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微教育”模式研究
2020-06-08李慧
李慧
[摘 要]在新媒体广泛应用的新环境中,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越来越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刻度及必要性也不断地增强,高校教师可根据微博、微信等微媒体快速分享、实时更新的特点,去实现思想教育对在校大学生的深入交流方式及广泛的学习方法。微媒体的实用型及共享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其渗透性及主导的“微教育”模式也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目标。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微教育”新环境下,“微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变化,探索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微媒体的联系及发展,在此基础上,发现和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微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微教育 微时代 大学生思想政治
引 言
在通信自由、信息量暴增的社会环境下,我们非常依赖各色各样的网络通讯和纷繁复杂的信息技术。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和生产的层次,而且慢慢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走向。网络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渗透,为我国社会的进程提供了一个新的环境,经研究发现,在中国社会转型及社会建设问题下,应该加强对网络环境的分析及讨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课题之一,受到了信息通信技术及媒体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需要利用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的正面影响开展。
“微教育”的含义
“微教育”是新进教育提出的范畴,其根据“微时代”的到来而迅速发展,关于教育的定义,学术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文中将从高校学生的角度深度去剖析了解“微教育”的含义及特征。互联网时代下的“微教育”是特殊化教育的表现形式,“微教育”是通过电脑、手机等通讯设备,借助于微信、微博、小说、电视电影、网络视频等途径,以各种“微”网络设施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认知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支持。从高校的教育模式来讲,“微教育”主要通过互联网、手机及电脑等形式进行教育信息的传播及共享,利用互联网平台扩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及途径,使得学生有了自由的空间和选择权利,让学生更好地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改善教学效果。
“微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1.创新“微”话语,开展“微”教育
(1)掌握和创新网络语言
“微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个性和自我意识的表达,网络语言更加贴近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主动贴近受教育者,主动学习“微”话语的时代特点,研究“微”话语的使用技巧方法,通过转化和创新生动活泼的话语形式,使用幽默风趣、言简意赅的微语言,掌握信息传播内容的主动权,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增强突发危机的处理能力和公关能力,第一时间争取有利的舆论导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握契机,转化话语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大学生的日常语言接轨,快速熟知并准确掌握“微”话语,并善于提取其中的积极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将大学生消极对待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众化,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实现教育双方平等对话。
(2)避免信息过分娱乐化
手机移动端的网络娱乐类应用尤其是抖音等短视频APP的兴起,使很多大学生沉迷其中。过度娱乐化的网络信息和消极上网习惯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大挑战,这会给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困扰,影响其学业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其中暴力、色情的不良信息会把大学生的人生引入歧途。此外,微媒体的新闻推介大都偏向大众娱乐方面,大学生阅读的兴趣爱好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使得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国家政策等关注度不够。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身先士卒,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之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避免娱乐化的信息过度充斥大学生的生活和心理,抢占微媒体的话语权,占领网络的思想宣传阵地。同时,教育者还需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觉参与、主动配合,树立与教育者积极沟通的意识,发挥“微媒体”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2.搭建“微教育”平台,拉近“微教育”距离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顺应“微教育”的时代趋势,顺势而为。引导宣传阵地,重视并善于发现微话题、组织微讨论,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动态,通过微平台关注学生的微信息,通过转发、评论等形式真切关心并及时发现问题,对问题要迅速反应并展开调查研究,形成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微教育”的作用。
(1)积极组织微博话题讨论
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要理解并正视微博等社交软件在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巨大作用,要善于发挥其传播便捷、交流性强、便于分享等特点,充分利用,加强引导,增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此外,还要积极寻找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资料,设置具有思考性、辩证性的讨论话题,不能只发布信息,要注重对信息的加工和创新,着重培养大学生独立批判的能力,发挥隐性教育的优势。
(2)创设思想政治微信公众号
微信朋友圈是以即时通信工具为基础而产生的时代产物,现今社会,微信用户量非常庞大,微信功能和作用不断更新,以此来满足大众的需求。对此,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建立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微教育”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风向标,高校创设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号势在必行。高校微信平台要紧跟时代发展,发布和更新现时代现阶段最新的研究成果、新闻报道、国家大政方针的解读等积极正面的信息内容,这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时代的发展、学校热点,提高自主研究学习能力、充实学生生活有很大的助益,也有利于实现高校、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最大的教育效果。
3.培养“微”意识,净化“微”环境
5G时代已经开启,桌面互联模式开始向移动模式转变,信息的获取早已不再是仅仅通过电脑,“手机族”不断壮大,人们了解信息的途径方法更加便捷迅速,手机成为大学生的必备品,“秒删”“秒赞”“刷屏”等词语已经成为“微时代”速度的体现,由于信息量繁多复杂,教育者仅仅依靠自己对信息进行甄别梳理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要发动大学生和教育者主客体双方的交流合作,教育者应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使用网络的行为习惯,积极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理念,加强自我教育反思能力、社会公德批判能力和信息甄别能力,引导他们搜集信息各种途径和辨别信息的真伪,慎重转发或评论其他消息,做到心中有数。思想政治教育者还要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健康正常的人格。合理利用网络,恪守道德规范,发布积极的正能量信息,融合校园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文化,增加校园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创设健康向上的环境。
结 语
在互联網新媒体时代下,面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下应对各种各样的“微媒体”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微教育”的新发展,构建出大学生思想政治“微教育”的新环境,同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充分使用“微媒体”。高校要打造出活跃创新型的“微平台”。除此之外,还要提高教师的“微队伍”,加大网络信息的正确引导作用,创造出健康向上的“微环境”,为学生创造出积极向上的校园“微生活”。
参考文献:
[1]黄军利:《浅析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机遇》,《思想教育研究》2014年第11期。
[2]段颖惠:《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沟通“微”机制建构》,《教育评论》2014年第11期。
[3]梁海波:《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3期。
[4]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8/t20170803_69444.htm,2017年8月3日。
[5]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 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基础部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