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女性视角的英美文学发展之路

2020-06-08吴雅琦郭欣欣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4期

吴雅琦 郭欣欣

摘  要:英美女性文学的发展之路还要追溯到十九世纪初,女性文学创作者在此刻涌现出来,她们往往会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强调“真爱”的重要性,并以此创作出了大量的经典之作。因为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条件,英美女性文学自此之后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关注点也从最初的女性地位以及颠覆父权转移到如今的双性和谐,文学创作的思想高度也更进一步。英美女性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整个世界的文学创作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也直接促进了世界文学的大繁荣。

關键词:英美女性文学;两性和谐;文学发展

作者简介:吴雅琦(1988.11-),女,回族,河南邓州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方面。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4--02

引言:

作为诞生于两百多年前的女性文学,英美的女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得益于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英美的女性最先得到解放,她们开始在文学中追求自我,逐步摆脱父权社会的束缚,将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倾注到文学创作中,创作出了一部又一步的传世经典。英美的女性文学非常强调“真爱”,对于幸福、婚姻以及恋爱的理解都是非常深刻的,同时又因为女性视角下的笔触更为细腻,对于周围事物的感知更加敏感,赋予了她们的作品的独特魅力。她们在不断的进步中又激励和影响着后代,在世界范围内追求男女平等的道路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19世纪英美女性文学诞生的特殊背景

1.1女性文学启蒙阶段

十八世纪是英美女性文学的启蒙阶段。女性作为社会主力军渐渐登上社会舞台,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劳动都有手工劳动向机器劳动转变,妇女一样可以像男人那样去从事社会化生产。所以在当时的社会大生产的时代,依靠大机器可以生产出大量的生活资源,女性和男性一样,只要经过专业的培养就可以参与到工作中去,而且有些时候还因为女性独特的性别优势,使得她们比男性做得更好。大机器时代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当男性劳动力不足的时候,就会需要女性参与生产。因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在机器生产面前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因而在工资待遇等各方面也应该平等,女性也可以作为家里的重要劳动力参与工作,而不是仅限于每日在灶台前忙碌。与此同时,关于女性的教育权、婚姻权以及财产权等相继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自此,女性地位开始崛起。

1.2自然科学的发展

在十九世纪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欧美还是处于非常传统的宗教社会,强烈的宗教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十八和十九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开始快速发展,它们不断挑战这些宗教的权威性,使得人们的宗教观念开始淡漠,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探寻世界奥秘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英美女性自我意识的萌芽,为女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一特殊的社会背景下,英美的女性的创作从最初的家庭生活,开始过渡到社会关系以及人生追求中,这与她们能够接受到相应的文学和自然知识是分不开的。

二、基于女性文学视角的英美文学发展

2.1.初创阶段

在最开始的时候,英美各国的女性形象更多的是被欣赏和赞美的形象,比如在莎士比亚创作的《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口中的女性就像“万物的灵长,日月的精华”,同时法国作家雨果笔下的艾斯米拉达、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等等,都在赞扬和称颂着女性的美好。尽管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女人作为女主,是他们歌颂的目标,但是其自身的形象和身份却普遍处于一种社会符号化的状态,即人们认为女性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形象,她只是作为男性的精神慰藉而存在,她们应该时刻保持优雅的姿态,像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女主一样存在。在当时男性的世界中,女性的地位往往非常低,她们是作为自己丈夫的附庸而存在的,即便在文学作品中也是长期处于一种被描写、被表达的状态,从来都不曾有过真正地内心深处的挖掘。而且对于女性的伦理和道德评价往往会比男人更加严苛,当女人犯错之后往往不会像男人一样得到社会的同情和怜悯。

但是自从十九世纪以后,英美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关于女性的文学创作也如雨后春笋般开始越来越多。在当时的工业社会大浪潮中的女性,开始逐步摆脱家庭的束缚,从灶台走向工厂,家庭地位随着个人收入也逐步提升。在英美文学的初创阶段,文学的核心思想也大多都是强调女性的自我意识以及对男性长期对女性地位压制的一种批判,尽管这个时期的思想深度和广度与现在相比相去甚远,但也算是实现了女性文学从零到一的突破。

2.2发展阶段

英美女性文学的发展阶段是比较混乱和充满矛盾的。在当时,贝蒂·弗里丹创作的《女性的奥秘》引发了女性主义的第二次高潮。作品强调了女性面对的“无名的困扰”,号召英美女性勇于走出家门、实现自我。英美女性文学作品的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伴随着一场又一场的女性运动,当时欧美的女人们走上街头开始进行大量的集会和演讲,呼吁女性们要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反抗男权的压制,对男性文学作品中对于女人的偏见进行极力的打压。她们号召女人们进行学习和文学创作,记录和戳穿男人们的诡计和阴谋,甚至还提出“用肉体来进行写作”这一观点。

因为当时社会思变,各种思潮纷纷涌现出来,同时也因为商业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影响,女性文学的创作之路荆棘而又坎坷。因为种种误导,最初的身体创作变成了单纯的对于身体的写作或者是关于性的描写,这与当初“反抗男权压迫,张扬女性意识”的初衷相去甚远,因而这个时期的英美女性文学是混乱的,也是没有方向的。

