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020-06-08任娟娟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培养方案物流管理双创

任娟娟

[摘  要]通过创新理论培训引导,再结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深入研究现阶段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探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在技术技能方面创新创业特点及他们面临的客观困难,建立学生“双创”能力提升路径。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最终形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物流管理  “双创”能力  培养方案

分类号: F250-4;G717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创新创业促进经济增长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家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高度重视,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物流行业是我国产业振兴规划中的十大产业之一,其本身就处于高速的发展过程中。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提升,不仅是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协同育人模式下进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高职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是很充分,认为创新创业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就业的机会;个别学校甚至认为创新创业就是创新创业大赛。更有高职院校把创新创业安排成讲座、课外活动等,只是进行简单的技术层面和技能层面的操作,没有和人才培养体系相融合。实施过程中与学生专业教育脱节,有的高职院校虽然开设部分创新创业课程,但课程体系不是很完善,实践环节欠缺,师资力量也不足。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推进计划的意见》(讨论稿)等文件精神,研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情况,探索创新创业在高职院校中存在的形式、面临的困难及需要的教育支持,从而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转变工作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依据。创建创新创业教育框架,为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指导,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载体,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为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有效借鉴。

学生“双创”能力提升的路径

1.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基于国内外高职教育现状,结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通过调查分析,深入研究现阶段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探索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在技术技能方面面临的客观困难和创新创业的特点,整理出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需要高职教育提供的教育支持,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与实践。

2.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创新创业型人才首先要求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现有的课程体系大都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设置的,如果要培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就需要重新设置课程体系,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3.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及实践体系的设置

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是创新创业型人才重点培养所在,而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是需要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及通过项目实践提升的。因此,首先需要重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其次需要对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置,在实践教学内容中要融入企业真实项目,通过对企业真实项目的操作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4.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

融合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计划在学生入学初期将创新意识培养纳入通识教育,将创新能力培养纳入专业教学,将创新实践纳入毕业设计或顶岗实习,实现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系统化设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环节,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实践思路

1.设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整体框架,开展系统培养

以剖析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和运营要求为逻辑起点,通过广泛调研省内外企业、借鉴国内外创新创业研究成果和回访创业学生,归纳创新创业能力组成要素,设计能力培养框架。确立“创新创业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搭建包括意识培养、专业实训和创业实战三个层面的实践平台;选聘企业家、创业者和双师型教师组建导师团队;健全保障机制;最终形成了“课程—平台—师资—保障”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框架。

2.重构专业课程系统,将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创业课程相融合

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同时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衔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依据《物流企业岗位职业标准》,结合物流市场变化趋势和学生发展方向,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创新创业技能课、通识课及实战课三类课程,通过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以技能课进行技能淬炼,以实战课培育孵化项目。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三类课程依据不同的学年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中,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

3.搭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平台,组建结构合理的导师团队

根据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要求,建立相配套的专业技能实训平台、创新意识培养平台和创業实战平台。专业技能实训平台对应实训课,学生在校园仓储配送中心、小麦公社、京东物流中心等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意识培养平台对应通识课程,主要通过学生社团、创业大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创业实战平台对应实战课,从企业引进项目,在学校的工作室进行创业集群,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战能力,还同时完成了项目的孵化培育,形成从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能力淬炼到项目孵化培育的能力培养路径,实现教学场景、师生身份和考核方式的有机转换。组建来源多元化、结构相对稳定的创新创业师资团队,通过校内创业实战平台的实战课、去企业参观实习等多种途径来提高校内教师的实践技能和实践课的教学能力。创新创业的通识课教学和技能实训课程教学主要由校内师资来负责,实战课的教学和技能课的教学主要由校外师资负责。

4.完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保障机制

要根据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内容多、环节多、部门多等问题,对管理机构和保障制度进行系统设计,要建立专门管理机构,针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各支点建立对应的保障制度。

结  语

通过实践和总结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专业能力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协同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组建来源多元化的师资团队、完善创新创业保障机制等途径,建成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模式创新、专创融合、平台共建、团队引领、机制护航”的物流管理专业协同育人模式。形成“学创融合、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以创新意识培养和创业能力淬炼为核心,以真实工作环境和项目载体为依托,形成“学创融合、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专创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总结创新创业能力要求,建成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并将其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中。搭建“实体店+网店”的校企实践协同育人平台,以校企共建为基础,再现企业工作环境和真实工作过程为核心,整合校企资源搭建校企实践协同育人平台,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践载体。组建“专业导师+创业导师”的创新创业师资团队,理清創新创业教育与常规教育之间的关系,选聘知名企业家、成功创业者和双师型教师,组建一支校企融合、“专业导师+创业导师”的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完善创新创业培养保障机制,通过建立管理机构,完善创新基金管理、项目培育和孵化管理、技能大赛选拔、弹性学分制等保障制度,形成创新创业培养的常态化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汪拓:《智慧物流时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改革探析》,《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

[2]邓新红:《高职物流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探究》,《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年第24期,第143页。

[3]王慧:《基于协同育人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径研究》,《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第75-78页。

[4]徐耀鸿:《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科技视界》2019年第30期,第135-136页。

[5]刘永锋、项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经贸实践》2018年第15期,第339-341页。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猜你喜欢

培养方案物流管理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GIS云服务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