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与人:是猫驯化了人还是人驯化了猫
2020-06-08新作文
新作文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猫,这句话一定没有人会否认。猫作为人类重要的伴侣动物,从过去的捕鼠到今天作为宠物的陪伴的地位,恐怕也只有狗才能与之匹敌。作为人类最重要的宠物之一,猫在它可爱到让人融化的外表下,其实也隐藏着一副凶残的面孔,被称为鸟类的头号杀手。猫也被许多作家写入笔下,许多经典作品里都有它们的影子。有人爱它,也有人恨它。猫,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大约5000年到10000年前的两河流域地区,第一个猫咪物种非洲野猫因为迷路而走进了人类的居住区,从此开启了猫咪种族的驯养历程。
猫最早出现在人类的记载中是在古埃及时期,贝斯特是古埃及神话中猫首人身的女神。早在埃及第二王朝(公元前2890年~前2686年)时期,她便开始受人崇拜。在上下埃及统一之前,贝斯特曾经是下埃及的战争女神与守护者,后渐从战神转化为家庭的守护神,象征阖家欢乐,广受古埃及人民喜爱。
古代埃及人意识到,猫可以有效地保护保存的食物,避免它们被啮齿类动物吃掉,埃及人就把剩下的食物如鱼头等给猫吃,以鼓励它们定期来居住地探访。因为这种和谐的共生关系,猫走进人们的生活,逐渐地被驯化了,正是如此,这些友好的猫科野生动物开始进入人的家庭并在这里繁衍生息,成为现代猫的祖先。当埃及人发现猫比黄鼠狼更适合作为人类的伙伴时,猫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猫除了具有优秀的捕鼠能力外,还能有效地除掉当地很多毒蛇。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沙漠化和育种的计划,导致今天的猫咪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小型化。公元前500年,猫咪从埃及与两河流域渐渐地辐射到其他地方,具体分布包括以下几个时期。
公元前600年~公元前200年,猫的驯化期,这个时期猫被商队带到了罗马;公元前200年~公元1400年,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丝绸贸易的繁荣以及宗教传教士的活动,猫咪开始在亚洲与欧洲定居;而到了中世纪,黑猫却成为一种禁忌。
12世纪开始,欧洲人开始将黑猫与魔鬼、异教徒联系在一起。13世纪,教宗格列高利九世的一纸诏书正式把黑猫称作异教徒的守护神,最终演变成席卷全欧的虐猫、屠猫行动。讽刺的是,当时人们还将猫和黑死病相关联;直到19世纪,科学家才推测出黑死病是一种鼠疫,屠猫可能加剧了传染。
在中国的历史上,关于猫的记载也不少,东周时期就有关于家猫的记载,而关于家猫的驯养,最早的记载见于战国时期,不过当时并不是称为猫,而是被叫作狸,这个名字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大约到了隋唐时期,才有了猫的名字。
在《山海经》中,以猫科动物为蓝本的珍奇异兽可以说旖旎多姿。
《西山经》中记载了一种名为“讙”的野兽,“其状如狸,一目而三尾”,“其音如百声”。书中还记述道,“讙”可以御凶煞邪,也可以治疗湿热。《海内西经》则描写了居住在“昆仑南渊”的“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开明兽”虎身人面,与古埃及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颇为遥相呼应。还有一种名叫“驺虞”的仁兽,见于《海内北经》中,其“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于身”,而且“乘之日行千里”。后世对“驺虞”多有传颂,说它生性仁慈,不吃活物。古人对自然总是善意与敬畏并存。而驺虞,还在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2》里出镜过。
我们经常会问为什么十二生肖里没有猫,其实就是因为猫并非中国的本土动物,进入中国的时候十二生肖已经诞生。十二生肖的说法源于干支纪年法,传说产生于夏,但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考证的是,至少在汉代,十二生肖与地支的相配体系已经固定下来了。在汉代以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家猫,无论是《礼记》中所说的山猫,还是《诗经》中“有熊有罴,有猫有虎”的豹猫,都是生活在野外的野生猫。我们今天饲养的家猫的祖先,据说是印度的沙漠猫。印度猫进入中国的时間,大约是始于汉明帝,那正是中印交往通过佛教而频繁起来的时期。因此,猫来到中国的时间,距离干支纪年法的产生,恐怕已相差千年了,所以来晚了的猫自然没有被纳入十二生肖中。
