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0-06-08张扬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切入点大学语文课程思政

张扬

[摘  要]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需求,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和科学的可行性。高职院校要加强任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培养。任课教师要找准切入点,以切入点引领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使《大学语文》课程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提升学生德育工作水平,构建“大思政”格局。

[关键词]课程思政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切入点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实施“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需求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职院校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前期重专业知识技能培养,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理念存在不足,纷纷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开展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2.《大学语文》课程是“课程思政”的排头兵

中国古代就有“文以载道”的说法,这反映了文学作品的社会性价值,也体现了文学作品中思想性内容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无疑是紧跟思政课之后实现德育功能的排头兵,是“课程思政”实施途径的探索者和经验的积累者,是全面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样板。

3.传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不足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仍然沿袭中学语文教育的模式,以文学欣赏和文学写作为主,仅仅是难度和深度上略有增加,具体篇目不同而已,思想性内容较少且基本都属于泛泛而谈,甚至不少教师仍抱有“《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以文学性为主,如果以思想性为主则为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不明显,各专业开课热情不高。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1.同行同向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思想性上与思政课具有高度的同行同向性。这种同行同向性集中体现在“情感、态度、三观”的步调一致上。这种步调一致还具有频率高、数量大的特点。

2.形式互补

近年来,思政课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中,内容的生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从整体上来看,受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的限制,思政课仍然是以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为主,重理性学习,呈现出系统性、理论性较强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有一定的接受困难情绪。《大学语文》课程天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强的特点,因而在美学上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在教学过程中重情感同化,恰好能够与思政课形成互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3.内容丰富

我国文学史源远流长,优秀文学作品灿若星河,可供选择的教学内容浩如烟海;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文本解读能力的不断提高,除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外,还可以进一步扩大中国古代文学乃至外国文学优秀作品的选择范围,这就使得我们能够根据“课程思政”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内容。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找准切入点

切入点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核心。找准切入点,才能合理高效地根据“课程思政”需求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实施。以切入点为引领,才能使“课程思政”系統化、深入化。如果仅仅是在传统教学中尝试加入“课程思政”元素,结果只会是浅尝辄止。在选择切入点时,要与思政课相呼应,要与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相适应,要与学生的德育需求相吻合,如“爱国主义”“家庭关系”“爱情观”“生活观”“大学观”“诚信”等都是较好的切入点。

2.做好篇目的遴选和重组

篇目的选择和排布对于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语文》传统教学中,较为通用的方式是按照体裁进行分类排列,一般遵循“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先文言,后白话”的顺序。为了更好地实施“课程思政”,开展德育教育,我们必须打破这种固有思维,采取按照题材进行分类排列的方式,并注意题材间的逻辑关系,形成“课程思政”体系,加强德育效果。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部分选择和排列。

首先以“社会观”为切入点,选择《礼记·礼运》,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正确认知。进而由抽象的社会形态具象到国家,以“爱国主义”为切入点,选择《百合花》,探讨“为什么要爱国?怎样爱国?”的问题,在坚定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将爱国主义热情落实在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中。以“大学观”为切入点,选择《礼记·大学》,探讨“怎样才算合格的大学生?大学时代应当怎样学习生活?”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大学生涯规划,科学合理安排学习生活,主动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实现自我成长。大学毕业将是独立生活的开始,以“生活观”为切入点,选择《归园田居》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探讨

“都市生活与田园生活该如何选择?平淡生活与积极生活该如何选择?”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3.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相结合

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相结合不仅能提高教学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强化“课程思政”的德育效果。思政是德育的保证,生活是“有用”的保证,文学是接受的保证,三者要紧密结合。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曾遇到在我国与个别国家外交关系紧张时,学生群情激愤,认为我国不使用武力方式是软弱无能的表现,甚至有意做出一些过激行为。笔者及时调整了教学安排,在“爱国主义”专题的基础上,以“战争与和平”为切入点,选择了《饮马长城窟行》和《燕歌行》,探讨“战争的强大破坏性与和平的可贵性、武力的震慑性作用与打击性作用、解决外交争端的多种方式、如何理性爱国”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理性爱国”和“和平生活来之不易”的观念,及时纠正了学生的过激思想,并进一步微观到如何合理解决人与人之间争端的层面。

