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分析

2020-06-07吴淑婷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吴淑婷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作为语言文化的学科,初中语文对于实现这项任务有着特殊的作用。通过学习语文知识技能,学生可以实现与他人的良好沟通,不断汲取精神上的能量,受到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熏陶,树立起远大的人生理想,而且可以将优秀的阅读能力等语文素养作为今后自己不断进步的有力支撑,可以说初中是学生语文能力素养成长的关键衔接期。所以,对初中语文的创新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就是对学生未来的人生负责,也是对社会的未来发展负责,有必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的现存问题、创新教学原则和创新教学策略三个主要方面,对该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教学创新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0.035

一直以来,我国都没有停下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脚步。在教学理念、策略、方法乃至教育技术手段上不断创新,推动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在这种大环境下,各个学科学段的教师也在付出努力,希望能在自己的教学领域有所突破,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其中,语文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也在这一创新大潮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既获得了不少成效,也遗留下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现存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的现存问题主要体现在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主观上,一些教师虽然投入到了教学改革之中,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对语文学科的刻板认识,很大程度上将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认为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要掌握各种字词知识,背诵一些经典名篇以增加文化积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似乎没有发挥的必要性。这种主观认识与语言文化的本质是相悖的,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无法对语文知识内容展开深入思考,也就不能产生深刻感悟,达不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其次是客观上的问题。客观问题的产生与主观认识偏差有很大关系。因为部分教师仍然用老眼光看待初中语文学科,所以课堂教学中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非常单一,缺少变化和乐趣,几乎每节课的教学过程都是一样的。有的教师也不重视引入新的教学技术或延伸课堂知识,学生获得的极为有限的情感体验,没有验证的机会,只能浮在头脑的表面。如果再加上中考带来的压力,师生双方很容易将语文知识学习作为一项单纯的任务,关注点会偏离学生知识与情感的全面成长,转而放在对中考语文成绩的关注上。

二、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的原则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的原则。第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向必须向“以学生为本”转变。这里并不是说教师要放弃对考试的关注,而是指教师应该把主要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将日常的考试或测验作为检验学生发展成果和考查学生知识技能及学习态度的途径之一。教师要明白,只要学生的发展不出现问题,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会更容易实现。第二,在教学理念和方向转变的基础上,教师要勇敢探索,不断在教学策略方法上推陈出新,总结经验教训。虽然现在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的研究实践有很多,但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因为学校所在地区不同、生源质量差异不同、师资力量不同等因素,使得教师不可能完全照搬其他人的经验,必须要经历一个自己摸索的过程。而且创新不是一段时间的事情,而是要长期持续下去,才能满足时代发展带来的各种新需求。如果只跟在其他人的后边亦步亦趋,很可能在完成适合自身情况的调整时,新的教学策略已经不再适用。

三、初中语文的教学创新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广大教师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身不算创新型的教学策略,关键在于具体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在于细节上的各种优化。比如,过去不少教師通过课堂提问和追问的方式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仍然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即教师问、学生答,问题未必是学生感兴趣或正在思考的方向。反之,如果能改变形式,转化为师生之间“有来有往”的互动,学生有机会问出心中所想,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显现出来,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机会,通过各种灵活的手段将学生兴趣进一步放大,在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藤野先生》为例,本课课文蕴含着较为复杂的感情。课文的“主角”之一自然是藤野先生,作者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深刻怀念,体现出了藤野先生诲人不倦的高尚精神,但同时也有对当时部分国人浑浑噩噩、麻木不仁的抨击和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厌憎。课文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读起来难度不大,而且颇有些幽默感,对学识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学生也可能因为自身认识水平不足的问题,很难对课文复杂的感情有全面的理解。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心中的疑惑说出来,然后师生双方共同选取重点片段进行分析,挖掘和体会作者的感情。

2.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上文所说的,将传统课堂提问转化为师生互动,就稍有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效果。不过,还要做到在教师没有主动引导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够向教师或同学发问,而且问题本身有一定的实际价值,解答问题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深度理解,这样才能看作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质疑精神。为此,教师必须打造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课堂教学氛围,允许学生在不影响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大胆提出对教材内容或教师讲解的疑问甚至反驳,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己讨论并解答此类问题。对于一些质量不是太高或与教学主题相关性不是很强的问题,只要学生经过了认真思考,的确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必须秉持包容的态度,不能草率地对学生进行批评,以免伤害到学生提出质疑的兴趣和自信心。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愚公移山》一课为例。这篇课文通常被认为写出了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歌颂,通过对比反映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学生对这篇课文主旨的质疑,很多都是从课文衍生出来的,与主题并不紧密相关。比如,有学生认为愚公说自己“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这是根本无法预料到的事情,即使血脉真的能一直传承下去,也不能保证后人不会半途而废。产生这种质疑,证明学生确实对课文进行了自己的个性化思考,产生了独特的理解,教师应该鼓励其分享出来以供大家共同讨论,开拓学生的思维。

3.为学生提供创新空间

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空间其实是非常巨大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愿不愿意将其交给学生。比如,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教师给出了一段材料,不同学生对材料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写出的作文在内容、方向和感情基调方面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有的难免与教师预想的不同。如果要给学生足够的创新空间,那么教师不应该以自己的预设去要求学生,判断学生作文的优劣,而要看学生对材料的解读是否有道理,能不能自圆其说,是不是充分融合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情,在基本的写作技巧上是不是有明显的失误。只要这些方面没有问题,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作文给予应有的评价,学生的创新空间也就因此出现,今后也会更愿意调动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深入思考。

例如,教师给出了一段作文材料:“有一堆橘子,有的快坏了,有的正新鲜,如果是你,会从快坏的还是新鲜的橘子开始吃呢?”一部分学生选择先吃快坏的,否则可能真的变坏,最后就浪费了;还有的学生选择先吃新鲜的,否则自己一边吃,新鲜的一边变坏,到最后一点新鲜的都吃不到;最后还剩下几名学生觉得不用纠结这么多,随机吃就可以了,这样时不时会有惊喜。这几种认识并解读材料的角度其实都没有问题,取决于一个人性格特征的倾向,不存在高下之分,教师应该允许这些不同观点的存在,只从作文质量本身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发展。而其有效性的发挥,则在于教师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在教学理念和具体策略方法上的创新,以激发出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充分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愿大家都能在教学创新的道路上奋勇前进,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彭磊《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改革创新》,《汉字文化》2018年第21期。

[2] 杨桂平《初中语文教学的技巧及创新教育分析》,《教育评论》2018年第10期。

[3] 梁文平《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创新探析》,《教育现代化》2018年第28期。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