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真童趣,真话真情

2020-06-05姚娟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0年1期

姚娟

作文的本质就是学生通过所见所想,用手中的笔将之转化成文字。小学生在作文方面更多的是以实景描绘为主,然后融合自己的联想或情感进行表达,也就是说生活经验和自身阅历是他们写作的主要源泉,有丰富的活动,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就不会觉得不知如何下笔。这就需要教师教学中多多鼓励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积极思考和联想,抒发真情实感,让他们在下笔的时候文思如泉涌。

一、放飞心灵写作,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教学的局限性,没有实现知识的有效扩展。在当前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教材一直是教学的主要参照,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也都是围绕教材內容展开,基本不会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这就导致课堂教学内容单一和枯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受到比较大的影响。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创新写作、放飞心灵可以最大限度地丰富作文教学内容,提高作文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对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课标强调,孩子要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所以在教授神话故事《九色鹿》一课时,就有评述人物这一环节,教师给了“见利忘义”“恩将仇报”“背信弃义”等一连串的词串,让孩子引用词语来评价表达,这样孩子的词汇也得到了积累,对人物的特点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引导孩子将这些内容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更有利于提升写作水平。

二、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灵感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给出一个题目,学生经常觉得不知如何下笔,就算是有过类似的经历和生活经验,也不知道怎么表达,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们没有注意观察生活,也不够了解生活,对所经历的事情没有认真思考过。此时教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不断地积累素材,并鼓励学生每次参加社会活动,或经历了新鲜事后都以写作的形式将之总结和概括,抓住生活中美好的本质,总结出自己的收获。例如学校组织学生郊游,春天和冬天的自然环境是不一样的,具体不一样在哪里,就需要学生在郊游的过程中自己去“发掘”和“总结”,再有就是这次活动中老师们都和我们讲了什么故事,和同学们都玩了什么游戏。教师要注重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学生也知道如何去记录自己的生活,了解寻找写作元素的方式,这就是对情境作文写作素材的积累。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了品词析句的要求,作为写作教学不可缺少的方式,如何品读重点词、句也成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应有之义。在《燕子》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赶集”一词,“很多人在约定的时间急匆匆地往集市上走,这就是——赶集。”从而理解“赶”有争先恐后、担心迟到的意思,继而让学生想象赶集时热闹非凡的景象,来体会青草、绿芽、鲜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一步一步引领学生体会春天的热闹,从词中读出春的烂漫,这个过程就是在写作教学中做出的突出引领。让学生从关键词中读出作者的用意,读出对课文的理解,写出自己的感受。

三、拓展课外阅读,丰富学生写作灵感来源

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而又系统的过程,教师必须把写作方法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强化,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了解自己的学习习惯和高效学习模式,进而不断将之延伸到学习过程中,这也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意义。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依赖于规范的学习过程,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应该通过大量的分析和总结,在充分把握学生学习特点的情况下,探索出更适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学习模式,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规划,科学设置教学活动,从中学习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比如说,可以让学生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等趣味性作品,此外,绘本阅读也是培养孩子认知的途径,包括《小白兔》《木偶奇遇记》等,都是培养学生表述能力的有效载体。

结语: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绝大部分教学精力都集中在了课本知识上,而对于课本之外的语文知识内容则很少涉及。也就是说,当前的小学作文课堂在教学内容方面表现出了典型的单一性,这种单一性不仅表现在知识内容上,还表现在知识结构上。长此以往,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仅仅局限在课本内容上,这显然是不够的,教师需要加强引导,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