4.适当融入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文学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课程应当肩负起为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责任和使命,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的方式之一是对中国文学史进行专题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虽然也涉及文学史方面的内容,但大都零散、简单、不成体系,以历史的视角对文学的发展和成就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和介绍,倾向于中国文学的辉煌成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形成认同感,从而树立文化自信。除文学史外,汉字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进行汉字专题教学,引导学生系统认知汉字的产生、发展、演变、特点、作用、美学价值,并与其他古文字和现行文字进行比较,能够帮助学生从智慧结晶的角度审视和理解汉字这一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从而树立文化自信。

5.改革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了解“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和学生德育效果的重要途径。适当降低对体裁的限制和文学性的要求,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布置课后作业,在话题内容上突出“课程思政”特点,可以较为有效地考察所有学生的思想认同状态和理解程度。笔者曾在一学期内以《我的大学》《战争与和平》《学会感恩》等为话题,布置了6次课后作业。全批全改后发现,作业基本未出现网络抄袭现象,空话套话较少,真情实感度较高,学生基本都有端正的思想态度认知,部分学生还在作业中记录了自己的实践行为。笔者在课堂点评过程中着重对思想认识深刻的学生和有实践行为的学生进行了表扬和鼓励,对存在思想偏差和认识不足的学生进一步进行了引导。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

1.把《大学语文》作为载体,不要作为范围限制

《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要以“课程思政”为途径,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进行思考和设计。不能死守教材、死守篇目,更不能抱着“课文里没有的一概不讲,课文里没有的就是超纲”的陈旧思维,要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载体,将篇目作为载体,基于作品深入探讨所反映的思想层面的内容,将隐性的思政元素顯性化。

2.教学内容要有选择性

《大学语文》毕竟不是思政课,在落实“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不能贪多求全,不要形成“用《大学语文》代替思政课”或“要将《大学语文》与思政课的章节一一对应”的认识偏差。诸如,职业道德、职业修养、工匠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就完全可以留给专业课程去开发挖掘,《大学语文》就不必再涉及了。

3.给予任课教师一定的课程内容形式的选择权

要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深入落实“课程思政”,强化德育功能,就必须要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需求紧密结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从教学需求角度看,由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内容、倾向、重点是处于一定的动态变化的,同时还会受到社会思潮、重大时事、社会热点等的影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必然要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中。从学情角度看,专业、年级、男女比例、兴趣爱好特长倾向等差异化因素都会影响到《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的选择。给予任课教师一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的选择权,是实现“因材施教”,充分落实“课程思政”的必要保障。当然,“放权”并不意味着不管,相反应该进一步加强内容范围、导向性和思政元素的审核和指导。

4.任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培养

任课教师是《大学语文》课程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任课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内容的了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有计划、有组织、有要求地开展任课教师听思政课、阅读思政课教学资料,是培养任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有效方式。同时,“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方法整体上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教研室应当经常性地通过教研室活动、研讨会等形式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的经验交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更快地提升全体任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5.任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大学语文》课程要有效落实“课程思政”,离不开教学内容的拓宽、教学形式的生动,生活化和时效性的提高,这都要求任课教师有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做保障,要能够通过网络检索更多的教学资料、教学素材,制作更为生动、美观的多媒体课件,录制微课,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等等。提升任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也是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保证。

总之,“课程思政”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是立德树人的需求,也是提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效果的需求。高职院校要紧抓任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培养,组织和鼓励《大学语文》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其他课程的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最终形成“大思政”格局,全面提升学生德育工作水平,培养思想政治和专业素养双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岑泽丽:《“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探析》,《汉字文化》2019年第20期,第20-22页。

[2]杨眉:《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探索》,《智库时代》2019年第41期,第22-29页。

[3]李茜茜:《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思考》,《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第22期,第39-40页。

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切入点大学语文课程思政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