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主视角看BIM对工程企业的价值
2020-06-05中国工业地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太空智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逸
■中国工业地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 太空智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汪逸
北京求实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张大平
随着行业及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BIM 技术在工程建设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已深入人心。但行业中也常常听到一些质疑的声音,例如,“BIM 如何为企业带来真正的价值”“不要为BIM 而BIM”“中小企业是否需要BIM”,等等。无疑,业界希望了解BIM 如何在实际工程项目中为企业带来价值,更希望能够分享工程企业如何去除BIM 表面文章的方法,掌握BIM 价值的真谛。本文以正在建设的苏南智城项目幕墙设计招投标工作为例,一方面表达了业主对BIM 的理解和要求;另一方面从业主的视角,审视投标单位对待BIM 的态度、行为及产生的阶段结果。由于业主的经营决策层不具备很强的工程背景,因此,非常希望设计、施工等工程企业能够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为业主提供相对清晰量化、准确预测的决策依据,而这也正是业主对BIM 价值的需求所在。
业主诉求在项目招投标环节的体现
苏南智城项目是中国工业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具有企业总部、研发生产基地性质的大型高端综合园区。项目地处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恐龙园景点附近,占地约13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总投资近20亿元。其中,幕墙面积近20万平方米,投资金额过亿元。该项目在主体建筑、机电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已经全面采用BIM正向设计(业主在招标文件中已明确BIM 正向设计要求),设计工作现已完成并基本达到了业主预期目标。因此,项目已有条件向任何分包招标,把提供主体建筑BIM 模型和施工图图纸,作为招标条件。
在招标过程中,业主在招标文件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工程施工图设计与施工深化设计并行进行、协同实施,基于施工图BIM 正向设计的Revit 模型开展深化设计,并生成施工深化图纸” “项目组必须配置具备成熟BIM 正向设计管理能力的团队组织设计实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乙方必须采用BIM 协同项目管理平台” “项目工程结算以正向设计的施工图Revit 模型为基础,以经过施工深化设计的Revit 模型生成的、并经过施工图审查的蓝图为依据”。
以该项目正在实施的2栋单体建筑的幕墙工程施工图设计单位招标为例,2栋单体建筑总建筑面积52845.86平方米。业主考虑到整体项目设计均采用BIM 正向设计,对幕墙工程确定了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幕墙分包工程投标企业必须自身具备设计施工一体化能力;二是必须基于主体结构BIM 模型进行幕墙BIM 正向深化设计。在第一轮招标中,7家企业参与投标,在认可第一轮投标评测结果的基础上,业主开展第二轮幕墙BIM 正向设计比选。在第二轮投标中,业主单位要求提供一栋单体建筑的幕墙BIM 模型(深度等级LOD400),明确中标后整套施工图均采用BIM 正向设计。从第二轮投标的情况看,各家单位BIM 设计能力参差不齐、重视程度差异较大,有两家单位放弃了第二轮投标,说明幕墙BIM 应用的价值和市场前景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这很可能为部分有前瞻性的幕墙企业提供难得的发展机会。
业主对设计、施工单位BIM 应用的要求和建议
工程企业形成BIM 能力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建立稳定、具备实力的BIM 人才团队。在投标初期,设计、施工企业对自身的BIM 能力信心不足,寻求临时外援的情况比比皆是,即使中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往往BIM 和工程也是两个团队在开展工作,在参建方内部并没有实现BIM 与工程的有效融合,这也是“不要为BIM 而BIM”“BIM 实施两张皮”等质疑声音产生的根本原因所在。如果工程企业不从企业文化、价值认同度、核心竞争力的角度看待BIM,评估BIM 人才的价值,就永远解决不了工程企业BIM 人才流失的现状。同时,设计、施工企业的决策层应该意识到,BIM 不是业务议价的工具,而是其生存的基础,因业主最看重的是成本、工期、安全、品质,归结起来就是投资回报及风险控制两点,而这恰恰是BIM 价值的真谛。
业主单位不会自建庞大的BIM 团队,只需具备基础的BIM 能力,与相关设计、施工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工程企业尤其是设计企业,是否具备BIM 能力,就如同一个文员是否会用电脑及办公软件一样。笔者认为,BIM 仅仅是工程企业生存的基础,因为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创新,尤其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例如全过程工程咨询;基于BIM 及物联网的智慧建筑、设施、园区、城市;数字资产交付等。在苏南智城项目中,业主将BIM 正向设计(已实施)、基于BIM 的工程结算(正在实施中)、基于BIM 的过程协同管理(正在实施中)、基于BIM 的智慧园区运维(正在实施中)、向客户提供数字资产交付及长期运维服务,作为BIM 创新应用的突破点,组织设计、施工等参与方共同深化BIM 技术应用,探索工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BIM 对工程行业的影响分析
通过苏南智城项目的实践,笔者认为,BIM 将给工程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借助互联网、物联网、BIM、GIS、各类信息化或数字化技术的普遍应用,行业可能将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变革:
(1) 行业分工将被重新定义、整合,设计施工一体化服务成为大势所趋
