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我国出口蜂蜜高质量发展思考

2020-06-06

中国蜂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蜂产品养蜂蜂蜜

(武汉新港海关)

我国有着悠久的养蜂和食用蜂产品的传统,是世界最大的蜂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养蜂产业在我国很多地区是脱贫产业,帮助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的甜蜜之路。但我国蜂蜜虽然出口量最大,但产品质量不高、单价低、利润不高,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本文从进出口蜂产品检验监管的角度,浅析我国蜂蜜出口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推动我国出口蜂蜜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一、我国出口蜂蜜行业现状

1.蜂群基本情况

蜂业是我国传统产业,多年来在世界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目前全国蜂群总数约900万群,占世界蜂群总量的9.1%(表1),主要养蜂省份为:浙江110万群,云南90万群,湖北50余万群,河南约40万群,江苏23万群。

表1 2017年主要国家蜂群数量

2.中国蜂蜜产量情况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形成了以浙江、河南、四川、湖北、重庆为主的蜂蜜主产区,2017年我国共计有28个省份(自治区)生产蜂蜜,其中上述5个地区蜂蜜产量占全国蜂蜜总产量的63.3%(表2)。

表2 2009~2017年我国主要省份蜂蜜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3.蜂蜜出口贸易格局

(1)世界蜂蜜出口贸易格局

世界蜂蜜出口主要集中在美洲、亚洲和欧洲,2016年世界出口蜂蜜金额为20.5亿美元,出口量为65.3万吨,平均单价为3142.3美元/吨。我国出口蜂蜜量为13.2万吨,货值2.86亿美元,均居世界第一,出口蜂蜜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20%,货值占世界出口总货值的13.9%,出口蜂蜜平均单价为2172.4美元/吨,比世界平均单价低30.8%。出口蜂蜜单价最高的为新西兰,单价达到2.1万美元,接近我国出口蜂蜜单价的10倍(表3)。

表3 2016年世界主要蜂蜜出口国出口情况

(2)我国蜂蜜出口贸易格局

2018年我国共出口蜂蜜至62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2.3万吨,货值24926.3万美元。主要贸易对象为日本和欧盟,共计出口蜂蜜10.6万吨、21414.1万美元,分别占我国出口蜂蜜总量、总货值的86.2%、85.9%(表4)。

表4 2018年我国蜂蜜主要出口国家情况

4.出口蜂蜜检验监管机制

(1)法律法规及管理模式

按照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的决定,从2018年4月20日起,原来的检验检疫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总署,由海关总署领导各地海关负责进出口蜂产品的检验监管工作。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首次将食品安全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将“治理”理念引入食品安全领域,提出要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我国出口食品应符合进口国(地区)的标准或合同要求。海关总署在总结出口食品检验监管“一个模式,十项制度”实践基础上,强化三方责任配置,即将总体责任配置给地方政府,将主体责任配置给出口企业,将监管责任配置给地方海关及其他监管部门,着力构建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治理体系。

(2)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进出口蜂产品检验监管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逐步完善。目前,涉及蜂产品检验监管的法律法规共计30项,其中法律3项,法规5项,原质检总局部门规章12项,其他部委单独或联合公告10项,涵盖了养蜂、兽药、基地管理、企业注册、包装标签等多个方面。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27项,其中通用标准11项,产品标准1项,生产技术规范2项,检测标准13项。蜂产品GB标准、GB/T标准、各类行业标准共146项,包括进出口蜂产品标准16项,生产规范13项,蜂产品中疫病检测方法4项及理化感官检测方法113项。

5.出口蜂产品检验情况

2012年以来我国出口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平稳向好,境外通报明显减少,每年通报数量均在3批次以下,除2013年一次二氧化硫超标、2017年一次土霉素超标,其余主要涉及非法出口和标签、成分含量等一般性指标不符合要求。2018年经海关检验检疫不合格未准出口的蜂产品有6批,不合格原因分别是微生物超标、药残超标和货证不符。总体来看,我国进出口蜂产品农兽药安全态势平稳,海关检验检疫监管切实有效。

二、我国出口蜂产品发展空间分析

1.我国蜂蜜产量变化情况

我国一直是蜂蜜生产大国,蜜源植物丰富,2016年蜂蜜产量首次突破50万吨。2018年因为天气不利影响,湖北、安徽、河南等重要产蜜地区蜂蜜歉收,导致蜂蜜产量下降。总体来看,我国蜂蜜生产量基本趋于稳步提升(表5)。

表5 我国蜂蜜产量情况

2.蜂蜜贸易趋势

(1)蜂蜜出口竞争必将更加激烈

当前,全球经济形式复杂多变,市场需求增长减慢。世界蜂蜜进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主要为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西班牙(表6)。一定时期内发达国家的蜂蜜消费量是稳定的,需求变化不会太大,国际蜂蜜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将继续保持买方市场的趋势。