在当代,猫早已从捕鼠的功能性家养动物进化为以陪伴为主的伴侣动物。今天的网络时代,猫以各种软萌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而同时,也诞生了一系列与猫相关的新词——“喵星人”“撸猫”“吸猫”“云养猫”“猫主子”“铲屎官”。对于孤独的现代人来说,猫的陪伴,成为他们化解孤独的利器,是带给他们温暖的源泉。
猫是可爱的,是软萌的,是优雅的,也是高傲的。它们有一种若即若离的魅力,总保持着一种不愿与人太亲近的神秘感。猫永远是轻盈的,无论从多高的地方掉下来,它们总能轻轻地落在地上,没有一丝声响。猫是水做的,无论多小的缝隙,多逼仄的空间,它们总能穿得过、装得下。这些神秘的特质,让猫咪有了“九条命”的名声,也有了猫妖、猫神的传说。人们乐于在家里养一只猫,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甚至会养一只猫来当自己的孩子。在英国的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至今还有一只捕鼠大臣——猫咪larry,在官邸,它比首相的气场还足。
家猫的驯化让它们和人类异常亲近,近乎家庭成员的一分子,同时像一只玩具,深受大家的喜爱。我们的语言中很少有与猫相关的贬义词,但与狗相关的很多。狗会咬人,猫却很少伤人。
然而,在城市中,也有大量的家猫被遗弃成为流浪猫,而猫极强的繁殖能力让这个群体不断扩大。当家猫成为流浪猫之后,它们平日在家里那副可爱面孔下隐藏的少有人知的凶残的一面,就逐渐暴露出来——它们开始野化。
猫早年被视为捕鼠能手,在人类社会长期享有的良好声名掩盖了它在自然界的真实地位:居于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又属掠食性最强的猫科。而对体积较小的鸟类及啮齿类动物来说,一只四处游荡的猫简直是个灾难。
一项发表在2013年美国期刊《自然通讯》上的研究表明,美国家猫每年杀死的鸟类和哺乳动物分别为24亿只和123亿只,这个数字超过了因车祸、杀虫剂、毒药、撞击摩天大楼和风车等人为因素而致死的数量。也就是说,户外猫是因人类影响导致鸟类死亡的头号因素,正因为这一结果,《纽约时报》在报道标题中称“可爱的猫咪比你想象的更有杀伤力”。
人在何种程度上驯化了猫呢?有一种说法是,猫和人是一种共生关系。农耕时期开始后,有了粮仓,老鼠出现,猫捉老鼠的技能对人有用,所以人就让猫留在身边。人并没有改变猫的天性,而猫选择人等于选择了一个食物来源。与野生的祖先相比,在捕食能力、行为、生活方式上,家猫保留了与野猫差不多的习性。
食肉类动物基本都叫机会主义捕食者,逮着机会一定会抓,它是有经济头脑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景区的游客区域总是有很多动物,因为它们知道那里很容易获得食物,丛林里也有吃的,但捕捉很费力”。食物足够丰富时,如果鸟待在地上,猫还是会去捕猎。有时候即便不饿,它们也会抓一只鸟来玩弄致死,就像猫有时抓老鼠并不为吃,而是为了玩,像我们在《猫和老鼠》里看到的。
在中国古代,就有许多人爱猫,自称猫奴,宋代文学家黄庭坚与诗人陆游都是爱猫之人。陆游一生写过无数关于猫咪的诗句,形容他自己从见到猫咪开始就非常激动,平时和猫咪同吃同睡,哪怕饿着自己也绝不饿着猫咪。其中有一句非常有趣:“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这翻译过来就是,外面下着大雨,我要抱着我的猫躺在床上不出门。
《赠猫》
〔南宋〕陆游
裹盐赢得小狸奴,
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资俸薄,
寒无毡坐食无鱼。
《乞猫》
〔北宋〕黄庭坚
秋来鼠辈欺猫死,
窥瓮翻盘搅夜眠。
闻道狸奴将数子,
买鱼穿柳聘衔蝉。
嘉靖皇帝也是一位猫奴,皇上养猫,当然是大手笔,嘉靖对猫咪的爱,称之为猫奴都觉得有点跌份儿,他很好地向人们诠释了什么叫“人不如猫”。
当时嘉靖一朝有猫咪专门的供养机构,有专人伺候,有官衔,无论是走路睡觉进食都有人侍候在侧,猫咪被称作为猫老爷、猫丫头,虽然没有现代的猫罐头、猫粮、猫零食,但是小鱼干和小鲜肉可从未断过,据记载“干明门养猫十二只日饲猪肉四斤七两肝一副”。
当代最有名的猫,无疑是马未都先生的观复猫了,它们生活在观复博物馆里,简直是猫的天堂,而在博物馆这样的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它们仿佛也沾染了文气。马未都先生给他们每一只都起了名字,有“马都督”“韩昏晓”“花肥肥”“麻条条”“云朵朵”“黄枪枪”,还有衔蝉“王情圣”。它们大多是流浪猫,被观复博物馆收留,如今的它们,已经成了明星,每天都有很多慕名前往观复博物馆的粉丝去一睹它们的风采。马未都先生甚至将它们做成了一个文化标志,出了一系列的“观复猫”图书、周边,收获大批拥趸。
近现代作家里,爱猫的人更多,许多大作家也都将猫写入笔下。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日本国民作家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了,通过一只猫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苦沙弥、迷亭、寒月等知识分子及以金田为代表的资本家的生活面貌,对阴暗腐朽的社会和庸俗无聊的小说人物进行戏谑和批判,并以独特的讽刺手法描述了一幕幕滑稽、丑陋的场面,取得了狂欢式的喜剧效果。
