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苏教版数学教材“思考题”教学的探索研究

2020-06-07何菊兰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考题苏教版教学研究

何菊兰

【摘 要】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思考题,是依据相应教学目的设置的、有一定难度的习题,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環节。它能延伸学生课堂所学知识,也能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解题方式和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运用思考题,引导学生反复思考和探索,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提高其学习有效性。本文主要针对苏教版数学教材中的思考题进行了实践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苏教版;思考题;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34-0073-02

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思考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高中数学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思考题不是简单地重复课堂所学内容,能让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有更深入的探索,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欲,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数学核心素养,对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质量有着关键性意义。

1   思考题的设置特征

高中苏教版数学教材思考题的设置存在一些特征。对此,教师需要明确并把握这些特征,以引导学生对思考题进行更有效的探索,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1.1  目的性

教材中的思考题设置有很大目的性,能针对性地巩固学生的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更有效地突破学生在数学分析中存在的障碍。

函数是高中数学中出现率非常高的一项内容,在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函数一节中,函数概念是高中生非常需要打好基础的知识[1]。函数的定义在过去和现在虽然本质相同,但叙述的出发点有一定区别。前者以运动变化为叙述起点,后者通过集合和映射方式的观点进行论证。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正确理解函数概念为教学目的,讲解思考题。如一枚炮弹发射后,在空中经过26秒的时间降落到地面并且击中目标,假设炮弹的射高是845米,那么求炮弹距离地面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师讲解中可利用多媒体展示课件,清晰直观地展现炮弹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运行轨迹,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已知信息得出飞行时间分别为1??s、2??s、5??s、10??s时,炮弹和地面的距离是多少?t的变化范围是多少[2]?引导学生思考时通过语言来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其知识点存在非常强的结构性和内在联系。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引导学生理清数学概念,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串联概念之间的联系,做到知识点前呼后应,让学生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数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数学知识体系[3]。

1.2  开放性

开放性也是思考题的一大特征。教师可以建一个开放性的教学目标,在思考题教学中引入更多元化的解题形式,帮助学生在解题中发散思维。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思考题中常出现一题多解的题型,遇到这类思考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满足于一种解题方式,而要从不同角度和出发点思考和分析题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找到更多的解题方法和思路[4]。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一法多用,将数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并且举一反三,提高数学的核心素养[5]。

1.3  层次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教材中的思考题是根据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以及思维发散由易到难,逐步从具象到抽象设置的,题型从单一到多变,能够让学生在解题中逐步深入、不断延伸、更加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思考题的层次性也更好地凸显了数学的层次感,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关键性的意义。

1.4  实践性

数学来自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数学的生活化,将数学化和生活化充分融合在一起,让数学教学更合理化,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改背景下,更强调教学的生活化,提倡数学课程教学需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将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对知识进行合理解释和有效应

用[6]。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思考题具有实践性,注重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能引导学生在解题中将数学和生活密切联系,使学生在生活中合理利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提高数学核心素养。要将思考题作为高中数学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要在教学中对思考题进行生活化引导,提高思考题的合理性。

1.5  自主性

思考题还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的[7]。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答思考题,结合新旧知识点,串联数学的知识结构,形成一个数学学习系统。对不理解之处,让学生在课后利用所学知识自行分析和思考,也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或询问教师,最大程度地发挥思考自主性。

2   思考题的有效性判断

思考题是高中数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为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思考题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可以“效果”“效率”以及“效益”三个角度为参照标准,判断思考题的有效性。

2.1  预期目标的达成是判定思考题有效性的基本指标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思考题的设置具有目的性及计划性,以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开展每一项活动前都会对结果有一个预期,数学教学的预期就是教学的有效性[8]。因此,教师需要从思考题入手,判断学生在思考题中的表现,分析思考题在学生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如是否提升了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是否丰富了学生的数学解题思路和提升思维能力等,并以此判断思考题的有效性。而判定是否达到预期的标准就需要考虑思考题的“效率”,通过时间、精力和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2.2  从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来判定思考题的有效性

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是完成思考题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以判断思考题的有效性。思考题的难易程度在学生学习能力的范围之内,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解答。判断思考题是否有效不仅要判断是否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还要根据实际教学中学生所表现的学习情况进行把握,有时实际教学效果是高于预期的。预期效果和生成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相互辅助和推动,因此教师要注意思考题预期教学效果的生成过程和基础。

2.3  从效益来判断课后思考题的有效性

思考题的效益是指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要将思考题的效益发挥到最大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同样也是教师进步的过程。学生在进行思考题的分析和解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因此教师要对其进行合理引导,并不断提升自身引导学生的能力。思考题的预期目标指向也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更有方向性。

综上所述,思考题在高中数学中有着重要意义,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探索数学、理解数学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思考题,引导学生探索数学,对思考题进行更加合理的挖掘,有效提高数学的有效性,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海萍.挖掘教材价值培育数学思维之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华夏教师,2020(19).

[2]孔德鹏.课本研读:“思考题”的理解与教学[J].中学数学月刊,2018(2).

[3]赵忠海.如何培养和提高初一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读写算,2018(30).

[4]朱立明.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科学,2020(4).

[5]乔泽轩,刘岗.高中数学习题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指导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8).

[6]孔祥士.用数学思想方法支撐高中数学深度学习[J].数学教学通讯,2020(24).

[7]黄超.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2020(24).

[8]罗东荣.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德育教育研究[J].读与写,

2020(9).

猜你喜欢

思考题苏教版教学研究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六个连续的数
减法变成加法算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