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新世界》中“野人约翰”主体建构的拉康式解读

2020-06-08高冉蔡殿梅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4期

高冉 蔡殿梅

摘  要:拉康认为,主体对自己的最初认知是模糊的,其建构过程大大地受到“他者”的影响和干预。笔者基于拉康的镜像理论,对《美丽新世界》中的主人公约翰的自我认知过程进行解读,从对自我的误认、异化以及崩溃这一过程进行阶段式分析,探索出约翰最终主体建构失败的原因,表明了非人世界的残酷无情和个体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渺小和无助。

关键词:《美丽新世界》;镜像理论;主体建构

作者简介:高冉(1998-),女,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通讯作者:蔡殿梅(1963-),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4--02

英国文学家赫胥黎的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取名自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中女主角米兰达的一句台词:“啊,美丽的新世界,有这样的人在里面。”《美丽新世界》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绘了在福特632年(即公元2532年)的唯科学至上和极权统治的“文明世界”:人類统一由机器制造,并被划分为五个等级,拥有虚幻的所谓快乐,而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第二部分则是介绍了“野人约翰”(野人是指并不能被称为隶属于所谓文明区的人)居住的蛮族保留区,原本属于文明区的琳达误生下了约翰,并在蛮族保留区里过着与原来完全不同的生活。在约翰到达文明区之后,其自我认知和思想意志受到极大冲击, 最后选择走向自杀的悲惨结局。本文将运用拉康镜像理论对主人公“野人约翰”人格演变过程进行解读。从而进一步探索“野人约翰”主体建构失败进而走向崩溃自杀的结局之因。

一、拉康的镜像理论

法国精神分析学者雅克·拉康曾提出过众多哲学理论,如欲望辩证理论、镜像理论等等,其中镜像理论则是拉康其最为著名的分析成果。起初,拉康的镜像理论受到沃伦(Henri Wallon, 1879 -1962)的影响,在沃伦著作中,婴幼儿与黑猩猩在镜子前的行为认知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黑猩猩被置于镜子前时,它不会因观察自己而停留过久;但婴儿则会一直饶有兴趣地观察镜像,以便确认镜像与自身组成部分及其动作之间的映射关系。此阶段的婴儿还没有形成自我意识,却能够将镜中的影像与自我相联系,即拉康所谓的“典型情境之中”的“象征性模式”。[1]

拉康认为,6到18个月的婴儿由于还没有对自我形成主观认知,其身体感知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其身体感觉是破碎的、模糊的,所以当看见镜子里自己镜像时,便会误认为镜像为真实的自我,从而产生混沌的自我意识。但事实上,这种认知是受到他者的影响而存在。婴儿是在他者的帮助协调下所形成的完美镜像被婴儿所认知为单纯的自我行为。也就是说,镜像理论的本质就是自欺,即无法对真实的自我进行正确的认识。

研究发现,这一认知过程不仅局限于婴儿时期,更是与自我的本质探索、人类主体建构以及生命过程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孤独之镜,美好之像——自我的误认

新生儿对自我的意识是模糊不清的,对外界的形形色色也一无所知。对于“野人约翰”来说,他所经历的好多事情都让自己迷惑不解:总有不同的男人来找琳达、琳达遭到其他女人的打骂、自己莫名受到排挤、琳达口中的新世界……这一切都是约翰的混沌意识。当约翰发现《威廉·莎士比亚作品全集》这本书时,他看到了镜中的自己,这本书唤醒了其内心道德与人性的存在。镜像阶段的功能就是要在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间建立某种联系。[2]在镜像的初期阶段,孤立无援的约翰无法为自己找到抒发感情的出口,正如新生儿对这个世界和自己都全然不知,而此时,莎士比亚思想的出现则为约翰提供了一面镜子,让约翰看到镜子中的镜像——莎士比亚的思想,从而把它作为自己的思想认知,并以该道德标准对人进行评判,为自己找到了思想上的出口。此后,对新世界的误认驱使约翰同意与马克斯回到保留区生活。在约翰的认知中,文明区的一切都是从琳达的描绘中所得来的,婴儿的认知正是受到“他者”的影响,进而将“他者”的行为误认为出自于自己的主动意识所做出的动作,因此, 琳达对文明区的向往则映射在了约翰身上。至此,约翰从其生活的现实界步入了其所误认为的满是莎士比亚思想和美好事物的想象界。

三、美丽之深,罪恶之渊——自我的异化

在“野人约翰”到达文明区之后,无论是对其心生爱慕的蕾宁娜、与其交流思想的汉姆荷兹,还是其坚决反对的社会制度等等,都是作为“他者”对约翰“自我”形成的影响和干预。拉康认为,人的“自我”是在“他者”的影响下而逐步形成并完善的。也就是说,“自我”并非纯真的“自我”,而是众多“他者”共同作用于“自我”的综合产物。此外,拉康还对“他者”做了区分,即“小他者”( autre / other,也用 a 表示),用来指代自己最初的虚镜像以及身边亲人、朋友等对其有一定影响的人或群体,和“大他者”( Autre / Other,也用 A 表示) ,而大他者基本上则指代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特征以及制度方式等。