2.3当下现状

在经历了混乱而又矛盾的发展阶段之后,英美的女性文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再次达到了高潮。在这一阶段,女性文学逐步走向成熟,思想深度和广度也远超从前,从最开始单纯地反抗男权地位到当下对于种族、性别、姐妹情谊甚至是同性恋等社会焦点的关注。在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想的渗透下,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开始出现在女性文学中。其中最有思想深度的以为女性文学创作者茱蒂丝·巴特勒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即性别观念的产生并不是自然形成的,二十经过大量、反复的操演之后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性别身份的产生是因为社会规范的重复操演的结果。这一理论可谓是非常超前的,这一理论观点不仅揭示了男女观念的产生以及男性中心注意的形态,也为后代的女性文学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

在现阶段,科技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女性的地位再一次提高,在很多女性文学作品中都曾提到过“原有的身体只是一种伪装”这一观点,她们认为随着科学的进步,在科技和身体交织的网络世界中,男女身体上的差异会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思想的差距会在群体认知上占据主导地位。相比初期仅仅对婚姻观和恋爱问题的表述,如今的英美女性文学的关注重点已经不再局限于反對男性中心主义,而是更多地对于真实身份和真实自我的认知,同时也会对世界上的焦点问题如种族问题、阶级问题以及边缘人群问题进行探究。她们还会用男性视角来观察女性,从双边视角来推动女性文学的健康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大和谐。

三、基于女性文学视角的英美文学创作特点

3.1.写作主题创新

在众多的英美女性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她们的作品主题往往是多元化的。一般情况下,它们会将自己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进行日常生活的详细描述,因为女性独特的视角,这种描写往往会令人眼前一亮,让读者从一个从未有过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另一方面,她们还会对女主的个人身世和家庭地位进行分析,在不同的阶级下,展示出女性对自身地位的担忧与对未来的展望。在这样的理念之下,英美的女性文学往往充满着婉约和浪漫的文学气息,在文学主旨上即可以表达对未来的美好运往,还能够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实现了批判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有机融合。

3.2.写作题材创新

在大部分的英美女性文学作品中,她们很多的都选择了女性的日常生活作为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来源,在对女性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细节都做出了非常详细的描述,这一时期的文学题材大都比较“闲散”,对于两性关系的描述也大都侧重于婚姻关系,对于爱情的探讨较之以往少了很多。自从十九世纪以来,她们普遍信封这样一个准则,即女性的地位和价值往往是通过婚姻来实现的,因而在对于婚姻关系的探讨就会比以往更多了。

3.3.写作风格创新

就写作风格而言,英美的女性文学工作者往往会更加的敏感,她们在文学创作上继承了女人一贯的细腻的风格,在表达上也更加委婉和含蓄。在她们笔下的人物更加生动活泼,文章语句也较为修理清新,对于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描写也更加丰富多彩。在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作品,充分展示了女性在日常生活的情感体验,同时她们在文学描写的过程中对于社会问题,如恋爱、婚姻以及妇女运动等方面的描写也都有涉猎,其表达方式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非常值得人们深思。

四、基于女性文学视角的英美文学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4.1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自从十九世纪诞生以来,女性文学的创作一步步走向成熟,在世界文学舞台的上也逐步确立起自己独特的地位。英美女性文学的发展是整个世界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补充,它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非常好的范本,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创作素材。可以说英美文学的发展是整个世界文学发展史的重要转折点,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英美女性文学对于女性意识、种族问题以及其他社会焦点问题的探讨也为整个世界的文学创作充当了典范,对于后世的影响实际极其深远的。

4.2.对当代年轻人的影响

从十八、十九世纪的英美女性文学辉煌时代以来,流传下了大量优秀的女性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所包含的婚姻观和价值观,时至今日仍然影响着我们的年轻一代。其中,影响最为强烈的当属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在该部女性文学作品中,强调了“爱情与婚姻不能被割裂,婚姻的前提条件是爱情”这样的婚姻观。作品中,简·奥斯汀肯定了金钱在婚姻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没有金钱的婚姻是愚蠢的”,同时也否定了仅仅因为财产而结婚的行为。这种婚姻观对于现代年轻人的婚姻选择也有着较大的参考价值。可以说,19世纪英美女性文学对现代年轻人依旧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其中包含的理念,特别是婚姻观依旧有着较大的借鉴价值。

五、结语

尽管历经坎坷,伴随着一次又一次女权运动的英美女性文学依然走出了最为困难的时期。如今的英美女性文学已经逐渐摆脱原来只专注于与男权斗争的境况,无论是写作风格还是写作主题都有了非常大的创新,逐步开始思考如何实现两性和谐,以及各种社会焦点问题,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狄玲.谈英美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的体现[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4(1).

[2]王智音.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与西方女性文学的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12).

[3]倪波.基于女性主义视角下英美文学中乌托邦小说研究[J].语文建设,2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