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迎泽公园为例谈太原市老旧公园提升改造
2020-06-05郭彩红
郭 彩 红
(太原市迎泽公园,山西 太原 030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市民生活方式及审美水平明显提高,多数建园较早的城市公园已难以满足市民的游园需求。城市公园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布局零乱、建筑陈旧、基础设施老化、配套设施短缺、植物配置单一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已不同程度进入“老旧期”。
1 迎泽公园现状分析
迎泽公园位于太原市的中心地区,始建于1954年,占地面积66.3 hm2,湖水面积20 hm2,是解放后太原市新建的第一个公共园林。经过60余年发展,公园整体规划相对杂乱,基础设施老化,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见图1~图4)。具体如下:
园内建筑: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规划无序、风格各异;建筑面积超出《公园设计规范》相关规定。
园路广场:园路破损严重,雨天积水;铺装材质风格不一,部分道路设置不合理导致践踏草坪;活动广场相对缺乏。
绿化景观:群落式组合种植缺乏,绿化品质下降;迎泽湖水质达不到景观水体相关要求。
配套设施:灯具、管网老化;部分区域照明、监控缺失;标示标牌风格不一;无障碍设施不健全。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2016年迎泽公园改造工程被列入市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全面提升公园品质。
2 迎泽公园改造工程概况
迎泽公园改造工程于2016年3月启动,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多标段交叉施工难度大,该项目实行封园改造, 2017年10月1日对外开放。主要改造内容包括:
1)对园内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构)筑物进行修缮,共计2 156.73 m2。
2)拆除与公园服务功能不匹配、有碍景观的建(构)筑物共计46 738.55 m2。
3)新建古典园林建筑13 033.59 m2,加固和新建地下车库25 411.00 m2。
4)对迎泽湖进行湖底清淤,改善水质,并更换沿湖驳岸、栏杆等。
5)改造公园原有绿地23万余平方米,新增绿地10万余平方米。
6)改造园路及铺装场地115 570.90 m2。
7)对市政配套管网、公园家具、建筑亮化、广播、监控及应急避难场所设施等进行升级改造。
3 太原市老旧公园存在问题
迎泽公园作为太原市老旧公园典型代表,通过分析其现状并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下老旧公园共性问题。
3.1 基础设施老化成为制约公园发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太原市多数老旧公园基础设施陈旧,如建筑年久失修、道路坑洼不平、铺装破损、排水不畅、管网老化、照明设施缺乏、监控盲点较多、卫生状况较差等。长年累月的超负荷运营及打补丁式的局部维修,逐渐对公园整体环境造成破坏,老旧公园的文化风貌也逐渐模糊。
3.2 原先设计方案无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我市早期建设的公园,亭廊花架、喷泉水池的设置符合市民静态赏景的需求。随着时代发展,市民结伴锻炼已成为常态,原有的休憩场地已无法满足游客需求。与此同时,新理念新工艺不断出现,公园原有主题、环境及景观品质逐渐呈现出与现代需求不匹配的适量和艺术品位。
此外,因公园拆墙透绿、免费开放,游客量成倍增加,远远超过了原先设计的承载能力。原来封闭的公园拆掉围墙后,原有孤立的景观也无法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3.3 游客游园感受差、满意度低
随着游客日益增多及游园需求的提高,老旧公园服务、卫生、管理等配套设施的不健全给游客游园带来不便。而相比过去,游客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老旧公园各种影响到游客游园体验的不足,是导致游客满意度低的主要因素。
4 形成老旧公园现状的原因分析
4.1 免费开放及城市活动空间缺乏导致公园呈超负荷运营状态
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2002年迎泽公园拆墙透绿、免费开放。仅国庆当日,游客量就达到20万人。此后,迎泽公园日均人流量三四万,节假日则达10万人以上,年接待游客1 000多万人次。而免费开放前,迎泽公园年接待游客仅300万人次。免费开放导致各个公园游客激增,节假日更是人满为患。
