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贾科梅蒂艺术作品中对“人”的关注

2020-06-07北京师范大学100875

大众文艺 2020年10期
关键词:雕塑广场创作

(北京师范大学 100875)

一、风格转变

著名瑞士雕塑家贾科梅蒂从小在艺术环境下长大,受父亲的影响,小时候常常在父亲的画室画画,积累了深厚的美术基础,拥有着优越的客观条件,同时,他对于艺术也充满了热爱,从小就长时间投入到绘画中,充满创作能量。1920年5月,贾科梅蒂跟随父亲来到了意大利,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这次的艺术殿堂的旅程对他以后的艺术风格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关于人物的夸张拉长的表现手法,在贾科梅蒂后来的经典雕塑形象中有明显体现。1922年他迁居到巴黎,在艺术学院学习雕塑训练课程,因父亲对他从小的绘画氛围熏陶下,他对于绘画非常熟悉,但贾科梅蒂对雕塑更加热爱。1925年,贾科梅蒂受到了立体派的影响,经历了二战的艺术家们有了全新的领悟,立体派将结构破坏后再将元素重组,对于“形”的重塑与解读。

1924年10月,布鲁东第一次发表了超现实宣言,这时期,贾科梅蒂积极参加超现实主义运动,贾科梅蒂与超现实之间的关系忽远忽近,彼此影响、吸引,也会觉得彼此冲突,直到1935年他写给布鲁东的一份信中,表达了与超现实主义的结束,回到了画室,面对模特儿进行写生,布鲁东对此嘲讽:“谁不知道,一个人的头部看上去是这么回事。”早期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对于真实的追求,他开始通过绘画寻找新的表现方法,如1937年《艺术家母亲》中,通过强烈的线条造型,重点刻画了人物的脸部,这一时期他开始摆脱超现实如梦如幻的方式,通过观察真实的人,写实的形式也可以兼具表象与内在。

1932年-1934年,贾科梅蒂创作了《行走的女子》雕塑,修长的身型、平坦的结构预示了贾科梅蒂后期为人熟知的风格。1940年前后,贾科梅蒂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语言,1948年《行走的男子》(图1)雕塑可以感受到贾科梅蒂的人物有种薛西佛斯式的悲剧,人物一直处在走的状态里,但并不知道前方是什么、终点在哪里,人物浑身斑驳、满目疮痍、摇摇欲坠,象是象征着战后的人们。《等待戈多》的作家贝克特与贾科梅蒂是挚友,其中的一句台词是:“不乏虚空”,是主角自嘲时的话,用于描述贾科梅蒂的经典人物雕塑十分合适——看上去厚重却是弱不禁风。

图1 《行走的男子》 1948年

图2 《棒仗上的头》1947年

图3 坠落的男子 1950年

二、死亡与孤独

遭遇死亡的经历对于贾科梅蒂是无法忘怀的深刻记忆,这些创痛使他不断通过艺术形式来抒发和克服,将这种感触与作品揉杂在一起,贾科梅蒂的创作风格形成期间经历过朋友、亲人的离世,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炸弹投下、生命毁灭的场景。1921年一位荷兰老人与贾科梅蒂相遇并相谈甚欢,后来这位老人为了再次找到贾科梅蒂,特意登出寻人启事,希望与他同游意大利,并愿意承担全部费用,几个月后,贾科梅蒂克服了怀疑与恐惧,与老人一起他上了旅程。然而,老人在旅途中突发心脏病离世,目睹一个生命突然的死亡改变了贾科梅蒂看待生命和世界的眼光,对他后来处理死亡与人体暴力、存在等创作时的重要回忆。

