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珠德:锻造中国和东盟贸易和文化的新平台
2020-06-05沈伟民
沈伟民
在今年1月底,在浙大管理学院的“浙大战略型企业家项目”上学完新一期课程后,林珠德就飞回了马来西亚,原本想着,过完今年的春节,再回到中国,特别是,自己的家族公司发林集团(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林集团”)投资在山东德州的“东盟国际生态城”,目前正在进入关键的时期,可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却令林珠德只能固守在马来西亚的家中。
进入4月后,新冠疫情在马来西亚也突然急速上升。截止到4月13日,马来西亚累计确诊4683例,累计算治愈2108例,累计死亡76例。
在此情况之下,林珠德一方面不能来中国,一方面还必须协同在马来西亚的集团总部一同抗击疫情。
“没有想到,2月份的时候,我们还在马来西亚采购了2.42万个口罩捐给了中国山东德州用于疫情防控一线,但是,马来西亚如今也成了新冠疫情的重灾区。现在,我每天在马来西亚只能通过网络沟通,了解‘东盟国际生态城项目进展。”以发林集团执行董事身份,被集团派驻到中国,并担任旗下两家子公司山东发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发林贸易(山东)有限公司董事的林珠德,其主要职责就是使得集团近年来在中国最大一笔投资项目——“东盟国际生态城”,能够迅速建成和实施运营。
以普通员工身份进入家族公司
发林集团的初期,由林珠德的父亲——丹斯里拿督斯里(Tan SriDato'Sri(注) )林玉唐先生创建于1982年,后在1994年转为公众有限公司,1995年5月,公司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主板上市。发林集团主要涉及房地产开发活动,其旗下多家子公司则涉及投资和分销建材、种植棕榈树等。
作为马来西亚的侨领,林玉唐先生曾任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总会长、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总会长等。目前,林玉唐所担任的国内外主要社团要职,包括中国东盟商务协会总会会长、世界林氏宗亲会理事长、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谊会海外顾问、中国海外交流协会顾问等。
林玉唐先生领导的发林集团和中国在商业的正式关系,始于1995年。彼时,发林集团于1995年以2.4亿元人民币收购泉州中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中的原外方100%股权后,成为中侨集团的最大股东,由此开创了中国国有企业一揽子嫁接外资并具有100年合营期限的先例。
其后,发林集团又运用在其马来西亚的知名度,成功通过二次招商,与中侨集团下属企业合资成立了10家公司,再增投资约3.5亿元。
成为控股股东后,在林玉唐先生的领导下,中侨集团董事会进行了企业重组和再造,由单一的工业企业发展到目前中侨集团旗下有23家全资企业和10家合资企业,经营范围涉及食品、医药、电子机械、轻工纺织、房地产开发、进出口贸易等。其中“源和堂”蜜饯、“中”字牌纯真珍珠粉、“老范志”万应神曲等产品历史悠久,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双塔”味精、“百合花”牌和“飞天”牌果蔬罐头、“泉机”牌液压搬运車、“富士”牌电梯等产品在国内外都有极高的知名度。
对于发林集团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对于中国经济和文化的认识,林珠德从小就在家庭中耳濡目染。他知道会有那么一天,自己一定会随父亲的脚步,去中国寻根。
由发林集团(马)在华投资的“ 东盟国际生态城”鸟瞰图。
在马来西亚读完中学后,林珠德考取了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主修国际商务和金融。在大学期间,林珠德还被同学选举为学生领袖咨询协会会员。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社会,该校内部设有各种社团组织,凡是通过选举,成为社团组织成员的,就代表这个人愿意为集体付出,且有能力领导社团。“其实,比我成绩好的同学大有人在,但是同学还是选举了我,也许是我人缘好吧。” 林珠德表示,他所在的这个社团组织功能就是互帮互助,组织成员有责任帮助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共同进步。
到了毕业间隙,林珠德想在澳大利亚的创业公司中寻找职业机会。但是,正如他所说,去了几个澳大利亚的地产、金融、财务公司后,对这些所谓的创业公司很失望,虽然,林珠德此前从来没有在发林集团上过一天班,但如何经营企业、如何管理企业、如何发展企业,林珠德从小就受到他最好的教练——父亲林玉唐先生的教诲,因此,林珠德最后慎重地向父亲提出,到发林集团谋职。
基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在马来西亚具影响力的华商企业发林集团亦做出了其近年来在中国的最大一笔投资,在山东兴建‘东盟国际生态城项目,并力图将其打造成中国生态项目第一品牌。