与此同时,原先城市宅前屋后、街角空地早已被各类建筑、停车场填满,活动空间的缺乏使得市民选择到免费的公园绿地活动,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园各类设施长期呈超负荷运行状态。
4.2 维护资金短缺进一步加速了公园设施的去功能化
我市多数公园为公益性事业单位,限定了其市场化运作的盈利取向,而免费开放意味着没有门票收入,公园维护资金只能保持在低投入状态。就迎泽公园而言,每年的财政支持如城维费等仅够维持公园小范围、低水平修缮,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更是无从谈起。经费的不足使得老旧公园管理、维护陷入困境。
我市老旧公园基本自建成之日起,就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改造。老旧公园不仅没有相应评估机制,提升改造也缺少政策依据。上述种种因素,导致了公园设施的损耗、风貌的改变、管理的窘迫以及游客不满意度的增加,也更加制约了公园的提升与发展。
5 老旧公园改造措施
为使我市老旧公园 “返老还童”,提出如下改造措施。
5.1 尊重现状、传承文化,新旧有机融合
老旧公园改造,不能完全否定原有功能和格局,简单采取“拆旧建新”的方法。很多老旧公园或多或少地承载着太原的历史印记,改造时应详细分析公园历史与现状,通过对重点文化景观的修补,延续历史文脉,发掘公园特色。在明确改造目标后,要保护好传统景观,将新旧设计有机结合,并与周边环境、景观视线相融合。
迎泽公园改造就结合其传统山水园林格局,对园中承载太原历史记忆的藏经楼、玫瑰亭、牡丹亭、长廊、七孔桥及牌楼等标志性建筑进行修缮,在关键视觉节点处新增古典建筑群、望月阁、观澜阁等仿古建筑,通过传统造园手法将全园风格进行统一,形成一个鲜活又富有记忆感的城市公园。
5.2 修缮基础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老旧公园改造,应重点修缮基础设施,解决建筑年久失修、水电设施管线老化、铺装破损等问题。此外,要视具体情况对公园照明系统、监控系统完善升级。
迎泽公园改造时对园内保留道路及广场进行修缮并更换铺装;在园路周围增设了休息设施;对高差较大且台阶较陡地段进行了人性化处理改造。同时,为实现还绿于民,共计拆除30项生产管理用房10 635.48 m2;拆除21项引资联营项目35 770.18 m2(已拆除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引资联营项目见表1),恢复绿地4万余平方米。
表1 迎泽公园改造工程拆除引资联营建筑情况表(部分)
此外,改造时还对全园管网、播音、监控、景观照明进行了升级。通过增设景观灯、地灯、草坪灯,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打造出光影灵动 、湖光醉影的亮丽夜景(见图5,图6)。
5.3 增加休闲广场、完善功能布局
近年来各类户外健身活动广泛兴起,在老旧公园升级改造中,应对公园内部功能和空间结构进行优化,适当增加休闲广场,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园路体系,完善功能分区。
迎泽公园改造时充分考虑市民动态健身和静态赏景需求,增设休闲广场,并设置了宽4.9 m、长3 km的塑胶跑道,为市民健身提供便利。同时,为满足游客赏景需求,环湖步道作为园内最主要的观赏步道,将公园中主要景点串联起来。每个入口、每个景点都可以便捷地与步道连接。缓缓漫步其间,在湖边驻足观景,美不胜收。
5.4 提升景观品质、优化景观结构
很多老公园绿化植物出现层次缺失、缺乏色彩与季相变化等问题。升级改造中在保留原有植被群落的基础上,要丰富植物景观,提升绿化品质。
以迎泽公园为例,在保留部分疏林草地等景观的基础上,对下层植物的设计更加丰富多样,大规格球组及花灌木全园运用,既丰富了植物层次、增加了植物的多样性,又形成一种疏密结合的景观效果。在色彩上,结合花径、色带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且变化鲜明的植物景观。改造后迎泽公园绿地面积达33.36 hm2,其中乔木2.2万株、灌木1.7万株、草坪18 hm2、绿篱地被13 hm2,真正发挥了城中 “绿肺”功能。
5.5 提升附属设施、完善休闲功能
老旧公园升级改造中还要尽可能完善厕所、园椅园凳、标识标牌、垃圾箱等服务设施。条件允许还可设置免费WiFi、植物二维码标牌等,为市民提供更多便利。迎泽公园改造中,在主要观景点及道路转弯处设指示牌,便于组织交通,并完善了垃圾桶、坐凳、无障碍设施、应急避难指示牌、母婴卫生间等,处处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
6 结语
目前,老旧公园改造已受到广泛重视,北京、上海、广州、沈阳等城市已开展此项工作。老旧公园提升改造是优化城市生态功能、提升环境品质、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迎泽公园改造实例,通过分析现状、查找原因,提出改造措施,以期为太原市老旧公园改造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