1933年贾科梅蒂的父亲脑溢血去世,他未能与父亲面别,这时的他还没有经历战争、没有目睹残忍的场面,所以对死亡的理解是“空洞”的。在亲身经历战争后,他对死亡的理解是“鲜活”的,他将剥夺生命的过程血淋淋的呈现在观者面前,1947年,贾科梅蒂创作的《棒仗上的头》(图2)、《鼻》等作品和死亡对他产生的心理创伤有关,在战争期间受到过残酷场景的刺激,目睹了一只胳膊从身体上脱落,《棒仗上的头》是头部被一个尖锐物刺穿,张力十足、冲突性强,把在死亡瞬间的挣扎感体现的很充分,起皱、斑驳的雕塑触感将早期对死亡的理解又概念转化成可触式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很多关于人类存在状态的讨论,贾科梅蒂也更加关注人的问题,他的雕塑都有一种遗世而独立的姿态,给人一种疏离感、孤独感、迷茫感,瘦骨嶙峋的躯干,单薄的肉体行走在天地之间。贾科梅蒂的作品中大多都没有真实的面容和身型,但贾科梅蒂赋予了他们真实而独立的灵魂,《坠落的男子》(图3)是一种即将跌倒的状态,晃动中有着不安全感、焦虑感,在面临生死的临界点挣扎,这个人物孤身一人与命运抗争着,人们在贾科梅蒂的作品前,都会被这种孤独感围绕着。

三、人与公共空间

贾科梅蒂喜欢坐在咖啡馆里观望人们在街上行走,在他早期的小型雕塑时期就可以看出,小型雕塑时期的灵感来源于他的模特从远处走来时,他感悟到艺术家与模特的距离应该要影响雕塑的大小,在绘画题材中轻易能呈现的空间感,在雕塑上就成了问题。贾科梅蒂说过:“在面对模特进行创作时候,我做了许多微雕雕塑,它们三厘米高。我并不是有意为之,以前我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一开始总是做的很大,但最后完成的作品却很小,而只有微缩的雕塑才让我感到真实的,后来我明白了,只有一个人走远了,变小了,我们才能看到他的全部。”他还为这些小雕塑加了巨大的基座,增加了与观者的距离感,传达了一种“人与空间”的存在主题。贾科梅蒂的雕塑作品不需要特定环境,总是带有一种空间感,哪怕是一个人物的雕塑,与周围的环境、背景也可以形成一个空间。

他捕捉了都市生活的人物形态,在城市中,人们互不认识,擦肩而过,陌生的身影穿梭在街上,形成了都市空间。1948年的雕塑作品《城市广场》就以疏离的城市为主题,作品中的五个人物形从不同的方向走来,形单影只的他们向前漫步目的的走着,在相遇后又擦身而过,彷佛他们来到的一片荒芜之地,而不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广场。贾科梅蒂在多人的雕塑中几乎都暗示了这个主题,人们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走着,有些作品中人物尽管朝同一方向,但目光也没有交集。

1965贾科梅蒂受邀为纽约曼哈顿广场制作一组人物雕塑,建筑师乔登希望把贾科梅蒂的1949年的《三个行走的人》放大尺寸,但贾科梅蒂准备在广场空间以及街头树立三个比真人尺寸还大的雕像,一位站立的女子、一位行走的男子以及一个基座上的头像,分别代表着他创作的三个阶段。这样人像与公共空间关系的雕塑作品,贾科梅蒂在早期1930年的《广场模型》和1948年的《城市广场》中就有所体现,可以感受到广场中的五人不仅仅是陌生人,而是带有现代感的陌生,互相不敢接近、不敢泄漏自己的情感,逼迫自己与别人擦家而过、没有停留,映射了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自我的封闭,没有人愿意走进别人,也没有人愿意对谁敞开内心。1965年他在曼哈顿广场亲自勘察后产生了想法,创作三个比真人尺寸还大的雕像,但他返回欧洲不久后便离世了,这个广场的计划也没有最终实现。

四、结语

贾科梅蒂的好友热内说过,他不相信曾有一次,哪怕仅仅一次,贾科梅蒂用轻视的目光看待生命,甚至看待一件东西,每一事物于贾科梅蒂都是唯一的珍贵的孤独。贾科梅蒂的作品看似过于冷漠、冰冷,但作为一个存在主义的艺术家,现实不所谓温暖和冷漠,只有真实才是他要关注的,他可以创作出让观者触目惊心的作品,正是因为他尊重生命、尊重个人。贾科梅蒂的艺术是一种对于生命的呈现,也是一种对事物的探索,他将事物的表象全部拨开,亲手将真实展现在人们眼前,将残酷的经历带到人们面前,所以人们看他的作品时,仿佛生活的表象被揭开了,看到了真实的人群,茫然而冷漠的走着,感受到伤口被撕裂的痛苦,会有一种置身于巨大的孤独感中。

猜你喜欢

雕塑广场创作
布鲁塞尔大广场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一墙之隔》创作谈
广场
创作随笔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创作心得
广场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