(2)技术性贸易壁垒将长期存在

在日趋激烈的世界贸易竞争中,各国出于保护本国养蜂户和蜂产业考虑,以检疫、安全、卫生等问题制定非关税技术贸易壁垒是一种趋势。目前欧盟对蜂蜜中农药残留限量的规定高达388种,对44种兽药有限量而我国并没有规定。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蜂蜜中农兽药有残留限量的项目达55种。

表6 2016年世界主要蜂蜜进口国进口情况

3.中国蜂蜜优势

(1)蜂蜜资源优势

在蜂蜜主要出口国中,我国国土面积最大,具有蜜源植物数量多、面积大、花期长的优势。我国主要蜜源植物包括油菜、荔枝、龙眼、紫云英、刺槐等28种,辅助蜜源植物包括马尾松、五味子、益母草、紫苏等95种。其中,油菜、荔枝、龙眼、紫云英每年的种植面积在1364.9公顷以上。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得供蜜蜂采集的蜜粉源植物增加,为蜂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

(2)生产规模优势

目前,我国具备蜂产品出口资质的企业共有223家,初步形成了以湖北、安徽、浙江为主的出口蜂蜜生产企业集群,生产企业规模较大,这是我国蜂产业规模优势所在,具有很大潜力。(3)蜂蜜在国际市场需求广阔

许多西方国家都有食用蜂蜜的习惯,蜂蜜是早餐桌上的必需品,人均年消费量在500g以上,其中德国人均消费量达到1.2kg,澳大利亚人均消费量为900g。发达国家养蜂的主要目的为授粉,产蜜为附属品,我国蜂蜜产量大,品种齐全,可满足国际市场需求,中国多年蜂蜜出口量居世界首位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三、存在的问题

1.兽药残留控制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采取的“追花夺蜜”的采蜜形式,过分掠夺蜜蜂福利,导致蜜蜂种群较弱,存在滥用兽药现象。部分出口蜂蜜企业坦言,由于源头控制手段薄弱,企业很多都是通过对收购原料及成品批批检测来确保出口蜂蜜符合对方要求。这不仅大幅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出口蜂蜜因农兽药等质量问题被国外销毁或退回的风险,增加了贸易不确定性。如2002年欧盟就曾因氯霉素等问题全面禁止中国蜂蜜进境,后经我国多方努力于2004年解禁,但至今仍要求每批都附加氯霉素及硝基呋喃四项检测的证明。

2.蜂蜜质量受到市场质疑

虽然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蜂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但由于出口企业无序竞争,部分出口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严重,严重损害了我国蜂蜜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我国大多数地区生产的不成熟蜂蜜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倍受质疑,先后有德国、日本等多国指责中国蜂蜜存在掺假行为。

3.养蜂队伍弱势,抗风险能力不足

经调研发现,目前蜂农平均年龄超过50岁,最高70岁,愿意从事养蜂业的年轻人呈减少趋势。主要原因是我国蜂农必须根据花期,辗转多个省份才能有较好收益,养蜂风险高,劳动强度大,并且与国外养蜂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缺少蜜源植物分布、产情研判的机制。原料蜜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给蜂农收益带来很大不确定性。2017年油菜蜜收购价格大约为12500元/吨,2018年油菜蜜收购价格为9000元/吨,同比下降28%;2017年洋槐蜜收购价格为16000元/吨,2018年洋槐蜜收购价格为25000元/吨,同比上升56.3%。养蜂户赚钱、保本、亏损的比例基本为1∶1∶1。

四、建议

1.加快推进蜂蜜质量体系建设

质量是出口蜂蜜发展的生命线,进一步完善蜂蜜质量标准和法规,综合利用好法律、标准、市场、行业协会合力,进一步健全质量体系建设。推动蜂蜜质量分级,拉开蜂蜜质量等级价格差距,形成蜂蜜优质优价的价格体系,提高蜂农生产优质蜜的积极性,鼓励养蜂户生产成熟蜜。

2.提高对养蜂补贴的针对性

目前我国对蜂农采购指定养蜂车有补贴,但调研情况显示,由于采购指定车型一次性投入较大,并且运送能力与需求不符,较少有蜂农采购养蜂车,目前大部分蜂农在运送蜂箱时均在网上寻找送货回程车辆运输,群众“获得感”不强。建议进一步加强财政补贴研究,如借鉴美国的贷款援助等政策对养蜂户进行补贴,斯洛文尼亚对蜜蜂有损失补贴等政策,合理利用金融手段,提高养蜂补贴的针对性,增强养蜂户的“获得感”。

3.提高养蜂户抗风险能力

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协调作用,加强蜂企和养蜂户的利益联系,构建企业与养蜂户的命运共同体,增强出口蜂蜜国际议价能力。着手推动“养蜂业互联网+”建设,组织相关力量开展地理信息综合系统研发并对蜂农开放,及时发布有关蜜源植物分布和产情预测信息,同时要求蜂农及时报告蜜蜂疫病等情况,提高养蜂户的抗风险能力。

猜你喜欢

蜂产品养蜂蜂蜜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蜂产品认知与消费行为调查研究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爱是一捧浓浓的蜂蜜
蜂蜜,你真的了解吗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蜂蜜”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