单纯的设计能力,如方案的新颖独特与功能、布局合理优化等设计既有的评价要素,以及施工能力,如经验、技能、规模、采购成本等优势固然很重要,但一旦成为常规技术时,拉开竞争力差距的机会就会相对减少。特别是中小企业,如何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将限额设计与施工数字化预演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是很多缺乏工程背景的投资人最希望看到的局面。BIM 正是实现这一结果的基础,同时设计施工一体化,是减少结果变数的重要保障。
工程行业是重资产、投资驱动的行业,如何能够在投资回报、风险掌控上确保投资人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最大的核心竞争力。这不是工程全生命周期中某一个环节做到极致就可以达成的目标,而是需要所有环节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是基础,让投资人相信可以实现综合最优,才是企业最大的核心竞争力。
(2) 信息不畅、地区分割的壁垒将随着BIM 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复存在,大部分小型企业,包括部分中型企业将失去生存的空间,工程行业的企业数量将大规模减少
随着工程体量规模以及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大,传统的、碎片化、各个环节相对割裂的工程服务模式,使得投资者难以获得足够、具象化的决策依据。同时,在缺少工程建设大数据支持的情况下,只能靠“拍脑袋”的方式定性解决问题。因此,传统工程模式下,服务者与服务对象之间面对面等交流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以BIM 为基础的数字技术(或称之为广义的BIM)恰恰使得服务者与服务对象,甚至服务者之间的交流具象化、定量化。互联网+BIM +GIS 技术又推动了更加细分职能整合协同的便利性,必然导致细分职能服务水准更高,整体上相对于中小企业传统的抽象、定性、非协同模式的优势愈发明显。
借助VR、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使得客户更容易体会到高性价比企业的优势,掌握优势的企业必然主导行业的洗牌和重组。可以不夸张地说,这样的洗牌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很容易突然爆发,导致弱势企业可能一夜之间失去客户、失去在市场中的生存空间。资本天生追逐“锦上添花”的特性,也将为这种洗牌推波助澜。
(3) 云服务将很快成为被广泛接受的服务形式,特别是信息或数字类的服务,分享式的互联网企业任务发布、交易、管理平台将应运而生
云服务被接受不是因为它的高科技属性,而是它本身及延伸的价值。美国精益建造学会(Lean Construction Institute)通过精益建造理念、工具、技术,改变碎片化的工程建设行业,将孤立的细分行业(分包商)或工程建设全生周期的各个环节重新整合、优化分工定位,为参与各方(利益相关方)创造更高的价值。当然,这一过程也必然导致有些人会被淘汰,或逐步失去生存空间。
云服务数据集中化的特性,加上广义的BIM 消除了专业与非专业、从理解到决策、服务与被服务之间交流的障碍,使得大数据积累、定量化分析、决策、实施、交付、结算更容易形成共识。以云服务为支撑的精益建造,采用滚动式生产计划来指导生产,包括短期、中长期和长期计划,明确分工体系及交付,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无价值造成的浪费。精益建造采用并行作业的方式,以设计为龙头,在工程全生命周期,将顾客、开发、设计、施工、销售进行整合,最终实现数字资产交付。并行工程的核心思想是在缩短开发周期的同时,减少开发的成本。在并行工程中采用多功能临时组织,全面负责产品的开发、设计和施工的过程,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原有的方案和计划。精益建造模式的普及和推广,必将给工程建设行业的资源分配、合作方式等带来变革。
(4) 在资本的助力下,工程领域的“富士康”(BIM 建模、绘图、管理) 将会出现
工程服务企业,特别是可以数字化的过程服务,很可能出现专业化的生产资源工厂,由“企业自身人员主导+专业人力资源派遣”的模式实施服务,如设计团队将由工程企业自身的设计经理、设计师与派遣的助手一道实施服务。工程领域伴随着更合理优化的细分定位,将推动建筑行业产业互联网的形成和发展,如美国医疗呼叫中心建立在菲律宾和拉美,通过互联网远程协同方式,解决医院内专业人员不足,降低专业工作人员负荷。未来,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在云端就可以开展很多自动化的工作,如管线的自动排布、分析运算等,然后在不同的专业助手和工程企业自身的设计经理及设计师的配合下,以达到高效协同的目的。“云服务+专业细分的人力资源派遣”的模式,将改变现有的商业及企业运营模式、改变工程企业在资本市场低市盈率的状况,也必然推动行业发生更彻底的变革。
(5) 工程项目的法律纠纷会随着BIM 协同管理平台的应用而减少
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证据获取将不再困难;另一方面,BIM 元素的加入使得工程品质更容易得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质量问题、纠纷事件的发生。通过具象化数据的集中、结构化和大数据积累,建立工程建管知识库,工程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保护。建筑数字资产的积累、变更、维护等,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得到完善,甚至区块链技术也可以用于资产管理建设。
信息时代,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对业主来说,当资产转手、贩卖后,接手的单位可以明确清算所有资产,这些透明化的方法也会助推资产的增值,实现数据资产的价值增值。以台湾桃园社会住宅项目为例,其在规划时期便打造了专门的知识库系统,囊括桃园区内社会住宅所有工程文件、BIM 档案内容,可以被未来政府成立的物业机构长期维护和检索,所有资产得到了保障。因此,存量数据的资产化、优化、改造,将是未来工程领域新的业务和需求之一。
总结
本文从业主角度出发,探讨业主BIM 价值最大化的路径。实践表明,从招标阶段就明确提出对投标单位BIM 能力的要求、准确描述BIM 应用结果和目标,在BIM 项目实施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业主未来将具备这样的能力,基于BIM 的设计施工一体化能力将成为设计、施工企业行业内生存,仅仅是生存,还谈不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何在招标中提出清晰、明确、具体的BIM 实施要求,将成为业主确保自身投资良性发展的核心措施之一。工程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抓住BIM、数字技术、互联网、云计算等带来的机遇,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在产业互联网、分布式、数字技术应用、数字资产管理等方面寻求创新与突破,占领行业发展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