同样是日本作家,佐野洋子的绘本故事《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更是风靡世界,感人至深。
有一只100万年也不死的猫,其实它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是一只漂亮的虎皮花猫。有100万个人宠爱过它,有100万个人在它死的时候哭过,可是它连一次也没有哭过。
猫曾经是国王的猫。猫讨厌国王,国王总是发动战争,还把猫用一个漂亮的篮子装起来,带到战场上。有一天,猫被一只冷箭射死了。国王捧着猫哭了起来,仗也不打了,回到了王宫,把它埋在了院子里。
猫曾经是水手的猫。猫讨厌大海,水手带它走遍了全世界的大海和全世界的码头。有一天,猫从船上掉了下去淹死了。水手用网子把猫捞了上来,抱着它大哭起来,把它埋到了一个遥远的港口的树下。
猫还曾经是一个魔术师的猫、曾经是一个小偷的猫、曾经是一个孤零零的老太太的猫、曾经是一个小女孩的猫,它被锯死过、被狗咬死过、老死过,还被背孩子的带子勒死过,不过,它已经不在乎死亡了。
后来,猫就谁的猫也不是了。它成了一只野猫。它头一次变成了自己的猫。它最喜欢自己了,漂亮的虎皮花猫终于变成了漂亮的野猫。母猫们都想嫁给它,有的给它大鱼,有给它上等的老鼠,它说:“我可死过一百万次呢!”它比谁都喜欢自己。
只有一只猫连看也不看它一眼,一只美丽的白猫。它走过去说:“我可死过一百万次呢!”“是吗?”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它有点生气了,因为它太喜欢自己了。第二天、第三天,它都走到白貓的身边,说:“你还一次也没活完吧?”“是吗?”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有一天,它在白猫的面前翻了三个跟头,说:“我呀,曾经是马戏团的猫呢。”“是吗?”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我呀,我死过100万次……”说到一半的时候,它问白猫,“我可以待在你身边吗?”“行呀。”白猫说。就这样,它一直待在了白猫的身边。
白猫生了好多可爱的小猫。它再也不说“我呀,我死过100万次……”了。它比喜欢自己,还要喜欢白猫和小猫们。
小猫们很快就长大了,走掉了。它满足地说:“它们都成了出色的野猫啦。”“是啊。”白猫说,嗓子眼儿里发出了温柔的“咕噜咕噜”声。白猫已经成了一个老奶奶了,它对白猫更温柔了,它想和白猫永远地活下去。
有一天,白猫在它身边静静地不动了。它哭了起来,从夜里哭到早上,又从早上哭到夜里,它哭了有100万次。一天中午,它的哭声停止了。它在白猫的身边静静地不动了。
猫再也没有起死回生过。
除此之外,还有老舍先生的《猫城记》,钱钟书先生也写过短篇小说《猫》。
一架飞往火星的飞机在碰撞到火星的一刹那机毁人亡,只剩下“我”幸存下来,却被一群长着猫脸的外星人带到了他们的猫城,开始了艰难的外星生活。猫人也有历史,拥有两万多年的文明,在古代,他们也与外国打过仗,而且打胜过,可是在最近五百年中,自相残杀的结果叫他们完全把打外国人的观念忘掉,而一致地对内,导致文明的退化。而“我”亲身经历了一场猫人与矮子兵的战争,以猫城全城覆没而结束了这座私欲日益膨胀的外星文明古城。
象征讽刺的运用在这部《猫城记》中可谓贯穿始终。猫人社会,这个虚拟的火星国家,影射着千疮百孔迟早要灭亡的旧中国社会。迷叶,贯穿着全文始终:这个使猫人须臾不得离开的粮食替代品,发挥了巨大的毒害作用,是猫人社会走向衰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作为药物能医好个人却治死了国家,正是残害我们国人一个多世纪的鸦片的缩影。
此外,音乐影视作品里,前几年陈凯歌的电影《妖猫传》也是以猫为切入,原著为日本作家梦枕貘的《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还有风靡全球的音乐剧《猫》。《怪物史瑞克》里那位侠客穿靴子的猫,《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微笑猫,都是深入人心的猫形象。还有2019年大热的国产动漫《罗小黑战记》,主人公也是一只猫妖。
猫作为人类驯化的与人关系最密切的动物之一,陪伴了人类千年,无论是它曾经作为神,还是作为长期为人类清除鼠害的功臣,还是如今俘获人类芳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猫主子”,猫都是提及人类历史时绕不过去的,也因为此,它被数度写入经典文学作品中、影视剧中,以各种形象存在于人类的艺术作品中。我们不禁真的要问一声,到底是我们驯化了猫,还是猫驯化了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