1.小他者对约翰的影响

拉康认为,在经历过镜像的初级阶段之后,处于现实届的婴儿对自我的认知则步入想象界,而想象界正是主体自我建构的开始。想象界中,自我不仅与镜像认同,而且会与他者进行认同,更会较大程度上受到他者的影响。而对于“野人约翰”的主体建构过程十分重要的人物就是蕾宁娜。

当约翰受邀与蕾宁娜一起观看电影中播放的性爱片段时,他认为这是一种下流、卑鄙的行为;相反,蕾宁娜则觉得很可爱。这时,即使约翰发现蕾宁娜与自己的道德观念相左,但他却把差异性归咎于其所处的周遭环境。在约翰心里,蕾宁娜的身价犹如女皇一般高贵。然而,当两个人互表心意时,约翰谈及“结婚”、“永远”这样的词句时,蕾宁娜却不能接受。在她的认知里,爱一个人就是与其非道德性的做爱。于是,在蕾宁娜彻底裸露在他面前之后,约翰彻底被激怒了,愤怒至极点,她的行为已经触及了约翰的道德底线,从而导致约翰对情感理解的失望和愤恨。

蕾宁娜作为“他者”的存在对“野人约翰”的自我认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主体的自我认知过程正是来自于“他者”对主体的投射过程。但是,与大部分的主体建构干预结果不同,约翰并非通过蕾宁娜的行为而减弱其自我认知,相反,蕾宁娜正是加固了“野人约翰”在镜像阶段的认知,最终约翰的道德认知战胜了自己的情感意志,这是难能可贵的。

2.大他者对约翰的影响

在象征界存在的大他者所指代的社会制度和时代背景及其影响对人物的干预更是不可磨灭的。它们总是与权力、统治等联系在一起,因此,处于整个社会笼罩下的各种人物、事件、结果都受到大他者的影响。

“野人约翰”的变化更加显而易见。在文明区的人类眼中,处于临终之际的琳达并不是一个值得挽救的病人,而被看作是给孪生儿进行死亡制约的标本,他们被教育死亡是一件幸福之事。约翰也认为正是他们亵渎了琳达死亡的神秘。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约翰对新世界制度和教育制约的憎恨和恼怒,但他却无可奈何。此后,他与元首谈论到宗教问题,元首表示人类相信神的存在只因对死亡及年老的恐惧,而约翰却认为一个人感到孤独时,神是伴其左右的。可元首驳斥他:“我们使得他们憎恨孤独,我们安排他们生活,使他们几乎根本就不会有孤独。”[3]这让约翰不得不同意他的说法:没有了孤独,神自然也就消失了。至此,整个文明世界的運行思想及模式已经让约翰对镜像初期的自我认知产生了一定的质疑,这是其主体建构的重要一环。

依据拉康的想法,大他者的存在是对所有事物的掌控,处于其笼罩下的人物均沦为其奴隶。在《美丽新世界》中,无论作为先来者的元首、伯纳或是汉姆荷兹等人,他们所受到的科学异化、等级异化和情绪异化都是根深蒂固的,而作为后来者的约翰在种种异化所构成的“大他者”的影响下却是渺小脆弱的,更是无力还击的。

四、赎罪之旅,无息之死——自我的崩溃

即使约翰想方设法逃离了文明区中心选择隐居,打算用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为自己净化和赎罪,他却不经意发现自己在削木棍时唱起了歌,这种享乐行为让约翰自己也大吃一惊。这一潜意识行为正是约翰自我认知下主体意识的瓦解的初步显露,从这里步入由“他者”干预下的想象界过渡为最终阶段的象征界。拉康用“缝合”这一术语来指称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他所说的象征界与想象界之间的不融洽的联结。[2]在小说的最后,约翰没能与文明区彻底隔离,反而还与文明区男男女女进行了一场无意识下的肉欲狂欢,最终,约翰心中的道德感、愧疚感以及责任感都荡然无存,从而选择了自杀来逃离这扭曲的世界。

至此,“野人约翰”彻底与现实界与想象界割裂分离了,新世界的“他者”思想完全取代了其内心的自我认知与他者认知,支撑约翰的思想体系被剥夺,变成了一个不可控的无意识个体,最终导致“野人约翰”主体建构的失败。

五、结语

《美丽新世界》不仅是一部科幻小说,更是一部关乎人道主义的预言性小说。本文以“野人约翰”的生命历程为主要线索,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对主人公约翰主体建构过程进行了深入探索。从满怀希望到逐步认清现实,再到最后的内心崩溃,小说刻画出一个非人世界对有血有肉的人类思想所造成的深刻影响与瓦解。本文作者从侧面对于人类进行警示,科学并非全部,根植于内心的人性才是人类的主题。

参考文献:

[1]邵文硕.拉康镜像理论的理论来源及其理论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03):95-97.

[2]陈冰心.他者之下的自我认同——对《芳华》女主人公何小萍的拉康式精神分析[J].东南传播,2018(04):27-29.

[3]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M].李黎 薛人望,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09.2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