积极意义。
六、挖掘数学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的美感体现在外部和内部上,严谨的数学思想、美妙的几何构造等都是渗透美育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关注数学学科中蕴含的美感,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比较新奇的素材来展现生动的教学过程,体现数学学科教学实践的灵动性,让数学活起来。比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结合角的应用观察其美感,生活中的角存在于每个角落,学生在课上列举了很多自己常见的角,然后我引导学生探究角形成的要素和规律,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角的概念。再如,在圆周率的概念学习中,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存在比例关系,且结果为一个不循环小数,不过我们对圆周率的探讨和研究并没有终止,现代计算机可以得出几十亿位圆周率。这些无不体现出数学学科的形态美感和严谨之美,且都可以成为吸引学生兴趣的突破点。
综上,我们在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问题,只有实现激趣目标,才可以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探究和应用有效的激趣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构建生本课堂,体现优质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高兴的事。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科特点,研究教材,挖掘生活教学素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创设平等、和谐、民主、快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获得愉悦的知识学习体验。上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激发策略展开研究,希望本研究内容可供参考,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杜爱文,李静.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6,(04):264.
[2]黄淑娜,李岩.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5,(02):148.
[3]郑新刚,李观芳.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7,(04):98.
[4]崔砚芝,邝孔秀,宋乃庆.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中华少年,2017,(25):190.
[5]刘秀英,鞠萍.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J].好家长,2016,(56):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