在发林集团,林玉唐给儿子的第一份工作是董事长助理。“相当于秘书,平时就是跟着董事长开会、商务出行,以及处理他交代的工作任务等。”林珠德表示,父亲对于他在公司上班,并没有给与超员工对待,也没有说过任何所谓期望的话,在父亲的眼中,他就是一名普通员工。
基于工作勤勉和表现,一年后,经董事会提议和同意,林珠德由董事长助理岗位上被提名为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并成为公司风险管理及雇员购股权计划委员会成员,由此,林珠德开始进入公司管理核心。
由发林集团(马)在华投资的全新“ 东盟国际生态城”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林珠德在公司风险管理及雇员购股权计划委员会的任职至关重要。在该委员会中,林珠德要参与公司的各项经营风险计划的制定、审议、评估和表决,另外还要对内部股权分配制度、措施和行为进行监督、表决——这些都最终会体现在上市公司的公告中,被监管和被公众监督,其工作不能有丝毫纰漏。
自此,林珠德在发林集团完成了其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由于受到董事会的认可,以及进入核心决策层,林珠德也能自豪的给自己打一个高分,不过,等待他的第二个阶段,却远比第一阶段充满挑战,其主战场在中国。
打造中国生态项目第一品牌
由于通过集团控制的中侨集团的关系,对于中国市场,林珠德并不陌生。中侨集团经营状态、市场情况等等,林珠德通过董事会以及父亲那里都熟悉到具体的事务。不过,发林集团需要发林珠德承担的不是中侨集团事务,而是全新的“东盟国际生态城”项目。
基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作为在马来西亚华人商业领袖的林玉唐先生,领导发林集团与之积极响应。发林集团亦做出了其近年来在中国的最大一笔投资。
2010年5月,在山东省的邀请下,发林集团与德州市政府和齐河县政府签署协议,在齐河县黄河国际生态城中圈定约10平方公里的地段,用以打造“东盟国际生态城”。“我们认为,若要强化中国与东盟地区的合作,必须要在中国北方腹地打造一个经贸与投资交流平台。作为人口、经济与文化大省的山东,就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林珠德强调,集团选择山东,还有一个原因是,山东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很多在东盟的华商对于儒家文化推崇备至,不仅希望和山东进行贸易交流,也希望到山东进行文化寻根。
根据公开消息,“东盟国际生态城”首期项目中的“东盟之窗”已在2018年底竣工。目前东盟文化会展中心、温泉酒店已经开始使用,并多次承办官方重要活动。同时,东盟风情商业街、东盟人居环境区,东盟文化教育中心、东盟企业总部、商贸和会议中心等,近期亦在规划发展中。“东盟国际生态城”的总投资预计超过150亿元人民币,为当地社区发展,以及对接东盟市场商机等带来重要的发展契机。
林珠德担任董事的山东发林旅游以及發林贸易(山东)两家子公司主要经营标的就是“东盟国际生态城”。
“打造中国生态项目第一品牌”是发林集团对“东盟国际生态城”的一个明确定位。在规划中,“东盟国际生态城”包括大型会展中心和商贸交易展销中心、东盟十国机构和企业总部区、中国东盟文化教育中心、国际学校、滨河广场、健康医疗城、老年养生社区和多国文化中心等高品质板块,以此形成黄河北岸具有独特魅力的经济文化与生活热点。
在林珠德看来,“东盟国际生态城”不是对发林集团马来西亚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需要因地制宜,特别是需要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为此,在看中国经济产业模式样本的时候,林珠德发现浙江企业给他的触动最大,他希望能了解浙江企业为什么能够活跃和成功。于是,林珠德决定报读浙大管理学院的“浙大战略型企业家项目”,他表示:“认知浙江企业,最好的办法是求问于熟悉和长期研究浙江民营企业的浙大管理学院。”
从去年开始,林珠德不仅在山东德州的“东盟国际生态城”上班,而且每周还要坐飞机赶赴杭州,在“浙大战略型企业家项目”中学习。在问及他在项目中最有感触的是什么课程时,林珠德表示是“哲学人文”相关系列课程。
对于中国文化,林珠德尽管在马来西亚也有所涉猎,但是如何结合新形势,特别是将其中国文化思维运用于现代企业治理,通过“浙大战略型企业家项目”的“哲学人文”相关系列课程,林珠德表示,这和他过去所接受的西方商学教育完全不同,作为华人,由于基因一脉相承于中国文化,因此对于“中国文化+商学”的模式,更能接受,也更具有实际意义。“由于我们的‘东盟国际生态城项目主要就在山东,如何运用孔孟儒家文化和当地特有的文化背景和商业、旅游等进行结合,就变得很重要。在学习中,教授们告诉我,中国地域宽阔,每一个省、每一个区域,都有不同的经济特点,这种特点的背后主要是各地文化背景不同,有些地方重商、有些地方重文等等,这对于我很有启发。”林珠德坦言,通过学习,有助于他重新反思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经历,现在,他急迫希望这轮疫情能尽快结束,希望尽快回到中国、尽快回到山东,尽快回到“东盟国际生态城”中。
注:丹斯里拿督斯里。马来西亚的州封衔中的最高封衔,但低於最高元首的联邦封衔——“敦”。由州苏丹(Sultan意思是国王)封赐的是拿督斯里Dato' Sri;由州元首封赐的是拿督斯里在马来语中称谓为Datuk Seri, 与Dato' Sri 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